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部门职能职责
按照《湘西土家族苏苗族自治州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有关规定,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组织保护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修订和实施; (三)负责野生动植物等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建立资源档案,组织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四)建立完善环境卫生和公共服务设施; (五)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六)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七)对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服务、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行为。 (八)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责。 (九)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事项。
2、机构设置情况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于2003年9月,为保护区的管理机构,是永顺县政府直属的副处级全额事业单位(州政函〔2003〕6号、州编办发〔2003〕16号),内设四科一室(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资源保护科、经管宣教科、科研科)、下辖三站(小溪资源管护站、毛坪资源管护站、十二湾资源管护站)两所(小溪保护区公安派出所和小溪保护区森林派出所)。
3、人员编制情况
2019年末,我单位共有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39名,年末实有在册人员35人。
- 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1、2019年部门整体收入 2019年,本年部门整体收入总计599.354789万元(其中:经费财政拨款424.4354万元,项目财政拨款174.919389万元。) 2、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 本年支出总599.35478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24.4354万元(工资福利支出398.878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5.5567万元);项目支出174.91938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74.919389万元)。
- 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和财政部、省财政厅及县财政有关财务规章的规定,明确了坚持“依法理财、厉行节约、严格审批”的原则,对经费、专项资金的开支使用,明确了相应原则和要求、开支范围、程序、办法及标准、审批权限等。上述规章制度我局认真执行。
- 基本支出1、基本支出系保障我局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在职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2019年基本支出424.4354万元。 工资福利支出398.8787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3.9%。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调增基本工资;二是绩效考核工资标准较上年提高。 商品和服务支出25.5567万元,占基本支出的6.1%,基本持平 。 2、 “三公”经费情况 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合计14.7745万元,比上年15.21647万元减少0.44197万元,减少比例2.9%。其中: 公务接待费支出6.9300万元,与上年7.6335万元减少4.762万元。减少9.22%。减少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7.8445万元,比上年7.58297万元,增加0.26153万元,减少3.45%,主要原因是我局虽然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各项规定,严格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大型维修实行定点单位报价“PK”方式。 (二)专项支出1、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支出系我局为完成保护区管理工作而发生的支出,包括行政工作专项支出和运行维护专项支出。2019年项目支出174.919389万元。
- 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支出174.919389万元,其中︰其他旅游管理与服务支出32.559278万元,用于小溪保护区森林保护工作经费,其他扶贫专项支出列对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13.5万元,用于驻村扶贫工作队生活补贴。生态保护支出列商品和服务支出96.723341万元,用于管理小溪保护区工作经费。保护区林权制度改革经费30.73677万元,用于保护区保护区林权制度改革。其他农林水支出1.4万元,用于发放保护区林农补偿。
- 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分析,2019年度我局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一支笔签字,严格把关,资金使用合理,无虚业支出。
- 部门专项组织实施情况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招投标手续,随时跟踪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由纪工委书记向金仕同志负责进行检查监督工作。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政治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年来,局工委领导班子在局工委副书记、局长朱思理同志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工委班子及其成员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把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同时,认真践行勤政廉政为民宗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州委“六条禁令”、县委“六个严禁”和“五个一律”等纪律要求,以全县脱贫攻坚摘帽为中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 (二)担当履职,全面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局工委领导班子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上下联动,按照“共举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要求,以构建湖南“一湖三山四水”自然体系为抓手,紧紧围绕州委打造“国内外知名湘西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目标,以提高保护区科研水平和保护能力为中心,全力实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与信息化建设战略,更加精准、高效、有力的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
