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14年度工作报告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14年度工作报告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对照县委、县政府的对我局及保护区的工作管理目标,结合保护区工作实际,以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局工委认真总结了2014工作,并专题研究谋划了保护区2015年工作,其情况如下:
一、2014年工作报告
2014年在州委、州政府关心支持下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小溪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的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国家武陵山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战略机遇和州委、州政府着力打造“湘西生态文化公园”的契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六大坚持”、“六大建设”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 “富民强县、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区工作方针。重点突出机制改革与创新举措,全面加强保护区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管理与科研水平,着力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极力推动区乡和谐共建。全面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任务,走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了保护区的管护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条件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工作目标。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保护区生态保护机制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保护区内集体林管护制度,落实资源保护承包责任制,巩固保护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首先,实行分级承包管护责制,将保护区按村组分为11个管护承包区、88个责任班块,日常管护以村为主,站所重点是监督与执法。管理局按辖区承包给三个资源管护站,各管护站再分村和班块承包对28名基层站所干部职工,管理局和乡政府与各村签订管护承包合同,各村委会分别将责任班块承包给42名资源巡护管理员和88名村组干部,并签订管护合同;其次,加大对破坏保护区资源环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将局工作重心下移,将局里借用人员全部清退,以充实基层巡护执法力量,并对下属的“五站一所”进行整合,优化了资源管护布局。再者,建立的完善林权共管与共享机制。各村组与所有农户签订管护合同,村里组建10个至30人不等的护林防火打火队,并落实巡护与打火误工费(100元/人·工日)。经县委政府同意,将农林补偿资金与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捆绑使用,并将保护区各村组实有人口平均发放,2014年提高到450元/人既为村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8个,又充实了管护力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融洽了干群关系,实现了社区共管目标。最后,完善管护设施,改善管护条件。完成了保护区基础设施三期项目、能力建设项目和保护区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建成了保护区远程视频监控与森林防火电子预警系统,新建站所职工用房47套,维修基础站所、哨所5处,整修巡护道路72公里,安装和设置资源保护宣教设施126处,向各村防火队配发巡护扑火器具500套,完成界碑界牌52处,
重视法制宣传,把贯彻执行《小溪保护区条例》工作作为我局今年法制宣传工作的重点。每个季度组织局乡班子、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条例》及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一次。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学习周活动,积极参与干部学法普法工作,通过管护体制改革,各基层管护单位布局合理,管护职能配置优化,实现了全年无森林火警、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疫源疫病得到有效防控,无非法占用林地、重大乱砍滥伐案件和破坏资源环境的现象。取得了“资源得到有效管护、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管理得到全面加强”的效果。
(二)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推动项目建设。按照上级领导“高起点、高标准、强保护、重控制”的要求,在州、县主要领导的重视关怀下,今年投入200万元,与西南民大合作,启动了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完成规划初稿。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在建项目高效推进。小溪保护区第三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保护区远程视频监控与森林防火电子预警系统投入使用,建成远程视频监控点9个,人类活动与关键物种监测点6个,设置保护区宣教与预示电子显示屏5处。组织了吉首大学的教授和科研科的相关人员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本底资源调查,从2014年1月份以来,到目前为止,工作仍在进行中,完成大部分的野外工作,通过野外红外线触动式自动相机,获得视频资源1200g,图片资料1000g,相关动植物标本2000多套,争取在明年年初全面完成小溪保护区资源本底清查。
湖南小溪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期项目总投资1030万元,今年全面完成投资1030万元。保护区林业建设项目全面展开,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200万元,科研宣教与能力培训任务完成,完成了移民搬迁工程,搬迁安置库区移民30户,生态移民20户,总投资320万元。筹资65万元完成了地方居民居特色化改造任务,投资243万元完成林业棚户区危旧房建设任务,毛坪特色民居一条街建设初步完成。重视项目储备与申报工作,项目建设成绩斐然。充分利用省州县领导到小溪检查指导工作机会,积极汇报和推介小溪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招商项目,一年来,向各级各部门争取保护工作经费180万元,共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项目5个,其中已纳入省、州项目笼子3个,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其中,毛坪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省发改领导已现场考察并同意投资建设,矿泉水开发招商项目进展顺利。大力推进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完成了26公里小溪景区步道的安全整治与修复工作,年内接待游客6.2万人次,快速拉动了小溪经济增长。积极探索保护区试验区林下经济发展途径,多方筹资重点支持竹坪、毛坪村、杉木与老村发展药材种植、原生蜜蜂的养殖、大棚蔬菜与畜牧养殖业等生态产业项目,仅药材与蜂蜜两项村民年内实现总收入近250万元,人均年增收300元。另外,还落实了小溪电网的营业区划转工作,今年将完成农网改造村两个,明年启动改造小溪等4个村农网改造工作。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以抓铁留痕的作风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深入宣传贯彻和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行党代表党常任工作制度,切实落实局工委与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按要求抓好党员结对帮扶工作与五好支部创建与优秀党员的评选工作。一年来组织并参加党代表联络与调研活动两次,组织或主持党委学习8次,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及场所建设经20万元,组织或主持机关党员活动3次,走访困难党员5人次,出资资助困难党员4名,为党员群众办实事7件次。