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电子信息类重点项目的通知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经信委:
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精神,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组织实施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并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规函〔2016〕433号,通知全文可上工信部门户网站查阅)。为做好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任务
围绕《中国制造2025》年度任务,主要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及设施、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共18个重点任务,详见《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汇总表》(附件1)。
二、组织方式
重点任务采用评审和招投标两种组织方式。
1.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的重点任务,工信部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遴选项目。
2.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的重点任务,由第三方招标机构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招标投标网”、“中国工业强基信息网”等网站另行发布招标公告。
三、资金支持方式
1.原则上仅支持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确需国家支持的领域。对于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本专项资金。研发类、试点示范类项目,不属于本专项支持范围。
2.平台类重点任务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其中公益性强、投资大、难度高的可提高到不超过总投资50%;应用推广类重点任务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20%,其中公益性强、投资大、难度高的可提高到不超过总投资30%。
3.专项资金按照《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6〕320号)管理,原则上主要用于项目的仪器仪表、设备及软硬件工具、信息资料、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与改造、试验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人工费和种源费(限中药材领域)等支出,不得用于上述内容以外的其他支出。
四、有关要求
(一)关于项目申报方式
1.评审类项目
各市州经信委相关业务科室负责组织对应方向的项目申报工作,认真收集审核项目,于10月31日前将项目实施方案(格式参照附件3)纸质版一式4份、电子版1份分别送交省经信委对应的业务处室。
各市州经信委投资科负责汇总本市州各专项方向的上报项目,于10月31日前统一行文报送省经信委(投资规划处)。上报材料包括:请示文件及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2)纸质版一式3份,电子版1份。
2.招标类项目
各市州经信委相关业务科室负责组织本地区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项目符合要求且具有建设条件的实施单位,查阅相关网站发布的招投标公告,购买标书,按照招投标要求编制项目投标资料,并在规定投标时间内完成投标工作。
各地拟投标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的项目,需由项目所在地市州经信部门出具推荐意见后报送省经信委(申报单位提交省经信委审核的项目投标书需比招标机构要求上报的投标书数量至少多出一本,市州经信委在其中一本投标书中的推荐表上加盖公章作为推荐意见即可)。我委将对上报项目进行审核后出具推荐意见。推荐时,请特别注意推荐表中的投标人(企业)名称、投标单位到招标代理机构购买标书时登记的投标人名称,以及备案文件中的项目建设单位三者应一致。
项目投标材料报送省经信委的日期必须比投标截止日期提前3个工作日,以便我委对投标材料进行审核和推荐上报。
(二)关于优先支持
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内的优势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三)关于项目库建设
为做好项目组织和管理工作,请各市州经信部门组织实施单位及时填报《中国制造2025》重大项目库。
(四)关于项目申报个数
严格控制小散项目,避免“摆摊子、撒胡椒面”。每项重点任务的支持项目总数在附件1中有明确规定。各省每个方向上报项目不超过2个(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的重点任务不受此项规定限制)。对于一个方向上报省经信委项目总数超过2个的,我们将进行审查筛选后择优选择2个上报。
(五)关于项目申报咨询
各重点任务方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及具体要求请咨询省经信委相应业务处室(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
联系人:唐勇 0731-88955499
电子邮箱:abc2212144@126.com。
附件:1.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汇总表
2.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汇总表
3.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10月24日
附件1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汇总表
序号 |
重点任务 |
主要内容和实施目标 |
工作部联系人及电话 |
省经信委联系人及电话 |
补助方式和补助比例 |
组织方式 |
备注 |
一 |
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
支持动力电池、增材制造、机器人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动力电池测试验证能力、中试孵化能力、人员培训培养能力及其他公共服务能力。为整车企业提供产品设计、验证等服务;孵化一批高技术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实现75套/年的检测能力,10000套/年的中试能力。构建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等方面测试验证、中试孵化等行业服务能力。为行业提供人才培养、大数据服务,每年实现2项成果产业化,5年内孵化2家增材制造行业优势企业;支撑相关重点领域发展。构建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试考核和示范条件、中试孵化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及行业支撑服务能力。提供新产品和零部件检测验证、应用示范等公共服务;5年内完成30个典型领域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每年实现3项科技成果产业化。 |
科技司 王锐 010-68205235 |
科技处 曾学文 0731-88955375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3亿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申报单位须符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相关要求。 |
二 |
通信产业链配套完善 |
开发T级高性能交换矩阵和交换接入芯片,并实现产业化,满足网络通信要求。研制兼容EPON /GPON /XGPON1 /10GEPON/ 支持基于安全可靠网络处理器芯片、高速以太网交换芯片的高端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的产业化和规模推广。到2019年实现采用安全可靠网络处理器的高端路由器销售额8亿元,网络处理器和搜索芯片企业年产业规模达到2亿元。 |
电子信息司 任爱光010-68208269 侯建仁 010-68208280 |
电子通信产业处 易永彤 0731-88955390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三 |
