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8年第5期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8年第5期(总第183期)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时间:2018-02-09
【动态集锦】
湖南省全面启动“天地图·湖南(2018版)”省市县一体化云平台建设
日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天地图·湖南(2018版)”,全面启动省市县一体化云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研究多元数据应用方向,对平台功能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这是湖南省唯一权威的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拥有海量、多尺度、全覆盖的地理空间数据资源。
目前,依托“天地图·湖南”平台,已为省市县各个部门建立了包括人口网格化管理系统、教育地理信息系统、河道保洁系统、工业地理系统、数字工商等150多个典型应用系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发挥较大作用。
一是全面启动省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自去年7月开始,“天地图·湖南”的建设运营方式由分建共享调整为统建共用,即省级平台统一建设与运维,全面启动省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为各行业厅(局)提供直通市、县的公共服务。截至2017年底,全省14个市州“天地图”在线地图和服务资源已接入“天地图·湖南”省级平台,其地图服务相应扩充到19级。在省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下,“天地图•湖南(2018版)”整合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基础数据,极大提升了现势性和精度;新增空地一体全景数据资源、三维场景和地形数据资源,进一步丰富数据内容。二是功能及应用更加广泛便捷。对“天地图·湖南(2018版)”旧门户网站进行了升级改版,有诸多特色功能和应用,如以时间轴为索引,可以方便用户浏览历史影像数据;地名地址的智能搜索功能更加高效;移动终端采用快速渲染技术加载地图,提供丰富的查询搜索功能,集成主流导航软件,支持移动端空地一体全景浏览;空地一体展示系统,能够从天上到地面,360度全景展示各景区兴趣点的实景。该平台新增了在线开发模块、三维场景地名查询、标签显示、线路飞行等功能,尤其是在线开发模块,可较好支持行业用户在线开发、调试、运行GIS系统。
同时,“天地图·湖南(2018版)”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方向,收集整理多个行业的专题大数据,进行一系列大数据分析,部分展示系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进行访问,如基于手机信号命令的人口大数据展示系统能实时展示人口数据变化信息,进行实时人口流动监测和预警;景区游客大数据展示系统能实时展示长沙及周边景区的人流量大数据,支持对景区游客的性别、年龄、手机APP应用使用情况等进行大数据分析。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出台
1月24日,《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经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将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新《测绘法》修订施行后全国第一部废旧立新的测绘地理信息地方性法规,是江苏省贯彻新《测绘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条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着眼新使命新任务,充分贯彻上位法,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创新,特色鲜明。《条例》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将“测绘条例”更名为“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单设一章“地理信息服务”,首次明确增加非涉密基础地理信息供给,推进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将测量标志拓展为“基础设施”,涵盖导航定位基准站等实体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将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基础测绘范畴,建立立项和经费投入机制,首次规范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发布程序,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使用地理国情监测信息;推进“放管服”改革,新增一章“监督管理”,从信息化监管、招标投标监管、信用管理、双随机抽查、联合执法等方面,要求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针对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问题,在总则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管理办法》发布
1月13日,经青海省人民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海省省长王建军签署第120号青海省人民政府令,公布《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3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32条,明确了“规范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立法宗旨,贯彻了“协同指导,规范监管、强化责任,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原则。《办法》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加强影像统筹,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提升测绘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强化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运营和维护的规范和指导,完善测绘航空摄影遥感影像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测绘航空摄影及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领域的监管;二是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境内外测绘单位营业行为监管力度。增添招投标管理抓手,建立测绘项目监理制度,实行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管理制度;三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放管服”协同推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下放地图审核行政许可权限,完善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举措,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中国测绘科技馆网站上线
既可在线预约参观,亦可获取测绘科普知识、网上漫游展馆,寓服务与科普于一体的中国测绘科技馆网站(www.zgchkjg.cn)近日上线。观众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了解我国悠久的测绘历史、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博大精深的地图文化、广泛应用的测绘成果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地理信息产业。
中国测绘科技馆网站设有展馆概况、综合报道、测绘科普、展馆漫游、专题展览、珍品收藏等多个栏目。展馆漫游综合利用三维实景照片、视频、Flash、三维等技术,对馆内41处典型场景进行逼真展示,涵盖了现有技术装备厅、历史沿革与科技创新厅、地图厅、数字地球厅4个实体馆。用户可以根据箭头引导,按顺序轻松参观每一个场馆,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有选择地了解近200个兴趣点的详细情况。
其中,专题展览集中展示了《坤舆万国全图》《皇舆全览图》《杨子器跋與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等中国地图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疆域图、行政区划图、城市图、交通水利图、风景图、军事图等地图作品,并辅以声、光、电等形式增强观赏性和艺术性。珍品收藏则展示了大清国界碑、中国测绘科技工作者从南极大陆带回来的帽带企鹅标本和风铃石、反映明朝九边重镇的布局及山川形势的边防军事地图、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锦织造《九边图》、我国首个为盲人和低视力者设计的《世界触觉地图集》、我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反映月球表面构造纹理信息和月表地形起伏状况的嫦娥一号月球仪等珍品。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
速度中国“智绘+”峰会在南京召开
1月20日,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指导、江苏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度中国)主办的2018速度中国“智绘+”峰会在南京召开。峰会发布了其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平台等重要解决方案,还加入了“激光点云智慧潜能挖掘及应用”技术高端论坛,共同探讨前沿技术趋势。
峰会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家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增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总工程师胥燕婴等行业专家大咖。江苏省国土厅副巡视员、江苏省测绘学会理事长史照良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精彩致辞,速度中国董事长徐忠建、总裁朱必亮也出席了会议。
科技的迭代使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项目已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在此前两次的全国土地调查中,传统的数据收集手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速度中国在2018年选择定位“智绘”,用激光雷达+移动测量的方式丰富了数据采集来源,用大数据的手段管理据库,用云平台的方式搭建数据分享和分析平台。
峰会发布了速度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平台、速度地名地址大数据平台、“速度云”高精度三维激光车载系统。王家耀院士发布了“基于轻便移动测量装备的地籍测量关键技术研究”的科技成果评价。同时,速度中国还与山东科技大学签约共建激光点云应用联合实验室,并和青岛秀山移动测量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一道为“速度云”高精度点云大数据中心揭牌。
速度中国特聘专家蒋文明博士认为,民政部门对地名地址需求偏向一致性和精确性,而移动互联网用户对地名地址需求偏向于可用性,这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速度中国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利用聚类、整合、融合等方式有效地权衡两方需求,为民政、公安、物流、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速度中国副总裁、总工程师徐云和在发布速度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平台时指出,速度中国在实践中研发了由6大系统构成的速度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具备坐标转化、一键导入、线物图斑化、外业数据核查、大数据共享五大功能。软件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彻底优化了土地调查的流程,作业高效、快速,操作简单,面积等数据测算十分精准,并且可实现内外业一体化。
过去的土地调查中,限于地形等复杂因素导致测量成果精度不一。速度中国结合激光雷达技术,发布了百万级的“速度云”高精度三维激光车载系统作为新的采集设备。通过高精度全景相机、高精度激光扫描仪、高精度定位定姿惯导系统、集成系统和电源系统协同合作,“让作业员可以在乡间的小路上哼着小曲就把数据采集完成了。”速度中国副总裁李俊介绍道。
(据新华网)
信息来源:测绘行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