1、全面加强自然保护。一是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深入推进小溪保护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日常考核制度。由我局牵头完成了保护区36.7万亩生态公益到户确权勘界。同时,深入开展森林保护执法行动,立案查处涉林违法案件2起;二是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配合县自然资源局与林业局,完成小溪保护区范围生态红线划定与落界,整个保护区全部纳入禁止开发生态红线区。三是推进生态脱贫工作。严格保护区生态护林员管理工作,按政策指导各村公开选聘贫困人口上岗护林150人,带动150户528人脱贫;同时,为巩固林改成果,增加林农收入,截至2019年底共向林农兑现2018.2019两个年度的生态补偿资金876万元。四是全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小溪保护区单行条例宣传周与六五环境日、爱鸟周等系列宣传活动,推进生态文明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宣教活动。通过保护区各贫困村开展“互助五兴”创建平台指导各村开展“最美护林员”、“最美农家”评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发布保护区管理与生态保护相关宣传报道,普及自然保护知识与生态文明理念。五是超前谋划,做实项目工作。2019年7月18日保护区三期项目经省林业局计财处验收合格,9月底完成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保护区基础设施第四期项目相关申报工作,12月下旬在全省自然保护地信息化建设培训会上,省局通报投资近7000万元的小溪保护区道路硬化项目纳入省发改部门立项的笼子。
2、全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一是以国家林业局2016年“绿剑行动”、国家环境保护部2017年“绿盾行动”和2019年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主动作为、立行立改,按时完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5个突出问题整改任务;二是按照国家林草局贵阳专员办要求对保护区核心区“原蜂园”农家乐开发活动依法按期拆除,恢复原状,近期将上报完成销号。
3、真情帮扶,聚力决胜脱贫攻坚。一是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最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作来抓。切实落实州委“三个一切”聚力攻坚的要求,精锐尽出,选派七名优秀中青年干部驻小溪镇三合、郊溪村脱产扶贫,其中:局工委委员副局长1人,科室站长3人,高学历人才两人;全局除两人因病缺乏帮扶能力的干部外,29名干部精准帮扶小溪镇三合村、郊溪村和灵溪镇毛坪村155户贫困户。二是局工委认真落实每月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的例会制度,并把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和州、县2019年脱贫摘帽实施意见纳入中心学习组备学必修课,认真学习党中央 国务院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组织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庆调研座谈会讲话精神。三是聚焦“三保障”突出问题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开展了三合村、郊溪村两个帮扶村的大筛查、大整改工作,突出产业与就业,全力解决三合村、郊溪村贫困户在住房、教育、医疗和安全饮水方面保障不足问题。先后,组织干部开展了六次集中走访慰问帮扶活动,向特困户送去急需的棉被98床,发放临时救助慰问金11.2万元,解决了345户扶贫户和非贫困人口临时家庭生活困难。同时,全力保障了驻村扶贫队扶贫帮扶工作,确保每个帮扶责任村及驻村工作队年工作经费不少于4万元,累计解决了联系的两个深度扶贫村和一个面上村扶贫工作经费15万元人。在相关部门配合支持下完善了三合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了郊溪村芙蓉镇安置区便民中心、完成了张坝村道水毁整修3.9公里、新建鲁家通村公路0.85公里、新建吴家、雷寨与张坝机耕道6条3.2公里,郊溪村落实产业产奖扶60万元建成了300亩七叶一枝花药材基地、三合村到户奖扶资金115.1万元新增猕猴桃种植面积575.5亩,小溪镇三合村新屋溪大桥建成通车、郊溪村洋塘人行桥建成、战场坪大桥与鲤鱼坪公路桥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通过我局用心用情真帮扶,圆满完成了2019年三个村预脱贫户如期脱贫任务,通过州、县和镇专门抽查监测三合村脱贫质量稳步提升,郊溪村2019年如期整村脱贫退出。
(三)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1、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日常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和干部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按照“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要求,强化党工委书记、机关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同时,督促工委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抓好抓实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立责任传导到位、措施细化到位、检查督促到位的党风廉政工作机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和承诺书,点对点明确工委班子成员、机关科室长与站所长的具体责任,坚持用对待事业的正确态度、履职尽责的谋划水平、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抓实见效的执行力度、督查问责的有效举措,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健全拒腐防变机制,扎紧“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州委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日常落实,持续推进“四风”突出问题专项自查自纠,积极配合省委巡视和州委巡察,并立行立改,坚决肃清不同形式的“四风”隐患和危害。二是按上级要求认真梳理单位及班子成员岗位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三是通过工委中心学习组、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和全局干部职工会宣传向力力、张庆平等违纪违规典型案件,督促党员干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3、认真落实提醒谈心。严格落实约谈提醒制度,将约谈提醒和交心谈心、相互监督捆绑进行,在工委开展交心谈心双向交流活动,加强日常监督,塑造干部职工思想上的忠诚、行动上的干净、执行上的担当,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四)牢记宗旨,夯实机关党组织建设
