永顺县人民政府-泽家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泽家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 字体大小: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镇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会议精神和县综治委、办文件要求,在党委、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将改善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作为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推进和谐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迅速组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尽快实现由乱到治、由治到安。同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常态化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圩上桥镇赶超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条块联动”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排查整治工作以属地为主,部门配合,实行条块联动。明确划分条块责任,凡属地方解决的问题,由地方解决;凡属部门解决的问题,由部门解决。
  (二)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针对性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哪些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治理哪些治安问题,什么矛盾纠纷突出就重点化解什么矛盾纠纷。
  (三)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着眼建设,因势利导,疏堵结合,以和谐平安创建为载体,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从源头上消除产生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和条件。
  (四)坚持“注重实效”原则。通过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找准和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坚持“责任查究”原则。对排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整治措施不到位,导致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地方、部门,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严肃查究地方、部门领导责任。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地区:城镇结合部,城中村,案件高发区,黑恶势力称霸的地方,农村宗族势力作祟的地方,地下宗教人员聚集的地方,城镇治安混乱的商业区,治安复杂的社区、村庄,城镇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开发区,铁路和公路沿线,矿山、企业周边地区等治安不好的地区。
  (二)重点行业: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交通运输和食品药品等行业,以及废品收购站点。
  (三)重点场所:贵重物品经营场所,娱乐休闲场所,网吧,集贸市场,以及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
  (四)重点领域: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批发市场、物流运输,建筑工程、矿产开发等。
  (五)重点人群:容易造成现实危害的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区矫正人员、仇视社会不满人员,携带艾滋病毒的违法犯罪人员等。
  四、主要措施
  (一)全面深入排查。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牵头组织,镇直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经常性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大排查。通过组织公安、文化、工商、安监等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访,了解和掌握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查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薄弱环节;通过组织召开政法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等参加的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群众反映;通过发布公告、设置举报电话、信箱、建立奖励制度等,组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举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逐村逐户进行地毯式排查、滚动式排查,切实摸清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突出的矛盾纠纷,摸清治安混乱的区域、部位、场所,摸清有现实危害的重点人群,摸清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隐患,摸清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摸清导致治安混乱的原因。
  (二)狠抓集中整治。实行治安重点地区台帐管理,将排查出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部门和场所,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分类建立台帐,明确责任单位、协作单位,明确整改时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和滚动排查,滚动整治。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利用宗教名义进行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杀人、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深挖保护伞;严厉打击社会舆论反应强烈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对情况复杂,经反复整治,问题得不到解决、效果仍不明显的地方,要查明原因,并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驻点整治。特别是对长期未改变面貌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长期未解决的地方,由当地党政领导包点负责,问题不解决,人员不撤、工作不停,确保解决到位。
  (三)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加强信息沟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重大情况;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做到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建立台帐管理机制,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中的各类重点人员、各类安全隐患、各类矛盾纠纷等分级分类,逐一进行登记造册。
  (四)务实基层基础。在排查整治工作中,把治乱与“治瘫”、“治软”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基层党政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加强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五、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是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措施,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州、县里的决策部署上来,立即行动起来,采取坚决有力措施,迅速开展排查整治,尽快扭转一些地区社会治安混乱的局面,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二)广泛宣传发动。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排查整治工作的始终,重点宣传排查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政策,宣传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战果和典型经验,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群众参与排查整治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动员群众检举、揭发和指证犯罪,打一场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人民战争,形成排查整治的强大声势。
  (三)部门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活动,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安监部门要加大对存在公共生产安全隐患地区的排查整治。共青团要加强对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流浪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助、教育、服务和管理。综治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广泛发动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排查整治工作。
  泽家镇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9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