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 |
以集成电路技术为核心,打造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平台,建立“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围绕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建设若干“芯火”平台,为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平台建成投入运营后,每年开发30个以上创新产品和5项以上创新服务,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推进用于高性能、低噪声光纤放大器的掺铒光纤产业化,具体技术指标:1.衰减(在1200nm)≤8dB/km;2.吸收系数(1530nm)在5-8dB/m范围内;3.模场直径(1550nm)在5-7μm范围内;4.包层直径在125±1μm精度范围内;5.工作温度 |
电子信息司 任爱光010-68208269 王威伟 010-68208203 |
电子通信产业处 易永彤 0731-88955390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四 |
智能产业基础支撑能力提升 |
支持智慧健康养老、智慧交通等领域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较为完善的智慧健康养老的产品体系及不同资源健康养老数据和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设计及应用不少于5种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产品,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对接不少于10家医疗机构,应用覆盖家庭数量不少于20万户,支持不少于4种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远程数据采集和管理。加快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形成车载电子设备、宽带通信、移动互联网与汽车的融合创新试验验证环境,服务企业大于10家,检测智能车载设备种类大于50款;测试服务能力大于2000小时/月。支持新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车载集成应用,支持LTE-V、RFID、车载雷达等V2X场景交互显示与操作。 |
电子信息司 曲晓杰010-68208228 侯建仁 010-68208280 |
电子通信产业处 易永彤 0731-88955390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五 |
面向行业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服务应用推广 |
围绕社会大众创业创新需求,遴选和支持3家大型制造企业,联合上下游,建设面向中小企业、行业、全社会创新需求的“双创”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专业咨询、人才培训、检验检测、投融资等“双创”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资源开放共享,发展从创意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和从产品到产业的多级孵化模式,为中小企业“双创”活动提供支持。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六 |
工业云和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广 |
选择条件成熟、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的行业,支持3家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联合上下游,分别建设2个公共工业云服务平台和1个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展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存储资源、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共享和租用等工业云服务,开展工业云服务推广应用,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探索开展工具库、模型库、零部件库、标准库、知识库等工业设计资源库的集成共享,促进网络化协同制造,优化生产组织效率。提供设备预测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源管理、精准营销等服务,增强多元异构数据的集成、建模、分析服务能力,探索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服务新模式,面向社会开展推广应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模式。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七 |
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
遴选、支持1家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开展大型ERP、CRM等解决方案应用推广。遴选和支持2家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支持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知识库、模型库、工具集等基础资源库建设,提高面向产品和工艺的虚拟设计、仿真验证、过程质量管理能力,探索建立集系统工程、知识工程、综合设计于一体的精益研发服务。遴选和支持2家石化、钢铁等行业大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探索工业软件、嵌入式系统、行业模型库、专业工具集、大数据平台、工控安全防护等集成技术应用及推广机制,提升集全面感知、设备互联、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精准执行、工控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八 |
信息物理系统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
围绕信息物理系统设计、仿真、工艺、制造、管理服务等智能制造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技术和标准需求,支持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联合上下游,建立2家共性关键技术测试验证与应用推广平台,重点开展物理单元建模、数据互操作、标准协议兼容、异构系统集成、工业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测试验证和应用推广,推动跨界技术融合创新与集成应用。在钢铁、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支持2家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联合上下游,开展信息物理系统测试验证及应用推广,开发通用及专用工业软件,探索产品及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开发制造一体化、企业资源管理与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APP等应用模式,打造信息物理系统行业应用生态体系。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九 |
儿童用品有效供给能力提升 |
开展国际先进标准对标,实施项目的企业产品国际标准采标率达到或接近100%,产品品质显著提高,进口和从境外购买儿童用品、服装逐步下降。 儿童推车、学步车动态耐久性和静态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童车和玩具19种重金属元素限量、阻燃剂TCEP﹑TCPP和TDCP限制要求达到《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要求,6种邻苯二甲酸酯限量达到GB 6675-2014(与欧盟标准一致)的要求。 纺织品服装在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指标符合欧盟《Oeko-tex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要求;可燃性符合美国16CFR1615和16CFR1616儿童睡衣易燃烧标准要求;绳带符合EN 146822:2014安全规范要求。 |