1、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主题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一是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狠抓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认真组织全局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平常督促抓好党员干部在线学习与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考核,确保党员干部学时达标,测试合格。其中:局工委中心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4次,深入保护区和帮扶单位调研10天,工委班子成员撰写调研报告3篇,组织开展学习专题讨论活动3次。同时,支部还组织党员参加县政府办直属党委组织集中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讲1次,12名党员干部参加县委组织部开展关于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测试一次,且成绩优良。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活动目的要求和党章党规找差距,认真检视问题。局工委班子通过深入保护区走访调查方式与干部群众真诚谈心谈话,确保班子成员之间和班子与分管科室负责人均谈心谈话2次以上,不仅谈工作还要谈人生;同时,通过群众会和干部会的形式集中征求意见5场次,共收集各类意见4类8个,通过工委研究形成了问题清单,并报县委。在县委指导组的指导下,通过充分准备,工委班子如期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诤言相对,会后精诚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效果明显。三是认真抓实问题整改。根据检视找准的问题,班子认真研究剖析,由表及里,深究根源,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形成整改清单报县委指导组。目前,班子的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成员均认真撰写了检视问题剖析材料,17项一项一漏的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刻反思剖析,亮丑揭短找差距,同时形成问题整改清单,认真整改,一一清零。四是巩固教育成果,努力推进主题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局工委在今后工作中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政治建党与理论学习作为锤炼干部的“牛鼻子”,严格中心组学习制度与干部学习教育制度。组织全局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同时,组织开展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工作,认真学好《中共中央关于坚持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文献,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自信”。
2、围绕脱贫攻坚开展“见初心、促脱贫”帮扶活动。局工委重视机关支部建设工作,经向上级组织部门报告,因局工委书记未配备,加之局长负责全县易扶工作,通过选举由局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任支部书记。一年来,在局工委领导下机关支部积极开展“见初心、促脱贫”帮扶活动。多次组织党员深入扶贫村贫困户家中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党员干部帮助贫困户办实事18件,自己出钱解决帮扶户实际困难7次,向扶贫户送慰问物质1.2万元,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扶贫一日捐活动,缴存扶贫捐资8000元。同时,在局工委的支持与驻村扶贫队指导下,扶贫联系村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60多名农村党员前往十八洞学习脱贫经验,深入老苏区瞻仰革命先烈。
-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保护区基础设施落后,保护发展难。一是交通通讯不便,水、电无保障,就业、就学、就医设施少,无法按时实现全面小康和完成整体脱贫攻坚任务;二是保护、科研与宣教设施不完善,管护站、点建设滞后,各保护因子的监测与检测设备、网络不健全,无法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管任务。(二)保护区管理建设资金不足,能力提高难。一是保护区管理机构工作经费不足。特别是政府预算少,与国家政策要求和本保护区的现实需要相差甚远,无法对保护区进行全面的保护管理;二是保护区保护监测与科研经费不足,不能按时更新、维护和配置设备,无法开展正常的、必须的巡护与科研监测活动;三是保护区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待遇差,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和调动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保护区资源开发与科学利用的启动资金不足,无法开展规划调整与生态产业发展开发项目招商工作。(三)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矛盾突出,民生保障难。一是生态补偿单一、标准低,无法满足林农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保护区的土地所有权人和森林林地、林权相关利益人反映强烈。二是易地搬迁与同步搬迁政策差距大,且都没有明确具体措施解决村民“稳得住、不返迁“的既安居又乐业问题,村民 “不敢搬”和同步政策“不愿搬”的问题突出。三是保护区村民的权属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原承包山林田土的管理权、经营权和开发抵押权的诉求日趋强烈,保护区的管理与民俗观念矛盾较多,理顺保护区的物权关系迫在眉睫。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永顺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小溪保护区转移支付投入,解决小溪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之间的矛盾,打赢生态移民搬迁攻坚战,还小溪保护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