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永顺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着力实施“11662”发展战略,坚持“六化建设”,打赢“六大战役”,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和精准扶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平稳开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3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21亿元,增长7.9%;实现财政收入1.37亿元,增长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1亿元,增长1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1亿元、贷款余额74亿元,分别增长21.3%、33.4%。
(一)重点项目实施有力。全年安排重点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25个,新建项目41个),计划投资100亿元,截止3月底,芙蓉镇土家生态文化旅游二期、老爹芙蓉产业园、蓝波湾综合广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37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2.17亿元。其中州重点建设项目共32个,计划投资60亿元,目前,20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08亿元。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2个,内联引资3.6亿元,城外八百家、田园综合体、农业农村大数据等项目正加紧筹措签约。
(二)产业四区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270万元,石材加工园、锦帛钰纺织园、洪飞纸厂等13.
(三)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县城提质改造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工程顺利推进,溪州新城基础设施、老城区综合管网入地改造、天然气管道输送、自来水厂等项目完成投资1.26亿元。2016年棚户区改造乡镇综合整治等结转项目正在建设,2017年部分项目正在进行相关前期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泽家、高坪、万坪等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强化城乡规划管理,下达停工通知书65份,停水电69起,暂扣设备10件,强拆28处,处理执法纠纷19件,维护了城乡规划建设的良好秩序。扎实推进美丽永顺和绿色湘西建设,完成灵溪、永茂等乡镇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长防工程造林0.803万亩。加大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力度,完成1000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5个,依法查处2家环保违规企业。
(四)民生改善步伐加快。1—3月,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4817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元,增长12.7%。精准脱贫扎实推进。完成第一批整合扶贫资金1.4亿元,集中用于扶贫村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到户、贫困户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兜底、教育发展脱贫、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发展生产脱贫已完成《实施方案》;乡村旅游脱贫完成17个重点村发展规划;转移就业脱贫举办三场招聘会活动,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人;易地搬迁脱贫共采集集中安置点22个;教育发展脱贫全面启动2017年资助全覆盖;医疗救助帮扶大病救助参保达100%,实际补偿6732.15万元,住院报销率58.2%;生态补偿脱贫完成8030亩造林自查验收;社会保障兜底共发放社会保障兜底资金816.426万元;基础设施配套同比增加30%投资资金;公共服务保障完成52个脱贫村光伏发电项目实施方案。
二、存在的困难
从各项指标来看,一季度我县经济形势忧喜参半,忧的是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重要经济指标与目标任务尚有差,特别是财政收入同比稍有回落;固定资产投资保守预计基本达到目标增速,总体指标保持目标增幅压力较大。喜的是收入、就业、物价三项重要指标相对稳定,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新增转移就业人数和物价指数涨幅均实现预期目标。总体来看,我县经济运行情况较为平稳,但仍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速不够理想,实现增长目标压力较大。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7.9%,与目标任务尚有2.1个百分点差距,农业集中体现在产业化步伐慢、产销保障力弱等方面,工业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GDP要保持10%增速困难。二是投资渠道单一,总量有限。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民间投资不够活跃,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受资金缺口、用地受指标和征地拆迁等影响,部分项目进度滞后。三是财税总量小,收支平衡难。全县主体税源受制于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的竞争力相当明显,一时无法扩大税源。同时,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很大,一季度我县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35个百分点,收支平衡差距较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确保顺利完成半年目标任务。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密切跟踪经济形势。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和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科学研判宏观经济走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搞好汇报衔接。同时,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双核城镇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互联网+”等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着力激活有效需求。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州庆项目、精准扶贫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溪州新城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大青山-羊峰山风电二期、老司城、芙蓉镇生态文化旅游、高平金海实验学校等38个投资上亿元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20%以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突出产业发展“强链”、基础设施“成网”、生态环保“扩面”、社会民生“补短”的投资结构布局,全力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抓好永顺县管道燃气、溪州新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13个PPP项目示范引导,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公共领域建设。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积极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等专项债卷资金,确保争取更多的债卷项目支持县域经济建设。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协助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专题招商活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和监管。抓好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用地、环境等要素保障和监督协调,不断完善全省联网的三级重大项目库。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大力促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消费、健康养老消费,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重点抓好现代物流业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争取。健全成本价格监管制度,做好农产品成本调查与分析,探索重要行业成本信息公开。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灵溪镇、芙蓉镇“双核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强城镇路网、公共交通、城市绿道、地下综合管廊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建设力度。
(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出台推进全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点实施“互联网+”战略,提升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品、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研究制定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重点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加快推进永顺经开区“一区两园”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住宅产业化等领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优势产业改造,重点建设油茶精深加工生产项目,推进食品产业做强做优,支持纺织、家居、烟草等产业发展,提升消费品工业竞争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农业标准园区建设,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力推进商贸物流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网络建设,着力培育健康养老、社区服务、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等重点领域消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格执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令”,强化重点项目周边环境治理。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发挥好12358价格举报平台作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四)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全年完成23656人搬迁任务,加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投入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抓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抓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继续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城乡社区服务、儿童福利和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加快农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创业。统筹推进创业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