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关于2017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来源:湘西自治州永顺县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05-10 11:10:41 字体大小:

永顺县畜牧水产局

201848日)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由永顺县畜牧水产局组织实施。永顺县畜牧水产局是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人事股、计财股和法制股等4个机构,下设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畜牧水产站、渔政管理站、畜禽良种繁殖场和牧工商服务站等7个事业机构。编制77名,实有工作人员74人,其中本科以上(含本科)文化有12人、大专文化有35人、大专以下文化有28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有关畜牧水产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拟定全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战略,组织畜牧水产业科技项目攻关,协调科研成果鉴定、开发和利用;推广畜牧水产实用技术,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应用和实践指导;组织贯彻实施行业法律法规,并按法律法规负责执法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检测、疫病监测、实验室检测诊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

 

(二)项目基本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精神,县本级安排财政预算内资金80万元。主要用于动物春秋季集中免疫、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抗体免疫监测、H7N9禽流感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支出,具体包括购置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消毒药品、防疫应急物质以及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会议、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瘦肉精检测等。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通过落实免疫、堵疫、消毒、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全县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流行事件,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情况。永顺县畜牧水产局共收到2017年度春秋季动物防疫专项资金80万元,其中县本级专项资金80万元。均通过财政集中支付管理局直接支付,资金到位率为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该项目为经常性项目支出。2017年度实际使用春秋季动物防疫专项资金80万元。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  58.1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16.7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5.2万元。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为确保项目预算资金使用规范化,我局严格按照《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农财发〔2011151号)和《〈湖南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加强春秋季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年初,县政府及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纳入县委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和县政府重点目标管理范围。建立健全了县有防控指挥部、乡有领导小组、村有防疫员的三级动物防控网络,实行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第二负责人,乡镇站防疫员为直接责任人,做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防控责任制。

(二)加强物质贮备,强化经费保障。建立强制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对确因疫苗注射造成的动物发病或死亡的,由县、乡镇财政予以解决养殖户的经济补偿。立足抗大疫、防大疫的思路,常年储备各类疫苗30万头份、消毒药品50件,防护服280套、防护口罩500个、防护手套500套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质,确保了重大动物疫情能及时有效处置。

(三)落实防控举措,构建防疫屏障。严格按照五不漏(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和四包干领导包片、干部包乡、村干包组、防疫员包户)的要求,认真落实了各项防疫技术措施,实施强制免疫、消毒。坚持猪口蹄疫等强制免疫病种常年免疫与每月补针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整村推进。进一步规范了防疫记录记载和归档工作,做好了防控物资进出库登记和免疫档案,强化了对农户圈舍、养殖场、活畜市场、屠宰加工、肉品仓贮及鲜销市场等重点场所,以及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出入境车辆的消毒灭源工作。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流行,防控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加强监督检查,提升整体防疫水平。在开展动物集中免疫工作期间,县、乡、村三级均对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督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组织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人员采取明查暗访、现场查看、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2次工作督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不定期地抽查各乡镇的工作进展情况,严格落实养殖户申报检疫和经营者收购前报检制度,强化产地、运输、屠宰等环节的检疫,依法规范引种行为,从源头上杜绝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强化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防疫监控,指导、督促模养殖场做好防疫工作,有效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开展抽血检测免疫抗体合格率,科学评定防疫工作效果,不断完善动物免疫绩效评价机制。

(五)加强基础建设,着力完善防控体系。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乡村动物防疫员开展防疫技能操作培训2次,先后专门组织开展官方兽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应急培训和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操作培训各1次。县、乡、村均落实了专人负责动物疫情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对县内出现的动物群发病及成批死亡病例及时监测、摸排,对不明死亡畜禽及可疑病畜禽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免疫密度方面。2017年,全县共免疫生猪63.38万头次,禽264.15万羽次,牛7.21万头次,羊26.12万头次,家畜标识率为100%,防疫档案建档率100%,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在春秋集中免疫期间免疫密度达100%,常年免疫密度稳定在92%以上,免疫密度均达到国家规定的90%以上标准。

(二)产地检疫工作方面。全县共检疫生猪23.6万头、牛1.81万头、羊8.81万只、家禽125万羽,检疫申报率为94%,产地检疫率为95.21%,有效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免疫抗体评估方面。2016年,全县共监测样品7180头(羽)份,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2050份、口蹄疫2920份、猪瘟660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660份、鸡新城疫890份。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87%91%93%86%,均超过省定70%的标准。同时,开展病原学检测995份,其中禽流感850份,口蹄疫30份,布氏杆菌病115份,监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总体来看,全年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无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严格按照绩效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工作措施,把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与项目工作实施做到有机结合,严格考核,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优质高效的完成。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理论培训和学习,增强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财政支出专项资金方面做到了专人、专账、专户管理和严格报账制度。但是现在动物防疫专项经费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补助资金已不能满足现阶段防疫工作的需要。当前动物疫病种类繁多,贩运频繁,发病率较高。同时,畜禽免疫涉及千家万户,防疫任务重,工作条件苦,建议各级财政相应地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