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健康扶贫作战组 近四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汇报

永顺县健康扶贫作战组 近四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汇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14 11:26:23 字体大小:
 永顺县健康扶贫作战组

近四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汇报

永顺县卫生健康局

 

 

一、基本情况

永顺县位于湘西州北部,国土面积381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03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6万人,常住人口44.9万人。全县有公立医疗机构53所,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8所,乡镇卫生院(分院)45所;有在编人员120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048人,有合格村卫生室(医疗点)329所。

二、健康扶贫工作总体成效

2014年,我县贫困人口的参合缴费、住院报销比例、大病救助政策等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和一般人群没有差别,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90元,全部由个人承担。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85%;在县级医院住院起付线500元,补偿比例70%;州级医院住院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65%;省级起付线1500元,补偿比例55%。大病住院报销封顶线15万元。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比较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2016年以来,健康扶贫作战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关于健康扶贫的决策部署,以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为突破口,以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加大投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2019年,我县已基本做到“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 2019年全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46.4127万人,参保率达95.2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145088人,参保率100%,大病保险、特惠保参保率100%,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3191.93万元。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免起付线,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减半,个人自付部分医院减免10%,大病报销封顶线提高到30万元。特殊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分三类实行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全县各医疗机构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整合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补充救助、医院减免、医疗帮扶兜底等六重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县域外报销比例达80%,进一步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大病集中救治累计2684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面、随访率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100%,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型精神障碍“四类慢病”签约7625人,全部实施精准管理和服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为我县顺利脱贫摘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2016年至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工作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先后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健、人社、财政、民政、残联、扶贫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救助帮扶工程领导小组和健康扶贫作战组,切实加强对健康扶贫工作的领导、指导、督查和考核,建立和健全了部门协作机制,成立了健康扶贫办公室和医疗救助帮扶基金专户,在政务中心三楼设办事窗口2个。2017年我县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各乡镇、各县直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实行月小结、季检查、年考核,不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每年调度健康扶贫工作4次以上。按照州县要求制定了月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进一步加大了日常监管和工作调度

2.推进政策落实。2016年,我县先后印发了《永顺县医疗救助帮扶工程实施方案》《永顺县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永顺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永顺县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施方案》《永顺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永顺县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压实责任,为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2018我县又印发了《永顺县“扶贫特惠保”贫困家庭综合保障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修订了《永顺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永顺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的政策保障。2019年先后印发了《永顺县健康扶贫脱贫摘帽工作实施方案》《永顺县健康扶贫信息管理办法》《永顺县卫计系统2019年健康扶贫重点工作方案》《永顺县2019年度健康扶贫考核方案》《永顺县卫生健康局关于进一步压实健康扶贫工作责任的通知》等文件,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3.核实核准数据。2016年以来,健康扶贫作战组在县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据基础上,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录入、核实 ,录入率100%,精准识别率100%。因病致贫返贫“三个一批”分类率达99.95%。我县完成了数据调查4万人以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2019年,按照县脱贫指挥中心的要求,健康扶贫作战组印发了《永顺县基本医疗有保障对标核查工作方案》(永健扶办发〔2019〕3号)文件,分5个小组全面开展对标核查,计划8月底前全面完成健康扶贫问题“以户清零”“以村清零”“以事清零”3个清零,确保健康扶贫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4.加大投入保障。2016年至2019年财政投入逐年递增,2016年医疗救助资金2500万元,2017年医疗救助资金3500万元,2018年医疗救助资金6000万元,目前,2019年医疗救助资金已投入500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

5.强化宣传引导。全县各医疗机构制作宣传栏300多期,横幅标语100余条。印制了《永顺县医疗救助帮扶政策解读》宣传彩色折页13万份,其中分配到23个乡镇共10万份,分配到各医疗卫生机构3万份。印制家庭医生签约手册10万余册,通过结对帮扶、签约服务上门入户发放到每个贫困户手中,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在广播电视台滚动播放医疗救助帮扶、先诊疗后付费核心政策,并在湖南日报、大众卫生报、团结报、湘西网、永顺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发表健康扶贫信息10余篇,利用和美永顺、永顺卫计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了健康扶贫政策,不断让健康扶贫核心政策深入人心。

