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电力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永顺县电力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6-15 17:28:00 字体大小: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安全、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是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永顺县人口众多,电力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愈加突出。
一、永顺电网概况
截止2013年9月底,永顺县电力公司拥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4台114.5兆伏安,输电线路2条,32.2公里;35千伏公用电站11座,主变15台变电容量48.4兆伏安;35千伏公用线路15条277.9公里(含哈王线、红王线);35千伏用户专变4座(青坪变、抚志变、四氧化三锰变、打洞岩场),主变5台变电容量22.93兆伏安;35千伏用户线路2条64.6公里(杨青线、杨抚线);110千伏水电站1座(接入州网),总装机20兆瓦;35千伏及以下小水电站25座,发电机50台,总装机34.995兆瓦。
城配网10千伏线路10条(含1条电缆线路3.75公里),总长度41.93公里;公用变压器130(129)台,总容量20.845(20.775)兆伏安;专变100台,总容量13.57(13.5)兆伏安;0.4千伏及以下线路129条203.777公里。
农配电10千伏线路45条,总长度1547(1541)公里;公用变压器(村变)1083台,总容量62.503兆伏安;专变477台,总容量43.045兆伏安;0.4千伏及以下线路158条1032.65公里。
 
二、永顺县电力供需现状
永顺县全县电力最大负荷为6万千瓦,但电网能承载最大负荷为7万千瓦,缺口达5000万千瓦时,电网能承载负荷仅能达到最大负荷的85.7%,主要是杨公桥变电站负荷不能满足全县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
(一)2011年—2012年电力供需状况。2011年网内电站发电量为3659.74万千瓦,2012年网内电站发电量为9558.55万千瓦,同比增长161.18%,2012年发电量为2010年以来最高。
2013年1—10月发电量受季节影响部分月份有所下降,但总体仍呈现上涨趋势。其中3月受到季节性枯水影响,全县发电量仅为86.34万千瓦时。7月雨水充裕,降水量大,该月发电量为1412.42万千瓦时,比2009年同月发电量增加15.15%。
附表1:2011年、2012年电力供需状况:

 
单位
发电量
网供电量
销售电量
网损电量
网损率
2011年
万千瓦小时
3659.74
21270.41
16917.32
4353.09
20.47
2012年
万千瓦小时
9558.55
21997.95
18939.33
3058.62
13.9

附表2:2013年1—10月电力供需状况:

 
单位
发电量
网供电量
销售电量
网损电量
网损率
1-10 月
万千瓦小时
7389.78
20402.45
17687.22
2715.22
13.31

(二)县内电站发电及向州网购电情况。2013年1-10月全县水电发电量为7389.78万千瓦时,其中马鞍山电站,澧难电站,永顺水电站发电量为3059.67万千瓦时;海螺电站等21家县电站发电量为4330.11万千瓦时,从州网净调入电量12256.05万千瓦时。
(三)网损电量大,网损率高。国家限定正常网损率在9%左右,但我县平均网损率达到13.31%上下,比全国水平高出47.89%。2011年全县网损电量为4353.09万千瓦时,网损率达20.47%。2012年全县网损电量有所下降为3058.62万千瓦时,网损率达13.9%。2013年1-9月全县网损电量为2715.22万千瓦时,网损率达13.31%。
(四)电力成本和利润核算。2011年,从州网购电17784.20万千瓦时,均价0.45元/千瓦时,2012年从州网购电12708.19万千瓦时,均价0.46元/千瓦时。
2013年1-10月全县销售电量为17687.22万千瓦时,每度电成本约为0.75元;10月累计向县内购电7201.04万千瓦时,每度电约为0.33元;向州网购电12648.11万千瓦时,每度电约为0.375元;向古丈购电553.29万千瓦时,每度电约0.47元。除去成本费用及税金,每度电亏损0.029元。
三、电力消费的主要特点
(一)全社会电力消费总体情况。2011年销售电量16917.32万千瓦时,2012年销售电量18939.3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
(二)各产业电力消费情况。2012年,永顺网供电量为21997.95万千瓦时,其中大宗工业用电量为3069.94万千瓦时,比2011年增长2.72%;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量为1738.87万千瓦时,比2011年下降57.1%;农业生产用电量为312.73万千瓦时;商业用电量为1059.21万千瓦时,分别比2011年下降57.86%和17.34%;居民生活用电量为8791.75万千瓦时;非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204.92万千瓦时,分别比2011年增长34.72%和190.94%。发用电平衡情况呈现电量季节性和时段性缺电。
2013年1-10月大宗工业用电单价为0.7907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用电单价为0.956元/千瓦时;农村综合用电单价为0.56元/千瓦时及0.46元/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单价为0.588元/千瓦时;非居民生活用电单价为0.956元/千瓦时。
附表3:2012年各产业电力消费情况:   单位:万千瓦小时

