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2019年养殖业工作总结

2019年养殖业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31 14:22:31 字体大小: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精心安排部署及时组织召开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省、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落实防控责任,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纳入乡镇人民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印发《永顺县2019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方案》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由上至下交办工作,由下而上落实任务,进一步捆绑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及时召开乡镇班子会、村主干会,形成部门与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工作督查集中免疫期间,县防治办适时开展春、秋动物防疫工作专项督查,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责令期整改到位。强化防控保障根据防控工作需要,拨付防控工作经费80万元,科学开展防控物质的采购、储备与配送,保障全县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全年,共调拨禽流感、生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160万毫升(头份);免疫生猪20.8万头次,禽160羽次,牛8.9万头次,羊11.21万头次,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家畜标识率达100%,防疫档案建档率达100%;完成免疫抗体监测2170头(羽)份,检测结果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采取积极有力措施,扎实开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年无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县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畜牧水产事业健康发展。一是规范产地检疫,全面推行电子化出证,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工作,严把生猪屠宰检疫关,确保肉食品质量安全。全年共检疫生15.15万头、牛2.831万头、羊7.46万只、家禽70.27万羽,产地检疫率达96.57%二是强化养殖投入品管理,按照兽药GSP认证要求强化兽药饲料经营门店抽检管理力度,建立兽药、饲料进出追溯制度,严查饲料经营中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兽用抗菌药、养殖业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没收假冒伪劣饲料及添加剂70多公斤、不合格兽药7批次26包。三是加强养殖监督,全面推行养殖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通过专项培训、签订责任状、不定期抽查等形式,进一步规范生猪规模养殖场生产行为,对其药品、饲料进出以及用药休药情况实施严格监管,并与养殖场(户)签订规模养殖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42四是严格问题查处,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从屠宰、批发、零售等环节着手,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调运及生产经营行为,严防病、死畜禽肉流入市场。严格落实同步检测责任,全面实施生猪产地检疫,严格开展瘦肉精等违法添加剂同步抽检。全年,查处违规调运案件11起,对8起违规调运的168头生猪、1680斤猪肉实施无害化处理;开展私屠滥宰执法行动90多次,取缔3个私屠滥宰窝点开展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2362头份,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2头,关闭生猪交易所4家。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一是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对乡镇目标考核内容,印发了《永顺县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单位及职责,确保全县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扎实开展。二是强化污染治理,按照早发现、堵源头、细排查、严整改的要求,我单位联合环保、农业等单位及相关乡镇,采取不定期巡查和重点巡查的方式,对相关养殖场进行巡查监管,对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畜禽养殖场,依法给予严厉处理。三是大力推行三改两分再利用粪污治理模式,强化技术指导,因地施策,精准指导和推进全县养殖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建设,全面推进整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年,全县完成粪污处理设施省级改造养殖场(户)27家,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0%,各项指标均超过省定标准。

渔业资源养护扎实开展渔业资源养护工作,有效修复水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扎实开展天然水域养殖退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天然水域养殖退养工作,成立县主要领导负总责、县四大家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解决退养工作费用,发布退养公告,印发退养工作方案,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县、乡多次召开退养工作安排部署会议,落实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各相关责任单位积极协助相关乡镇,采取积极有力措施,督促养殖户自行开展网箱拦网等水上养殖生产经营设施拆除工作。2019年底,我县猛洞河及酉水河流域内的1984网箱全部拆除到位。二是规范渔业捕捞秩序。及时发布关于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捕捞行为的通告,畜牧、公安、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以及相关乡镇组成联合执法组,扎实开展渔业捕捞秩序整治,对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予以严厉打击,进一步规范渔业捕捞行为。全年查处非法电鱼案件11起,取缔非法抬网12个。三是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先后在凤滩库区芙蓉镇段、石堤镇马拉河水库等河域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四大家鱼等优质鱼苗500多万尾。

特色养殖产业建设紧紧围绕养殖业生产发展脱贫工程、科技惠农脱贫工程等,组成科技专家组,广泛调研,因地制宜,积极整合相关资金,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湘西黑猪养殖、能繁母牛保险等项目建设,开展养殖科技推广服务,帮助贫困户养殖户增产增收,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在全县19个乡镇82个贫困村实施湘西黑猪产业扶贫项目,发放湘西黑猪养殖奖补资金473.46万元,带动3339户贫困户养殖湘西黑猪7284头,每头养殖收益达3000余元;在2个乡镇6个村发展家禽养殖,发放奖补资金8.464万元,扶持155户贫困户养殖家禽8464羽;发展稻田养鱼1万余亩,建设稻田养鱼示范基点15个共1200余亩,每亩养鱼收益达1200多元;实施能繁母牛保险项目建设,为全县195个村873户养殖户的4200头能繁母牛购买养殖保险,补贴保险费用79.8万元,有效减轻养殖户负担;开展实用养殖技术培训4期,参训人员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册,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000余次,解决养殖难题3000多个,帮助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建设牛冷配点5个,全年完成牛冷配2500胎次,有效改善肉牛品质,提高养殖效益。

精准扶贫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摘帽总体工作目标,严格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以互助五兴”“五树五建为载体,强化村组织建设,加大扶贫队伍管理,落实落细到户帮扶措施,加强惠农政策宣传,严格项目建设,组织干部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金秋助农等活动,完善扶贫资料,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效,全面推进帮扶村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截至2019年底,共有3721531人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两岔乡两岔村、若作村、冗迪村等三个结对帮扶村全部摘帽。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