消费品工业司 肖杜宇010-68205667 陈新伟010-68205661 |
消费品工业处 刘艺苑 0731-88955401 朱晓燕 0731-88955402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不超过2500万元。支持不超过6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 |
儿童食品药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 |
支持儿童食品企业开展质量检测体系改造和提升,完善相关设备及设施。使企业能够对产品及原料质量安全标准、主要掺假物质的定性或定量检验项目进行检验,能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委托检验等服务,提升行业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针对儿童多发病和罕见病的新药、儿童用药适宜剂型和规格的新产品、疾病防控急需疫苗新品种、列入《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的产业化,以及包括临床短缺的儿童药在内的小品种集中生产基地建设。针对我国儿童适宜药品缺乏的问题,通过支持针对儿童疾病的新产品的产业化,以及提高供应短缺品种的生产能力,满足儿童疾病防治的需要,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
消费品工业司 邓小丁010-68205677 杨柳010-68205640 |
消费品工业处 刘志明 0731-88955397 石子敬 0731-88955395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不超过2500万元。支持不超过6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一 |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综合创新平台建设 |
一是形成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和发展路径,二是搭建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综合创新平台,对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软硬件、解决方案进行技术验证,三是推动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构建,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关键设备与解决方案的整合。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综合创新平台将形成能够为各行业、各领域进行综合试验验证的软硬件环境,通过包括生产模拟基础环境、网络互联试验验证系统、标识解析试验验证系统、工业云大数据及应用支撑试验验证系统、安全试验验证系统等子系统,能够实现对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和业务模式的试验验证。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4800万元,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二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集成创新应用 |
利用无线射频、图像识别、激光蚀刻等自动化标识技术手段采集产品、设备、零部件所关联的标识数据,通过与主要标识解析系统对接所提供的标识查询、标识解析、标识发现、标识认证等服务,加强MES、ERP、PDM、SCM、PLM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互联。推动标识技术在产品端的应用,加强产品制造商、产品拥有者、产品本身的三方身份标识关联。支撑面向工厂内的柔性制造和智能生产、面向工厂外的远程控制和关键产品追溯、面向工厂内外结合的个性化定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创新应用。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30%,单个项目不超过1500万,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三 |
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改造和集成应用项目 |
1.面向生产制造过程,通过应用有线、无线等通信技术,加强生产装备、传感器、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等的广泛互联,提升工业数据获取能力。开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海量工业数据有效集成与分析,推进生产的智能化决策。 2.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大数据分析优化,结合标识技术,形成装备在线检测、远程运维、产品溯源、防伪认证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务。 3.开展基于公众互联网的企业间制造协同应用,通过部署IPv6与高性能网络解决方案,提高企业间设计与制造、供应链采购物流与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精确协作,促进企业间资源开放共享、高效集聚与优化配置。 4.支持开展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探索新型的、适用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差异化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18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四 |
工业互联网管理支撑平台 |
1.支持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平台建设,对标识所有者、标识使用情况、标识生命周期等信息进行统一的备案管理,监测工业标识解析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标识解析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提供支撑。 2.加强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管理,升级和改造现有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系统,构建面向工业互联网的IPv6地址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研究完善IPv6地址备案机制。 3.支持实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技术试验工程,对国家网络空间重要工控资产的安全漏洞威胁进行主动巡检,对互联网骨干节点的流量进行监测,快速发现针对工控系统的恶意网络行为,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进行感知和展示。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为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15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五 |
中药质量提升和保障基地建设 |
包括常用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及濒危稀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在已公示的2014、2015年度中药材提升与保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择优滚动支持。 建设常用优质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基地和中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种植养殖等生产基地,逐步降低对濒危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从源头保障中药质量和安全。 |
消费品工业司 毛俊锋010-68205672 |
消消费品工业处 石子敬 0731-88955395 |
