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教育和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永顺县教育和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永顺县教育和体育局
“十二五”时期,我县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科教兴县、人才强县、体育强县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全县教育和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将继续在大力普及幼儿教育、巩固均衡义务教育、扩张提升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延伸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办好特殊教育、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体资源配置、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民身体和文化素质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为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好教育和体育的基础作用。
一、永顺县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和体育方针,依法治教,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学水平不断上升,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和体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十二五”时期教育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成绩
1.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县有小学在校人数35882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99.8%;初中在校学生17503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7.2%;小学和初中的年辍学率为0.98%和2.14%;初中毕业升学率85%;全县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在湖南省第二轮“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工作中,永顺县被评为“合格”。永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县,参加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因精心组织,操作规范,县教育局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2.高中教育进一步壮大。全县共有高中阶段学校7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有省示范性高中1所,州示范性高中2所,在校学生7681人,教师391人;职业技术学校3所,在校学生2300人,教师126人。平均每万人口高中在校人数188人。
3.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健康发展。全县共有公民办幼儿园130所,学前幼儿园(学前班)在园(班)幼儿19777人,全县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98.1%,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67.1%。有州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普惠性幼儿园53所。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建成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聋哑、弱智、残障学生随班就读入学率达84.7%。
4.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五年来,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教育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投入进一步增大。五年来,政府共投入2千多万元建设了县职教中心综合楼、运动场,添置了实训设备等。2014年,县政府为县职教中心投入200多万元,启动了职教中心搬迁工程。2015年,适应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职教搬迁地址,办学前景进一步优化。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展“订单培养”,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014年秋,在校学生达2300人。我县开辟永顺一中和县职教中心联合办学之路,首次实现普职联合办学,顺应老司城申遗需求,定向培养老司城旅游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由劳务输出型向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型转变。五年来,成人教育网络初步建立,全县所有乡(镇)均建有一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科学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年培训农民6.8万人。将老年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通过教学场地、设备和文化课师资支持老年大学办学,为终身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5.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县共完成投资5000万元,实施校安工程项目70个,新建和改扩建校舍4万平方米,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共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51所。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实施初中工程,新建学生生活用房2.8万平方米,切实改善了农村初中学生的寄宿生活条件。完成投资1.3亿元,溪州中学建成使用,新增中学学位3000个;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扩容改造永顺二中;投资2000多万元,启动灵溪中学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及活动场地等建设任务;投资5000余万元,启动灵溪一小、灵溪二小、灵溪三小、县民族实验小学和连洞小学的扩容改造项目;投资2亿元,启动县职教中心迁建工程;引资4亿元启动高平金海实验学校建设,城区扩容建设全面铺开。完成投资近1000万元,新建校舍4500平方米、教师用房1000平方米,完成县特校搬迁,彻底改变了特校长达20年无固定校舍、无固定办学场地的艰难办学历史。共争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高中建设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州二民中、永顺一中、永顺二中扩容改造。2014年启动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两年来,共争取资金 6000余万元,改造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30余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投入62万元对全县125所村片小实施“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投入218.4万元对城区学校实施“班班通”建设。2015年,计划投资3300万元,启动实施了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目前已挂网招标。
6.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专任教师4304人, 35岁以下1227人,36-45岁1652人,46-55岁1155人,56岁以上 270人。共有研究生12人,本科学历1892人,专科学历2041人,中专学历346人,高中以下学历13人。在全县在职在编的教师中,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6%,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5.7%,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0.9%。全县共有4059人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特岗教师136人),其中高级职称331人,中级职称2215人,初级职称1522人。据此,我们着力解决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造成的师资短缺问题,努力摆脱农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困难,全力锻造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育队伍。一抓教师补充。2011年至2015年,我县共引进645名教师,其中特岗教师478名,五年制定向生117名,“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5名,教育部直属免费师范生23人,公开招考22名。二抓激励机制。2011年至2015年,共评选表彰优秀教师1207人。2014年,启动实施全县中小学教师业务知识竞赛,全县1461名中小学教师参赛;2015年9月,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才艺展示大赛,204名教师参加全县独唱、独舞、独奏、书法、绘画、摄影决赛并获奖。同时,举办了一台高质量的颁奖晚会,深得社会好评。三是抓队伍均衡。2013年,全面启动校长教师交流工作,进一步统筹城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使教师交流机制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三年来,共268名教师参加交流。四是提高教师待遇。