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本级)
永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永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属于正科级行政单位,是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下设一个二级机构:永顺县房地产管理局,2019年更名为永顺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我局共有编制139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事业编制127人。年末实有人数136人。原地址永顺县灵溪镇府正街46号,于2015年11月搬迁至永顺县政务服务中心12楼办公。2016年县机构改革,永顺县住建系统原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永顺县建管站、质监站、安监站、招标办调整为全额事业单位;县自来水公司由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调整为差额事业单位,名称变更为县城镇供水服务中心,县设计院连人带编划转至城镇供水服务中心;永顺县芙蓉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撤销,其10名村镇建设助理员划入所在乡镇规划建设环保和水利服务站;新设立全额事业单位县城镇房屋征收办公室,由县城乡规划测绘队连人带编划入。
2019年县机构改革,永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永顺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将原消防部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划入县住建局(县人防办),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划出到县自然资源局;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划出到县林业局。
住建局(人防办)主要职能为贯彻落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城镇物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以及拟定相关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并指导实施和监督管理。按照2019年三定方案,局机关共有内设机构10个,分别为:办公室、计划财务股、人事股、住房保障股(房地产监管股)、法规股、建筑管理股(设计节能股)、城市建设管理股、村镇建设管理股、人防指挥通讯股、军民融合保障股。
现办公用房面积550平方米,办公楼内有4个系统内单位办公,另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指挥部、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联席办公室租用场地办公。其中住建局机关行政编制12名,机关聘用制后勤服务人员用工指标1名;城镇房屋征收办公室编制6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编制4名;建筑管理站编制11名。现实有办公人员78名,办公楼配置电脑78台,打印机25台。
2019年,住建局围绕全县、全局(办)中心工作,以重点工程为发力点,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城市“双修”为抓手,继续推进新城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等工程,打造宜居县城;以保稳定促和谐为要求,着力建设市场整治,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夯实精准脱贫住房保障基础,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推动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永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支出涉及范围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含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支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支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市政维修建设支出(含市政供水排水管网、路灯等)、其他建设项目支出及单位经费支出等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整体收入
本年收入总计55503.89万元,其中:上年结转14593.08万元,公共财政拨款收入34332.81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6578万元。
(二)整体支出
本年支出40910.8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90.32万元,项目支出39420.49万元,结余14593.08万元。
基本支出1490.32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300.42万元,公用支出189.90万元。
(三)年末结余
年末结余14593.08万元,即住建局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14593.08万元。项目结转和结余14593.08万元包括棚户区改造项目7957.44万元,农村危房改造项目1803万元,公共租赁住房项目594.07万元,其他保障性安居工程4092.49万元。其他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支出项目12.16万元,减排专项支出项目124.73万元,其他污染防治支出项目0.22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8.97万元。
我局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当年三公经费支出17.16万元,三公经费预算数为17.32万元,支出数比预算数减少0.16万元,减幅0.92%,三公经费控制率为99.12%。
(二)专项支出
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永顺县住建局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执行。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局长王经淼任组长,副局长陈晓敏、唐光辉、肖征军、党委委员向仍明任副组长,向云波、向清顺、田国生、赵开军、岳星、张明红为成员,负责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按照《永顺县住建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执行。支出遵循严格预算厉行节约的原则,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资金使用先由项目工程股申报、再由分管项目的领导审核、最后由局长及分管财务的领导签字报销的程序进行。