分阶段绩效评价后补助,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不超过25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六 |
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
为100家以上中药企业提供中药材快速鉴别、有效成份和有害物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有能力面向全行业提供高质量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具有较强的中药材储备能力。 建设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行业第三方检验检测能力和全产业链供应保障服务能力。 |
消费品工业司 毛俊锋010-68205672 |
消消费品工业处 石子敬 0731-88955395 |
分阶段绩效评价后补助,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对于公益性较强不超过50%,单个项目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七 |
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向 |
在线推广质量功能展开、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可靠性技术、统计技术、测量系统分析、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生产件批准程序、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等质量技术方法,为企业提供在线培训、答疑、案例分享等服务;共享质量管理调查统计数据、调查成果等信息;为企业在线提供质量管理诊断、质量管理水平评估、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等服务;编制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地图;系统采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区重点产品采标信息。实现从知识学习、方法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品牌全过程推广服务能力,在线为不少于10000家工业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方法及品牌培育的应用推广服务;形成在线收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区标准信息数据能力。 |
科技司 安平 010-68205246 |
科技处 王定坚 0731-8895556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十八 |
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技术问题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方向 |
解决高端装备用旋转机械中转子系统故障频发、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掌握转子系统的故障辨识技术,建立一套旋转机械故障数据辨识的软硬件系统以及可靠性分析与提升的软件平台,形成转子系统典型的故障数据库,制定转子系统可靠性提升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形成可靠性提升解决方案,向国内50家以上生产企业进行推广应用,以解决同类设备的安全服役问题,提高旋转机械的服役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平。搭建高端装备用伺服系统可靠性验证试验平台1套;完成伺服系统可靠性设计与验证分析报告;形成伺服系统可靠性设计和验证指南;开展不少于50个型号的伺服系统产品应用,提升相关产品MTBF指标至少30%以上,其中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产品MTBF指标达到5000h以上。 |
科技司 安平 010-68205246 |
科技处 王定坚 0731-8895556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附件1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汇总表
序号 |
重点任务 |
主要内容和实施目标 |
工作部联系人及电话 |
省经信委联系人及电话 |
补助方式和补助比例 |
组织方式 |
备注 |
一 |
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
支持动力电池、增材制造、机器人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动力电池测试验证能力、中试孵化能力、人员培训培养能力及其他公共服务能力。为整车企业提供产品设计、验证等服务;孵化一批高技术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实现75套/年的检测能力,10000套/年的中试能力。构建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等方面测试验证、中试孵化等行业服务能力。为行业提供人才培养、大数据服务,每年实现2项成果产业化,5年内孵化2家增材制造行业优势企业;支撑相关重点领域发展。构建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试考核和示范条件、中试孵化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及行业支撑服务能力。提供新产品和零部件检测验证、应用示范等公共服务;5年内完成30个典型领域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每年实现3项科技成果产业化。 |
科技司 王锐 010-68205235 |
科技处 曾学文 0731-88955375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3亿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申报单位须符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相关要求。 |
二 |
通信产业链配套完善 |
开发T级高性能交换矩阵和交换接入芯片,并实现产业化,满足网络通信要求。研制兼容EPON /GPON /XGPON1 /10GEPON/ 支持基于安全可靠网络处理器芯片、高速以太网交换芯片的高端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的产业化和规模推广。到2019年实现采用安全可靠网络处理器的高端路由器销售额8亿元,网络处理器和搜索芯片企业年产业规模达到2亿元。 |
电子信息司 任爱光010-68208269 侯建仁 010-68208280 |
电子通信产业处 易永彤 0731-88955390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三 |
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 |
以集成电路技术为核心,打造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平台,建立“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围绕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建设若干“芯火”平台,为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平台建成投入运营后,每年开发30个以上创新产品和5项以上创新服务,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推进用于高性能、低噪声光纤放大器的掺铒光纤产业化,具体技术指标:1.衰减(在1200nm)≤8dB/km;2.吸收系数(1530nm)在5-8dB/m范围内;3.模场直径(1550nm)在5-7μm范围内;4.包层直径在125±1μm精度范围内;5.工作温度 |
电子信息司 任爱光010-68208269 王威伟 010-68208203 |
电子通信产业处 易永彤 0731-88955390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四 |
智能产业基础支撑能力提升 |