从2013年开始为21所边远农村学校教师按300元/人·月、400元/人·月标准分类发放生活补助;2015年,在落实人才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活补助范围,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全县136所学校的2715名农村学校教师享受了生活补,生活补达到了农村学校全覆盖,最高标准达1400元。共建成教师廉租房1100多套,目前,在建800多套;争取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县项目资金846万元,建成教师周转房176套,我县农村教师住房难、住房烂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观。五抓教师素质。着力完成各项培训计划。完成国培3823人,省培400人,州培524人,县培660人。2014年秋至2015年春培训村片小教师190人。着力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至2015年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计4693人参训,获评州级专业发展示范校15所,州级专业发展标兵30人,县级专业发展示范校10所。着力把握教师入口关。积极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五年来,共为130人办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7.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落实,恢复了联合学区,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较大发展,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逐步形成。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得到稳妥推进,完成了中小学核编定岗,实施了校长负责制、绩效工资制。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办学活力有效增长。
8.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我县学生多次在省、州举行的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2014年,全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我县6人创赛会纪录,获团体总分第三名;2014年,省运动会体操比赛,灵溪一小体操代表队取得13金23银18铜的好成绩,并获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2014年,在省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我县获省一等奖2名,州一等奖4名,并获州级优秀组织奖。2015年,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选送的节目《追梦土家娃》喜获全国青少年宫系统艺术展演一等奖;在全州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中,我县高中组和初中组男女篮球队分别斩获第一、二名,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9.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永顺一中朱玉芹高考成绩获全州文科第一名。2015年高考再创新高,我县囊括普通高考文理科和职高对口升学考试共三个州状元,永顺一中田铖同学以709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州理科第一,在全省理科排名第三,永顺一中李晓雨、覃芬芬同学分别以640分、639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州文科第一、第二名,电脑学校杨玉莹、彭春凤同学分别以660分、635分的优异成绩获全州职高对口升学考试第一、第二名,全州被清华、北大录取13人,我县占4人,一本院校录取218人,二本以上院校录取903人。高二学考科科合格率89.87%、平均分748.89分,分别较2014年提高11.93%、24.15分。中考科科合格率78.98%,平均分538.14分,优秀率33.57%,综合成绩进入全州三强。其中,英语学科排名第二,物理、数学、地理、生物学科排名第三。五年来,我县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11732人,其中,本科5319人(清华5人,北大7人),专科6348人。
10.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安装篮球架160多副、乒乓球桌320多副。组织全县广大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运动会,积极参与国家、省、州运动赛事取得良好成绩。参加湖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夺得2银1铜;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夺得3金1铜;参加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体操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组队参加省青少年蹦床、体操锦标赛等赛事,共获得70金60银48铜;参加州十二届运动会,获32金,团体总分排名第一名,金牌数排名第三;我县运动员商春松参加全国十二届运动会,夺得3金2铜,参加全国体操锦标赛获2金2银1铜,参加仁川亚运会获3金2铜,参加加拿大怀德罗斯女子体操邀请赛获2金2银,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获1银。提高体彩销售额,发挥体育彩票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支柱作用,体彩销售额达5490万元。
(二)“十二五”永顺教育和体育存在的差距
“十二五”教育和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与周边县(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县经济总量相对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偏低,建设和发展经费严重短缺,办学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中心完小以上合格校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周边县市。
2.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我县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合理,师资配备不均衡,城区周边学校教师富裕,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紧缺,音乐、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教师紧缺,部分村小无法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骨干学校示范性不强,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较低。
3.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慢,主要表现为规模不大,缺乏精品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实训基地缺乏,开放教学与合作办学模式有待改进。民办教育虽起步晚、发展快,但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较差,幼儿园保教质量不高。同时,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监管和服务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4.学校布局不尽合理。九年一贯制学校过多,全县共20所,由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规模小,不利于配置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低下,辍学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在岗教师普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观念老化,难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物理、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紧缺,现有师资配置结构不合理,学校达不到开齐开足课程的要求。高中教师编制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培养与培训体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6.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身处价值多元化时代,教师地位走低、职业幸福感缺失与部分教师奉献意识淡化、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并存,因此提振教师队伍信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
7.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体育器材贫乏,群众健身无固定场所,运动员训练无专门场地。运动项目单一、分散。
二、“十三五”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永顺社会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富民强县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立足县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工作方针
一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化。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四是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
六是提升全民素质。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全面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3.发展思路