三、部门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突出抓好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大管理力度、落实惠民政策,为保障民生、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根据评分细则,得分95分,财政支出绩效为“优秀”,扣分为5分,是因为在职人员控制率偏低,在岗人数未达到编制人数,我局将加快招考人员进编,争取人员控制率100%。另外扣分为公用经费控制率,经费预算偏低,实际支出大大超出预算金额,下年将加强预算管理,确保科学、合理、节俭、高效的使用资金。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实现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一是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2019年上级没有给我下达棚改计划任务,结转往年计划3225套。截止目前,芙蓉镇棚改(房屋建筑部分)、小溪棚改、列夕棚改已建设完成;溪州新城安置房项目即将竣工;烟厂、塔卧阿谷车、纺织厂天安门、芙蓉镇综合整治等棚改项目正在动工建设,其他棚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2019年县定棚改任务为续建1018套,现已全部完工。2019年以来,已完成棚改项目投资1.5亿元。二是完善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溪州新城公租房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绿化、亮化等扫尾工程,可确保所有公租房年底前达到入住标准。三是住房保障规范有序。坚持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全过程公开,全社会公示”制度,保证分配结果公开、公平、公正,截止目前,通过财政专户按375元/户/季标准,及时足额发放租赁补贴1458户218.7万元(因存在动态调整,所以数据为动态)。四是农村危房改造精准实施。2019年,我局对我县23个乡镇270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全县下达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共1647户,已全部完工。截至10月底,项目已全面完工并入住,根据项目竣工验收合格情况,全年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4088.898万元。
2、加快城市提质扩容步伐,提升永顺城市品质。一是溪州新城污水项目已进入新阶段。场平基本完成,部分管网沟槽开挖完成,因PPP社会资本方永清公司内部问题,造成项目推进一度停滞,目前已与永清公司解除合同,准备重新招投标。二是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厂项目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已征土地225亩(设计建设用地面积107.5亩),迁坟72座。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规划选址意见报告(初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项目环境现状检测报告、未压覆重要矿床证明、环卫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正在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论证、用地预审、发电上网方案和PPP项目“两评一案”等工作。县水利局正在开展取水论证工作。垃圾专用运输道路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地勘,并组建征拆队伍进场。飞灰填埋场正在进行可研。三是“公厕革命”渐见成效。2019年,我县在城区实施新建、改建公厕8座(新建1个、扩建7个)、5个乡镇公厕均已完工,并且部分已验收。四是管道天然气项目进展顺利。截至2019年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累计敷设燃气管道20公里(含庭院管道),新增燃气用户2404户。五是市政道路及芙蓉镇综合管网工程建设。2019年,我县新建续建市政道路5530米。其中永顺大道(长4000米)已完成竣工验收,福石南路(B段)(长990米)年前能完成路面水温层,后坝道路(长540米)预计年前完工。芙蓉镇综合管网工程主要在芙蓉镇实施,现完成雨污管网铺设各2860米,完成工程量的95%。整个项目预计在年底前完成炒砂铺设。六是黑臭水体得到整治。我县确定黑臭水体有2条,分别是:北门河、连洞河,均已整治完成。连洞河黑臭水体工程于去年竣工验收。北门河黑臭水体工程,完成800米污水主管道,于今年4月动工,于11月完工。七是公园、景观小品建设。灵溪镇三角公园提质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八是加强停车位建设。已完工364个停车位,总投资430万元,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
3、整治传统村落及特色民居,保护民间建筑艺术。一是积极申报第五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在县域内进行了普选调查,结合我县实际,加以定性和定量筛选,通过建立县级传统村落名录,筛选后积极申报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目前,第五批8个获住建部公示,我县传统村落累计纳入国家名录的已有19个。截止目前,我县已完成第五批8个传统村落规划编制,评审已通过,住建部已公示;实施精品村(金星、吉峰、卡木、懂坪、团结、龙桥居委会、咱河、科皮、流浪溪、西龙、西歧、泽那)12个,其中吉峰、卡木、懂坪、团结、龙桥居委会、咱河、西龙已完成待竣工验收,最美乡村(西米、那必、咱河等3个)已完成待竣工验收。并已启动2020年吉峰村美丽乡村项目设计。二是我县特色民居改造以“小青瓦面、马头墙、飞檐翘角、小青砖、仿古花格窗”为主要风格,正在实施特色民居报户整治1550栋,已完成1550栋。
4、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助力农村精准脱贫。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楼(便民服务设施、文体活动设施、农业服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设施)、绿化和道路、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截止目前,已竣工验收212个村,已完工待验收14个村,进入装饰及附属工程施工的有20个村。
5、将会议桌“搬进”扶贫村,夯实精准脱贫攻坚基础。2019年,我局(办)在郎溪乡万木村、青坪镇双合村、芙蓉镇新元村多次召开局(办)党组会议专题研究精准脱贫相关事宜。在结对扶贫村扎实开展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走访及“回头看”工作,夯实了精准扶贫软硬件基础,并积极帮扶扶贫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在郎溪乡王木村,硬化了一条“天路”,启动实施了7座人行便桥。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准确
我局在项目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预算不准确,造成追加预算部分金额多,影响整体预算编制的准确率,预算编制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报账不及时,支出进度缓慢,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强化使用监督,要求各项目分管股室及时报账,加快工作进度,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检查监督。严格审核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确保科学、合理、节俭、高效的使用资金。
(二)预算编制过程不够规范
从预算编制过程来看,增加预算部分和上年结余部分缺乏完整的预算编制过程底稿,只是根据业务处室需求直接拨付,没有进行预算分解,编制明细预算,不便于对其进行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和分析评价,相关预算编制过程不够规范。
(一)准确编制预算
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首先是要准确编制预算,紧紧围绕业务活动,以经济有效的投入达成业务管理事项,组织各个业务部门积极参考预算编制,建立完整的预算编制底稿,尽可能的编制完整准确的预算。建议编制应从各个业务处室根据预算年度工作安排的业务活动为起点,根据具体业务活动需要来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明细表,财务人员与各业务处室讨论预算支出的经济性及合理性后,再进行汇总平衡,报单位领导审批后,再报财政部门及人大财经部门审定。
(二)完善预算支出管理
预算支出与会计核算应该建立科学的对应关系,会计核算上尽可能的细化核算,通过精细化核算来反映预算执行成果,并为预算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运用,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并通过全面的预算分析来找出预算执行的偏差,为预算管理提供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