 
2011
2012
大宗工业用电
2988.7764
3069.9436
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
4052.8811
1738.8740
农业生产用电
742.0493
312.7285
农排用电
14.2383
11.3223
商业用电
1281.4313
1059.2125
居民生活用电
6525.9900
8791.7549
非居民生活用电
1101.5735
3204.9243
其他用电
194.7493
65.5346

附表4:2013年1-10月各产业电力消费情况:单位:万千瓦小时

 
2013年1-10月
大宗工业用电
3002.1235
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
1735.2224
农业生产用电
30.1848
农排用电
9.8692
商业用电
1880.3787
居民生活用电
8215.6731
非居民生活用电
2402.6759
其他用电
411.097

四、电力资源短缺的原因
   (一)永顺县水资源利用不够,发电受限。由于我县的主要水利发电机组都在猛洞河干流上,受猛洞河中下游地区夏季灌溉和冬季枯水期的影响,导致我县在猛洞河中下游用水季节水电发电严重不足,发电量大幅减少,季节性、时段性缺电成为常事。另据电力部门的测算,我县今后几年的电力总体形势是季节性、时段性缺电,逐步走向全年缺电,且缺口从小逐步增大。
(二)线路老化,偷电行为日益猖獗。永顺县内线路使用时间长,线路老化严重,网损电量比重大,尽管电力部门进行了大力维修,但是在用电高峰期仍频繁损坏,导致大范围内限停电。农村部分电力设施破坏严重。
五、电力资源短缺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一)工业耗电持续增长。永顺县经济结构长期以来着重于工业发展,工业一致是电耗的主要部门,且电耗强度持续上涨。以2012年及2013年1-10月工业耗电量为例, 2012年工业总耗电4808.82万千瓦时,而2013年1-10月工业总耗电就已经达到4737.22万千瓦时。
(二)工业用电电价居高不下。工业用电电价分为大宗工业用电电价和普通工业用电电价。大宗工业用电电价为0.7097元/千瓦时,普通工业用电电价为0.956元/千瓦时,跟商业用电和非居民生活电同价。大宗工业用电电价高于居民生活用电电价的20.69%,普通工业用电电价高于居民生活用电电价62.59%。工业企业耗电量大,电价高增加了工业生产的成本,遏制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力缺乏,施行限电政策成为工业生产的瓶颈。永顺县水力资源利用不足,水电站多而不大。夏冬两季用电缺口大。夏季4—8月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发电量有所上升,但是夏季同为用电高峰期,为缓解电力压力,永顺县电力公司施行分时段,分季节,分行业限电。夏季用电高峰期及冬季枯水期能供电量减少,为保证居民生活用电,工业企业施行白天限电,晚上分时间段供电,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不便。
(四)线路老化,电压不稳,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永顺县县内线路老化严重,使得电压起伏不定,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电常常遭遇频繁跳闸。
六、改进方向
(一)开展电网改造工程。2011年和2012年永顺县电力公司耗资6500万元和9600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工程。并预计在2013—2015年总投入近5.5亿全面改造及新建全县电网。
(二)对工业企业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能耗低、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改进现有工业技术,使现有工业企业达到附加值高、污染排放少的标准。对高耗能行业进行调整改造。建议工业企业强化用电设备技术改造。严格企业准入制度,对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予放行,从源头控制能源消耗。
(三)着力鼓励单位及居民购置低能耗电器高峰时少用电,以节约用电为己任,优化用电方式,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缓解高峰用电时期电力紧张问题。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以减少停电、限电次数,支持全县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