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 发展“十四五”规划

永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 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4 16:40:57 字体大小:

永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

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0年12月1日)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为做好2020年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及“十四五”规划编制,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进行了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做到有序推进。

一、十三五规划成果

十三五期间,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6年以来,我局坚持开展各类公开就业服务活动,长期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会,长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班,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积极扶持创新创业。全县累计组织培训28332人,发放创业贷款8700万元,新增创业主体 4472户,新增城镇就业15736人,新增失业人员再就业74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保持在4.5%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4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1238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6.37万人以上二是人事工作有序开展。重点做好人才引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招聘以及三支一扶人员招募,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着力激化人才活力,加强人才管理,人才总量持续增长,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行业分布渐趋合理,人才环境逐步优化,激励机制不断健全,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县域人才洼地基本成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当前,我县共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6199人(其中在职正高职称5人,高级职称936人,占高中初级职称总人数的15%;中级职称2912人,占总人数的47%,初级职称2351人,占总人数的38%)、机关人才2170人、事业单位人才8655人、持证技能人才27053人、农村实用人才6.12万人。三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我们坚持深化社保体制改革,推动扩面征缴,优化社保服务,落实社保待遇,强化基金监管,全县社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保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劳动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16950人、22011人、290125人、26250人、29034人,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全覆盖目标。社会保障卡发放有序推进,完成发卡42.49万张,基本实现一人一卡,社保卡功能正加快拓展。四是劳动关系日愈和谐。十三五期间,我局切实加强劳动执法维权力度,坚持推进仲裁效能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工作,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建立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实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有序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银行代发制、分帐制,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得到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来,劳动监察共处理投诉举报案件168件,劳动仲裁共处理案件398起,为劳动者追讨工资6810万元,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实施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报酬保证金制度,缴存农民工劳动报酬保证金3365.09万元。

二、十四五规划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按照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人社部门的部署要求,抓住机遇,切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统筹和扩大城乡就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协调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的生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使广大劳动者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统筹考虑城乡各类劳动者需求,协调推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调整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加强法制、信息网络、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总体目标。

1.就业服务机制更趋活跃。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十四五”期间,紧紧围绕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两大主题,扎实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城乡统筹就业水平。积极落实创扶政策,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形成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2.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劳动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继续推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逐步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比较规范,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4.人事人才管理更趋科学规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建立适合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充分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十四五”规划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民生之本,促创业就业工作上台阶

1.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坚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深化对外劳务协作,不断拓展劳务输出基地,广泛收集并及时发布县内外、省内外企业用工信息,定期举办“春风行动”等大型企业用工招聘会,为劳企双方搭建“线上线下”即时对接交流平台;坚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设施设备,增强培训师资力量,根据市场需要增加培训工种,采集订单培养、送教下乡等形式不间断开展培训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免费培训政策,着力提升全民劳动素质。

2.提升就业创业基地服务。完善提升湘西芙蓉创业基地的孵化功能,加大33个就业扶贫车间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永顺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永顺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使其能够尽快发挥就业创业新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低成本的创业起步,为我县贫困劳动力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和空间。

(二)把握民生之安,促社会保障工作上水平

1.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摸清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应覆盖人数,明确扩面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商贸、饮食、住宿等私营企业为主,以非公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工伤保险以建筑企业农民工、事业单位职工为重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宣传栏等宣传载体,宣传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使社保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应保尽保。

2.及时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强化资金调度,巩固发放成果,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审核,重视基金收支运行分析,保证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及时、合规支付,做到当期无拖欠。精心组织实施好企业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工作,确保政策兑现,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三)不断提升人事人才和劳动关系工作

1.在人事人才方面。继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通过事业单位招考、人才招聘引进,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人才活动能得到充分发挥。

2.在劳动关系方面。继续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所有开工项目和续建工程都不折不扣地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防患于未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促进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