(二)主要工作成效

2016年,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基本医疗有保障”措施,全面启动实施。一是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9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100%。二是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县大病保险参保率100%,其中建档立卡户参保率100%,统筹基金1046万元。低保人群大病保险起付线减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可报销额度达80%。三是加大医疗救助帮扶帮扶力度。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我县乡镇卫生院住院免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到90%;在县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减半,报销比例提高10%,大病报销起付线减半。2016年全年总住院90875人次,补偿基金19256.19万元。其中低保对象住院8988人次, 补偿资金2477 万元;建档立卡户住院22110人次,补偿资金5166.74万元;残联救助各类残疾人 11715人,救助金额744.16万元;民政实施医疗救助帮扶2020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611.81万元。贫困人口住院实际费用补偿达到83.5%。四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润雅乡卫生院、万民乡卫生院、抚志分院按要求完成了项目主体建设,并进行内外装修,盐井乡卫生院按要求完成了主体建设任务,共完成建设面积1700余平方米;首车镇中坝村、毛坝团结村等12村卫生室按要求全部完成了项目建设,完成建设面积600平方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对口支援塔卧镇中心卫生院、小溪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县级医院共选派59名医务人员到23个建制乡镇开展半年以上帮扶工作。

2017年,健康扶贫扎实推进。一是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县城乡居民参保459344人,参保率95.62%。其中建档立卡户149421人,参保率100%,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全额补贴,共计2578.8万元。二是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2017年8月1日,我县印发了《永顺县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启动大会,县域内医疗机构全部启动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贫困人口在定点医院住院时不需交付押金,出院时只需结清自付部分,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住院垫资的压力。三是建立“一站式”结算服务,基本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保障“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5月8日,我县在政务中心设置医疗救助帮扶结算窗口2个,主要负责县外就医病人的医疗费用救助报销。8月1日,全县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共设置“一站式”结算窗口56个。12月1日,在州人民医院、州中医院设置“一站式”结算窗口2个。2017年全县共住院 122343人次51898.35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30369.88万元。其中贫困人口住院44513人次18888.57万元,贫困人口住院医疗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80%以上,12月6日后出院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四是实施大病县域内首诊制度。按照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我县印发了《永顺县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城乡居民选择在县域内就医,确保80%的医保基金在县域内使用。乡镇和县级、县级和州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形成急重症病人在州、县级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乡镇卫生院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确保辖区常住居民县域内首诊比例达85%以上。五是实施大病集中救治。我县制定出台了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方案,制定了诊疗方案和收费标准,明确贫困人口4类9种疾病在州、县市两级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其中县人民医院为消化道肿瘤及终末期肾病定点救治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为儿童心脏病及先天性白血病定点救治医院。2017年全县4类9种疾病救治覆盖人数250人,已救治249人,救治率99.6%。六是开展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149421人,签约率100%;慢性病、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7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全覆盖。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管理率均超过70%。七是实施重病兜底保障政策。2017年我县设立医疗救助帮扶资金专户,县财政整合医疗救助兜底资金3300万元,做到了专款专用。医疗救助帮扶符合条件的患者18212人,发放医疗救助帮扶资金3197.29万元。八是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2017年我县实施了塔卧镇、小溪镇、万坪镇、颗砂乡、三家田等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按照“先中心卫生院后一般卫生院”的原则,芙蓉镇、石堤镇、塔卧镇中心卫生院的配置的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便携式B超等医疗设备,不断提升了诊疗水平。