一是抓好战略重点。以巩固“普九”成果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普遍提高初三、高二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率和高考的升学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是实现重大突破。实现布局调整与教育资源优化的重大突破,科学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质量重大突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重大突破,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努力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实现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大突破,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学技能与教学业务培训,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三是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确保教育强县战略的实施;推进学校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四是创新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投入机制,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内部管理机制,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十三五”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永顺教育新体系;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体制灵活、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精良、教育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的永顺教育新局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教育对经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发展支撑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县。群众体育得到广泛普及,全县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总人口61%以上,全民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人才数量进一步增多,创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
2.分项目标
①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到2020年,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8.5%以上,学前二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完成每个乡镇一所标准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在灵溪镇新建公办幼儿园一所,力争完成35%以上的州级示范园建设工作,20%以上的州级骨干园建设工作,基本消除无证非法民办幼儿园,基本消除学前教育大班额问题和小学化倾向,切实规范学前教育教学行为。幼儿园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学前教育发展目标 |
2014年 |
2020年 |
幼儿在园人数(人) |
19777 |
21000 |
学前一年入园率(%) |
98.1 |
98.5 |
学前三年入园率(%) |
67.1 |
80 |
②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切实做好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缩小校际差距;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着力解决择校问题,2017年基本消除大班额,实现班额均衡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全县完全中学全部实现高初中剥离;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减较学生课业负担,把减负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
义务教育发展目标 |
2014年 |
2020年 |
在校生(人) |
53385 |
62000 |
小学入学率(%) |
99.8 |
100 |
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 |
84.7 |
90 |
小学毕业升学率(%) |
98.1 |
100 |
小学巩固率(%) |
99.8 |
99.9 |
初中巩固率(%) |
97.8 |
98.5 |
义务教育完成率(%) |
88.6 |
97 |
初中毕业升学率(%) |
85 |
90 |
学业水平考试全科合格率(%) |
46.3 |
85 |
③扩张提升普高教育
2020年,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推进省级特色高中学校建设,力争完成1所以上省级特色高中学校建设任务;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力争建设民办高中一所,到2020年我县形成三所普通高中三足鼎立的格局。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到省定标准,高考万人上线率逐年提高8个百分点,力争永顺一中达到高考二本上线600人以上,一本上线300人以上。
普高教育发展目标 |
2014年 |
2020年 |
在校生 |
7681 |
10000 |
毛入学率(%) |
61 |
85 |
巩固率(%) |
92.7 |
97 |
学业水平考试 合格率(%) |
94.3(省示范高中) 50.4(一般普高) |
95(省示范高中) 85(一般普高) |
④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初中毕业升入普高和职高学生人数大体相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支持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全面落实已有的职业教育政策性经费来源渠道基础上,将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的教育资金安排20%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三类地区2400元/生年)足额拨付到位。抓紧建设县职教中心,力争2016年完成县职教中心搬迁工程,达到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理顺职业教育管理机制,职教中心统筹县城内职业培训项目和经费的比例不少于60%。建立完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好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农业等特色专业,建成一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专业教师定向培养,实现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中职学校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比例达到80%以上,就业率达到100%。
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
2014年 |
2020年 |
职业教育在校生 |
2300 |
3000 |
初中升学普职比 |
1:0.85 |
1:1 |
职高巩固率 |
95 |
96 |
毕业生就业率 |
100 |
100 |
县职教中心 |
州示范性职教中心 |
创省示范性职教中心 |
⑤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得到较大发展,终身教育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形成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共享,打造开放、灵活、方便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至2020年,农民年培训达到17%以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对城镇在职干部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率达到24%以上。
继续教育发展目标 |
2014年 |
2020年 |
乡镇农校(所) |
30 |
30 |
农民培训人次(年) |
6800 |
10000 |
青壮年文盲率 |
0.5 |
0.3 |
⑥ 关心支持特殊教育
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⑦ 积极推动体育健身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实现健身路径乡镇全覆盖,国民体质监测乡镇全覆盖,健全体育基层组织,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群众体育参与率,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提升,体育产业快速全面发展,争创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
(三)“十三五”时期永顺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强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领导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程,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政策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立考核机制,把推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作为各个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全县发展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把教育发展纳入到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健全完善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