支持智慧健康养老、智慧交通等领域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较为完善的智慧健康养老的产品体系及不同资源健康养老数据和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设计及应用不少于5种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产品,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对接不少于10家医疗机构,应用覆盖家庭数量不少于20万户,支持不少于4种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远程数据采集和管理。加快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形成车载电子设备、宽带通信、移动互联网与汽车的融合创新试验验证环境,服务企业大于10家,检测智能车载设备种类大于50款;测试服务能力大于2000小时/月。支持新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车载集成应用,支持LTE-V、RFID、车载雷达等V2X场景交互显示与操作。 |
电子信息司 曲晓杰010-68208228 侯建仁 010-68208280 |
电子通信产业处 易永彤 0731-88955390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五 |
面向行业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服务应用推广 |
围绕社会大众创业创新需求,遴选和支持3家大型制造企业,联合上下游,建设面向中小企业、行业、全社会创新需求的“双创”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专业咨询、人才培训、检验检测、投融资等“双创”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资源开放共享,发展从创意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和从产品到产业的多级孵化模式,为中小企业“双创”活动提供支持。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六 |
工业云和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广 |
选择条件成熟、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的行业,支持3家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联合上下游,分别建设2个公共工业云服务平台和1个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展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存储资源、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共享和租用等工业云服务,开展工业云服务推广应用,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探索开展工具库、模型库、零部件库、标准库、知识库等工业设计资源库的集成共享,促进网络化协同制造,优化生产组织效率。提供设备预测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源管理、精准营销等服务,增强多元异构数据的集成、建模、分析服务能力,探索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服务新模式,面向社会开展推广应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模式。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七 |
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
遴选、支持1家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开展大型ERP、CRM等解决方案应用推广。遴选和支持2家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支持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知识库、模型库、工具集等基础资源库建设,提高面向产品和工艺的虚拟设计、仿真验证、过程质量管理能力,探索建立集系统工程、知识工程、综合设计于一体的精益研发服务。遴选和支持2家石化、钢铁等行业大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探索工业软件、嵌入式系统、行业模型库、专业工具集、大数据平台、工控安全防护等集成技术应用及推广机制,提升集全面感知、设备互联、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精准执行、工控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八 |
信息物理系统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
围绕信息物理系统设计、仿真、工艺、制造、管理服务等智能制造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技术和标准需求,支持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联合上下游,建立2家共性关键技术测试验证与应用推广平台,重点开展物理单元建模、数据互操作、标准协议兼容、异构系统集成、工业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测试验证和应用推广,推动跨界技术融合创新与集成应用。在钢铁、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支持2家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联合上下游,开展信息物理系统测试验证及应用推广,开发通用及专用工业软件,探索产品及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开发制造一体化、企业资源管理与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APP等应用模式,打造信息物理系统行业应用生态体系。 |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李超010-68208251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九 |
儿童用品有效供给能力提升 |
开展国际先进标准对标,实施项目的企业产品国际标准采标率达到或接近100%,产品品质显著提高,进口和从境外购买儿童用品、服装逐步下降。 儿童推车、学步车动态耐久性和静态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童车和玩具19种重金属元素限量、阻燃剂TCEP﹑TCPP和TDCP限制要求达到《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要求,6种邻苯二甲酸酯限量达到GB 6675-2014(与欧盟标准一致)的要求。 纺织品服装在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指标符合欧盟《Oeko-tex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要求;可燃性符合美国16CFR1615和16CFR1616儿童睡衣易燃烧标准要求;绳带符合EN 146822:2014安全规范要求。 |
消费品工业司 肖杜宇010-68205667 陈新伟010-68205661 |
消费品工业处 刘艺苑 0731-88955401 朱晓燕 0731-88955402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不超过2500万元。支持不超过6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 |
儿童食品药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 |
支持儿童食品企业开展质量检测体系改造和提升,完善相关设备及设施。使企业能够对产品及原料质量安全标准、主要掺假物质的定性或定量检验项目进行检验,能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委托检验等服务,提升行业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针对儿童多发病和罕见病的新药、儿童用药适宜剂型和规格的新产品、疾病防控急需疫苗新品种、列入《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的产业化,以及包括临床短缺的儿童药在内的小品种集中生产基地建设。针对我国儿童适宜药品缺乏的问题,通过支持针对儿童疾病的新产品的产业化,以及提高供应短缺品种的生产能力,满足儿童疾病防治的需要,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
消费品工业司 邓小丁010-68205677 杨柳010-68205640 |