2018年,健康扶贫成效不断夯实。一是做到“应保尽保”。全县城乡居民参保率为95.2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145096人,参保率100%,参保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全额补贴;大病保险参保率100%,特惠保参保率100%。我县医保信息系统和国扶信息系统数据实现了实时比对,信息录入准确率100%。二是巩固“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成效。逐步整合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补充救助、医院减免、医疗帮扶兜底等六重保障政策,在县医保局设立了基金专户。各医疗机构共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59个,进一步简化了就医程序,为贫困人口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三是提高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2018年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45503人次,总费用19981万元,基本医疗补偿12294万元,大病保险780万元,扶贫特惠保175万元,民政救助186万元,医院减免102万元,自付部分医院减免64万元,医疗救助政府兜底3662万元。其中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35211人次7339万元,实际报销6596万元,报销比例达89.87%。按照脱贫攻坚指挥部11月4 会议纪要精神,对报销比例未达到85%的贫困住院患者进行追补,共追补7890人次77.8万元。四是认真落实大病救治政策。2018年,全县集中救治4类9种大疾患者1954人次,按照“一减免”政策要求,县人民医院共减免120.44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五是扎实开展慢性病签约服务。我县在稳定签约数量、提质增效和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引进中国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实施手机APP签约服务。全县 45个乡镇卫生院共组建家庭签约服务团队268个,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为重点,实行“划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对行政村签约服务100%覆盖,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落实一人。截止2018年12月,全县家庭医生签约296554人,其中常住人口签约率66.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100%。六是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方便群众就近就医。2018年健康扶贫信息系统县域内就诊率90.09%,其中县域内大病集中救治率88.88%七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PPP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县中医院业务楼项目主体完成,塔卧镇、万坪镇、颗砂乡、三家田等乡镇卫生院项目主体完成,并竣工投入使用,完成了15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

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加油冲刺一是提高保障水平。2019年全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46.4127万人,参保率达95.25%。贫困人口参保145088人,参保率100%,大病保险、特惠保参保率100%。贫困人口参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3191.93万元。医保系统和国扶系统实时数据匹配,信息录入准确率100%。二是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卫生健康与民政、扶贫办、人社、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大病集中救治扩大到29种。上半年,全县大病集中救治480人次,县域内救治(包含规范转诊)428人次,县域内大病集中救治率(含规范转诊)达89.15%。三是推进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全县乡镇卫生院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07个,并在乡镇、村进行公示,累计签约145088人,签约率100%。从3月份开始,我县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四类”慢病进行全面摸底,“四类”慢病签约7625人,并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规范管理。四是继续巩固“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成果。全县59家定点医疗机构均公示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流程图,与住院病人签订了“先诊疗后付费”协议书,“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执行率100%。按照“七统一”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一站式”结算服务。截止6月20日,定点结算医院出院20589人次,实施“一站式”结算20589人次。五是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情况。截止6月20日,全县“四类人员”报销27391人次,总费用15852.56万元,基本医疗报销9110.27万元,大病保险报销703.18万元,特惠保报销155.9万元,民政救助349.34万元,医院减免204.44万元,医疗救助帮扶报销2555.24万元,总报销金额13078.3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22431人次,总费用10330.15万元,报销费用8540.12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报销16820人次 3405.84万元,实际报销2958.02万元,报销比例达86.85%。六是扎实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对全县303个行政村卫生室进行了自查清理,目前还有“空白村”卫生室34个。其中12个属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经请示省、州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可以不作修建,剩余22个有4个已经在新修的村级服务平台作了安排,另外 18个村卫生室建设列入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力争9月底完工。我局印发了《关于派驻医务人员到空白村卫生室开展巡回服务的通知》(永卫健函〔20193号)文件,对48个空白村派驻有资质的医生进行巡回医疗服务,并公示巡回医务人员的联系方式、急救电话和巡回服务时间,保证每周到村工作2天以上,有效地解决了空白村无专职村医生问题。

三、工作典型

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我县卫生健康系统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为全县健康扶贫工作的推动和落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8年县电视台对县卫生健康局符四新、县中医院周凡等2名同志在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树立了先进典型2017年、2018年县电视台分别对我县健康扶贫在路上录制了专题片1次。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