2.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
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依法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的“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要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保证财政教育拔款增长的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按教育投入政策足额安排政策口子费,按新机制投入政策预算公用经费配套费,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投入政策安排专项经费。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照不低于本地区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要求各校落实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设立名师工作室专项工作经费,骨干教师特殊津贴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农村教师人才津贴标准。
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逐步扩大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补助范围,提高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教育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力度。逐步实现资助模式由单一的经济资助向经济援助与心理帮扶相结合转型,资助范围由学生资助向教师资助延伸。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①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巩固和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县政府统筹发展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坚持依法控辍保学,按照“双线三级”责任制的要求,捆死县、乡(镇)、村和教体局、学校、教师的控辍保学责任,逐年降低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②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落实学校班子集体决策制度,党支部会议保障监督制度,教代会审议制度和行政会议落实制度,营造民主和谐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抓好学校消防、学生宿舍和食堂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实施《永顺县中小学校年度工作评估细则》和《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③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管理力度,合理确定编制,根据办学规模的变化适时调整编制,严禁超编聘用人员,对各级各类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清理。严把教师入口关,保持中小学教师总量平衡,严格实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对部分学科的专任教师进行结构调整,适当补充物理、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师资短缺学科的专任教师,完善教师聘任制,继续实行校长轮岗和教师定期交流。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校长提拨任用、考核、培训、奖励、监督制度,继续实施和完善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的收入分配办法,极大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①学校布局合理化。迅速实施灵溪三小征地扩建工程,完成后学校改名溪州小学,三小本部改建公办幼儿园,龙洞教学点改办公办幼儿园;加快推进县职教中心搬迁工程,完成后原址改办县实验学校,县实验学校原址改办公办幼儿园;加快实施高平金海实验学校建设,建成后,逐步实现永顺三中和永顺二中高中部、州二民中初中部剥离;加快实施博雅学校建设;做大做强灵溪中学;把连洞小学建成灵溪三小;在富坪新建灵溪四小、新建富坪幼儿园;提质建设民族特殊学校。力争2020年,城区学校形成1所特校、2所职高、3所普高、5所初中、5所公办幼儿园、8所小学的合理格局,即可根本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又能顺应城镇化进程中城区人民接受教育的需求。在连洞中学新建永顺县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心,优化学生实践基地;建好县老年大学,新建乡镇村老年学校23所,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
②农村学校标准化。在全县32所中学及九年制学校、38所小学、121所村小结合教学点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维修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校舍,建设教学楼、综合楼等教学及辅助用房,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更新一批课桌椅,添置一些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宽带接入等,配齐音体美器材,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添置一批安保设备、学生宿舍设施、洗浴设施、食堂设备、饮水设备等生活设施设备,改善学校寄宿条件。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新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41所,添置一批儿童玩具、教具,农村及城镇幼儿园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在灵溪镇、芙蓉镇、泽家镇新建3所标准化学校。
③城乡教育信息化。用好用足国家关于推进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各种优惠政策,管好用活公用经费中10%的信息技术培训、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整合资金,重点投入,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建成“数字化校园”试点学校1—2所,各中小学建成录播教室1—2间。设立教育信息化中心,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管理。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实施网络共享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促进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2020年基本普及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100%专任教师建有个人学习空间,100%会共享各种资源库资源,100%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继续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工程,2017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提升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合格证纳入教师职务晋升、资格认证体系。做好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与考试评价工作,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④教师队伍专业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评价、聘用的首要内容,每年评选县级“师德标兵”100名。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为骨干教师和校长的成长搭建平台。加强教师培训,每年培训农村骨干教师400人,5年内轮训完所有农村骨干教师、农村边远地区校长、幼儿园园长,确保所有教师接收不少于360学时培训。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提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及偏远学校教师津贴标准;启动县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工作,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继续开展教师艺术展示活动和中小学教师业务知识竞赛,不断创新形式,促进教师整体水平提高。继续定向培养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农村小学、幼儿园教育专业人才,并适时选拔适量优秀毕业生赴省高等师范院校再深造,提高教师业务知识水平。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提高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将县教师进修学校改名教师发展中心,并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提升教师素质的作用。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①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学校要建立德育管理网络,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育人。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以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强化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积极创办一批学生综合素质培训基地;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配齐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搞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建安全和谐校园;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行为文明示范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学校、德育特色学校等活动。