消费品工业处 刘志明 0731-88955397 石子敬 0731-88955395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不超过2500万元。支持不超过6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一 |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综合创新平台建设 |
一是形成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和发展路径,二是搭建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综合创新平台,对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软硬件、解决方案进行技术验证,三是推动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构建,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关键设备与解决方案的整合。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综合创新平台将形成能够为各行业、各领域进行综合试验验证的软硬件环境,通过包括生产模拟基础环境、网络互联试验验证系统、标识解析试验验证系统、工业云大数据及应用支撑试验验证系统、安全试验验证系统等子系统,能够实现对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和业务模式的试验验证。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4800万元,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二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集成创新应用 |
利用无线射频、图像识别、激光蚀刻等自动化标识技术手段采集产品、设备、零部件所关联的标识数据,通过与主要标识解析系统对接所提供的标识查询、标识解析、标识发现、标识认证等服务,加强MES、ERP、PDM、SCM、PLM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互联。推动标识技术在产品端的应用,加强产品制造商、产品拥有者、产品本身的三方身份标识关联。支撑面向工厂内的柔性制造和智能生产、面向工厂外的远程控制和关键产品追溯、面向工厂内外结合的个性化定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创新应用。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30%,单个项目不超过1500万,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三 |
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改造和集成应用项目 |
1.面向生产制造过程,通过应用有线、无线等通信技术,加强生产装备、传感器、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等的广泛互联,提升工业数据获取能力。开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海量工业数据有效集成与分析,推进生产的智能化决策。 2.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大数据分析优化,结合标识技术,形成装备在线检测、远程运维、产品溯源、防伪认证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务。 3.开展基于公众互联网的企业间制造协同应用,通过部署IPv6与高性能网络解决方案,提高企业间设计与制造、供应链采购物流与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精确协作,促进企业间资源开放共享、高效集聚与优化配置。 4.支持开展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探索新型的、适用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差异化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1800万元,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四 |
工业互联网管理支撑平台 |
1.支持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平台建设,对标识所有者、标识使用情况、标识生命周期等信息进行统一的备案管理,监测工业标识解析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标识解析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提供支撑。 2.加强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管理,升级和改造现有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系统,构建面向工业互联网的IPv6地址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研究完善IPv6地址备案机制。 3.支持实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技术试验工程,对国家网络空间重要工控资产的安全漏洞威胁进行主动巡检,对互联网骨干节点的流量进行监测,快速发现针对工控系统的恶意网络行为,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进行感知和展示。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林啸010-68206104 沈彬010-66026339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单华 0731-88955358 |
补助比例为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15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也可由项目建设所在地省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
十五 |
中药质量提升和保障基地建设 |
包括常用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及濒危稀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在已公示的2014、2015年度中药材提升与保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择优滚动支持。 建设常用优质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基地和中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种植养殖等生产基地,逐步降低对濒危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从源头保障中药质量和安全。 |
消费品工业司 毛俊锋010-68205672 |
消消费品工业处 石子敬 0731-88955395 |
分阶段绩效评价后补助,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不超过25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六 |
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
为100家以上中药企业提供中药材快速鉴别、有效成份和有害物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有能力面向全行业提供高质量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具有较强的中药材储备能力。 建设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行业第三方检验检测能力和全产业链供应保障服务能力。 |
消费品工业司 毛俊锋010-68205672 |
消消费品工业处 石子敬 0731-88955395 |
分阶段绩效评价后补助,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对于公益性较强不超过50%,单个项目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
采用评审方式组织项目 |
|
十七 |
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向 |