二是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精心制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为民务实转作风勤廉办事树形象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方案,积极参与并推动活动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禁令”、州委“七条禁令”和县委“六条禁令”,及时按上级要求修订岗位责任制与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机关内务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了“三公”开支,单位及辖区内没有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改进基层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了保护区民生专题调研活动,局班子撰写调研笔记10万余字,完成调研报告两篇。积极推动保护区 “同建同治”活动,筹集同建同治工作经费30万元,局工委集中组织局班子及机关党员干部到开展同建同治工作4次,共清运垃圾12车近50吨,清理污沟8条2.5公里,发放垃圾筒800个,设置公类垃圾箱50个,修建垃圾转运点和处置设施12处。投资50万元解决保护区内双溪、竹坪等村安全引水问题,筹资40万元修建了竹坪村村道4公里,完善了基础设施,优化了发展环境,改善了村民人居条件。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宣教工作,组织全保护区青少年学生开展了“爱家乡、爱小溪”有奖绘画与征文大赛。加大与周边院校和宣传媒体的合作,高标准高要求的摄制了《绿海独秀》保护区形象宣传片和《小溪现象,美丽的困惑》民生调查记实片。积极推进湘西生态文明示范园建设,“绿色小溪、神秘小溪”的形象与品牌得到大幅提升。
我局坚持了每月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领导班子学在前;每周组织一次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加强理论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着重解决宗旨和信念问题。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尤其通过组织重读党章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等重要文献,使大家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除贯彻执行廉洁从政十二条规定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考核之外,按照县纪检委的要求,依据“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权力预警防控模式,基本实了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体覆盖。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领导班子坚持民主决策,公务支出公开,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党风和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年无一起违纪案件发生。同时,除领导班子外,副科级以上干部,分别建立了干事档案,每月有工作计划,下月对上月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上报,每季度开展一次评绩定等,激发了全员“干事”务实的积极性。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较好的完成好县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以整风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从2014年3月开始,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目前已基本结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高度重视、踊跃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响应、热情支持,整个活动进展有序、扎实深入,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看到了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差距,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自己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许多党员、干部受到猛击一掌的警醒,感到以往热衷于装门面出政绩,做一点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知道,心里“小九九”打得多,把自己看重了,把群众看轻了。广大小溪乡人民群众感到领导见得勤了,办事不卡壳了,政策能落地了,能掏心窝子的党员、干部多了。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去年9月25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我局列举了“四风”问题的种种表现。这次活动就以解决问题开局亮相、以正风肃纪先声夺人、以专项整治寻求突破,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从上到下、各个领域都压缩了会议、精简了文件,减少了评比达标、迎来送往活动,全面清理了超标超配公车、超标办公用房、多占住房,普遍压缩了“三公”经费、停建了楼堂馆所,狠刹了公款送月饼、贺卡、节礼和年货等行为,坚决整治了“会所中的歪风”、培训中心的腐败,坚决整治了“裸官”、“走读”、“吃空饷”、“收红包”及购物卡、参加天价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等问题,广泛查处了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高高在上、挥霍浪费、脱离群众现象明显扭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不少党员、干部表示,反“四风”治好了自己的“亚健康”,把自己从不胜其烦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考虑工作、服务群众了。一些同志表示,这次活动教育了干部,也保护和挽救了一批干部。三是恢复和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探索了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查摆问题,深挖问题根源,自我剖析触及了痛处。上下级之间不顾忌身份、不隐瞒观点,提意见开诚布公。领导班子成员脱去“隐身衣”,捅破“窗户纸”,相互批评不留情面。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枪、见筋见骨,点准了穴位,戳到了麻骨,开出了辣味,起到了脸红心跳、出汗排毒、治病救人、加油鼓劲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自己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不少同志说,自己的对照检查材料数易其稿,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对标、一次醒悟。
四是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得到增强。这次活动坚持破立并举,注重建章立制。中央相继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各级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扎紧了制度笼子,强化了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意识显著增强,越界犯规行为减少。不少领导干部说,过去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四风”问题不敢小视了,一人说了就算、一拍脑袋就定、一拍胸脯就办不大行得通了,什么饭都敢吃、什么人都敢交、什么事都敢做受到节制了,头脑中在这几方面的“紧箍咒”自觉勒紧了。五是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次活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导向,改作风改到群众心坎上。一大批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切实解决。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大为减少。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得到初步整顿,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得以增强。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永顺县委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问题,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入基层站所及挂钩村530人次,为挂钩村解决办公经费8.15万元;集体组织学习30天685人次,讲党课2次153人次,组织观看《焦裕禄》等8部影片135人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58篇、读书笔记119篇;发放征求意见表71份,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