②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遵循教育规律,端正办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学各个环节及其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坚持执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后进生转化帮扶工作,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③认真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教育课程,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争学生身体素质全面达标。加强灵溪一小体操训练基地建设,完善体操训练设施设备,壮大体操训练师资队伍。开展中小学生足球教育训练活动,建立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机制。
④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继续贯彻落实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6.积极创办特色学校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基础作用,借助对山、大坝、老司城、芙蓉镇、永茂等地方资源优势,开展土家语、土家歌曲、土家摆手舞、打溜子、茅古斯等土家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建5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依托保坪小学、和平小学、青坪学校、麻岔中学、松柏中学等学校现有资源,通过环境改造,教学改革,打造5所生态学校。建设一批劳动实践基地,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根据学校传统优势或地方历史、自然、产业发展等因素,探索特色发展道路,打造一批特色学校。继续发挥灵溪一小少儿体操、三小手工制作等传统优势,树立教育品牌;以苏区中、小学为龙头,在塔卧、万坪学区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学校;以芙蓉镇小学为龙头,在高坪学区打造古镇旅游特色学校;以连洞中小学为龙头,在灵溪学区打造遗址旅游特色学校;以羊峰学校、抚志学校为龙头,在石堤、灵溪学区打造观光旅游特色学校。
7.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先导性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服务性作用,建立以县教科所为龙头,学校教科室、学科教研组为基础、教师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联片研训”工作,以城区小学“教研联谊会”及“农村骨干小学教研联盟”为主阵地,进一步拓展教研联谊平台,广泛开展源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微型课题的群众性教学研究活动,以具有全局性典型问题上报教育科研课题为抓手,围绕教育教学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展开研究,坚持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在学习和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实现方法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成果共享,着力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全县教研队伍的建设,不断壮大教研员队伍,保障教研经费投入,拓宽教研经费拨款渠道,努力增加对教育科研的投入。
8.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①全面推进教育法制工作。健全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学校章程管理向注重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教育政务公开,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格权益,坚决抵制、纠正和处理各种侵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教育行政许可程序,完善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加大对民办学校的依法管理力度,规范办学行为,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元性要求。
②健全政府教育督导制度。继续贯彻落实《永顺县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部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实施细则》,把控辍保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排忧解难办实事等工作捆绑到乡镇党政一把手身上,并纳入到乡镇主要经济目标管理,年终进行考核检查,并严格兑现奖惩。进一步完善《永顺县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工作方案》,强化督学职责,落实领导干部联片包校责任制,切实加大工作督查密度和查实力度,严格执行工作通报制度和工作问责制度,有效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9.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环境
①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建安定有序、和谐融合、充满活力的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困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全面实施校园安全视频监控,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各种事端。
②着力建设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和教育先进典型,积极引导教育的社会热点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③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经济发展、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发展教育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培育发展后劲,要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强化教育先导和基础地位,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继续坚持党政部门、企事业部门和社会各界联系制度,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督促教育的良好氛围。
10.大力推进全民体育工作
①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增加公共健身场所,在溪州新城新建1个全民体育健身中心1个公共体育运动场,在灵溪镇社区新建7个多能能运动场,实施2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26个足球场,促进田径、游泳、球类等各项体育活动一体化。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组织、个人投资发展体育产业,繁荣体育市场。
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坚持组织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职工、农民、妇女等各类人群开展体育活动。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县农民综合性运动会,每年开展1-2次乒乓球、篮球、门球、自行车、棋类等单项体育赛事,城区每年组织1次综合性运动会,各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综合性运动会,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及时发现体育人才。同时,积极参与和申请承办国家、省、州级各类体育赛事。拉动永顺体育水平提升,带动永顺经济飞速发展。
③加大培训力度。依托学校资源举办各类体育培训班,加强体育竞技能力培训。同时,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确保每个乡镇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名,三级10-20名,县城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名,二级30-50名,三级100名。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提高全县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水平和质量。
11.加强改进教体系统党建工作
①健全中小学校党的组织。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②着力扩大党组织的履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高中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