在线推广质量功能展开、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可靠性技术、统计技术、测量系统分析、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生产件批准程序、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等质量技术方法,为企业提供在线培训、答疑、案例分享等服务;共享质量管理调查统计数据、调查成果等信息;为企业在线提供质量管理诊断、质量管理水平评估、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等服务;编制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地图;系统采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区重点产品采标信息。实现从知识学习、方法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品牌全过程推广服务能力,在线为不少于10000家工业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方法及品牌培育的应用推广服务;形成在线收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区标准信息数据能力。 |
科技司 安平 010-68205246 |
科技处 王定坚 0731-8895556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十八 |
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技术问题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方向 |
解决高端装备用旋转机械中转子系统故障频发、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掌握转子系统的故障辨识技术,建立一套旋转机械故障数据辨识的软硬件系统以及可靠性分析与提升的软件平台,形成转子系统典型的故障数据库,制定转子系统可靠性提升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形成可靠性提升解决方案,向国内50家以上生产企业进行推广应用,以解决同类设备的安全服役问题,提高旋转机械的服役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平。搭建高端装备用伺服系统可靠性验证试验平台1套;完成伺服系统可靠性设计与验证分析报告;形成伺服系统可靠性设计和验证指南;开展不少于50个型号的伺服系统产品应用,提升相关产品MTBF指标至少30%以上,其中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产品MTBF指标达到5000h以上。 |
科技司 安平 010-68205246 |
科技处 王定坚 0731-88955568 |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
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项目 |
|
附件2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地区(中央企业 或部属单位) |
重点任务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内容 和实施目标 |
项目建设地 |
总投资 (万元) |
自有资金 (万元) |
银行贷款 (万元) |
实施期 (起止年月) |
承担单位 |
承担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
备注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盖章)
重点任务: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名称 |
|
单位性质 |
|
成立时间 |
| |||
法定代表人 |
|
单位地址 |
| |||||
职工总数 |
|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总数 |
| |||||
注册资本 (万元) |
|
总资产 (万元) |
|
净资产 (万元) |
| |||
上年营业收入(万元) |
|
上年利润 (万元) |
|
信用等级 |
| |||
|
法定代表人 |
项目负责人 |
联系人 | |||||
姓 名 |
|
|
| |||||
最高学历 |
|
|
| |||||
专 业 |
|
|
| |||||
身份证号 |
|
|
| |||||
职 称 |
|
|
| |||||
办公电话 |
|
|
| |||||
移动电话 |
|
|
| |||||
|
|
|
|
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名称 |
| |||||||||||||
申报项目名称 |
| |||||||||||||
(一)项目基本情况 | ||||||||||||||
项目负责人 |
|
服务行业 |
|
项目实施起止时间 |
| |||||||||
项目形象进度(%) |
|
项目核准/备案文号 |
|
项目建设地址 |
| |||||||||
总投资(万元) |
|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
|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
| |||||||||
专项资金(万元) |
|
银行贷款(万元) |
|
自有资金(万元) |
| |||||||||
其他资金(万元) |
| |||||||||||||
(二)项目的必要性 |
介绍项目实施的背景和目标,实施后解决的关键技术和行业问题,项目的主要技术路径 | |||||||||||||
(三)项目的内容 |
包括研发环境、生产(服务)环境、测试环境、配套条件等建设内容;产品和工艺(应用)技术方案、项目技术研发内容、创新点和优劣势分析 | |||||||||||||
(四)项目分年度计划 |
实施进度 |
实施进度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五)实施后预计效果 | ||||||||||||||
新增销售收入(万元) |
|
新增利润(万元) |
| |||||||||||
新增出口创汇(万美元) |
|
新增就业(人) |
| |||||||||||
(六)项目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 ||||||||||||||
|
姓 名 |
最高学历 |
毕业学校 |
专 业 |
身份证号 | |||||||||
项目负责人 |
|
|
|
|
| |||||||||
项目骨干成员1 |
|
|
|
|
| |||||||||
项目骨干成员2 |
|
|
|
|
| |||||||||
…… |
|
|
|
|
| |||||||||
(七)推荐单位意见
| ||||||||||||||
经审核,本项目真实、合规,符合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的要求,与其核准/备案文件项目相关,予以推荐。
推荐单位(盖章) |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八、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分析项目的技术、市场、经营、资金、政策等风险,对风险程度作综合风险评价,根据不同风险确定防范对策,有效控制和减少风险。
第三部分:相关证明材料
一、承担单位资质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其他证明材料(包括生产批文、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二、承担单位运行能力证明材料: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
三、技术水平类证明材料:如知识产权证书及相关材料、科技成果转化资料(近三年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汇总表、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汇总表)。
四、项目相关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核准、备案文件复印件,在建项目需要提供施工许可证等开工手续复印件,备案项目还需提供规划、用地、环评等文件复印件。
第四部分:其他
一、法律责任:承担单位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二、材料装订:所有材料请正反印刷,装订成册,报告封面侧边(书脊)处标明申报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重点任务、项目建设所在地区或所属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