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2016年度永顺县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2016年度永顺县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21 09:05:43 字体大小:

2016年度永顺县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永顺县卫计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省、州、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为抓手,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强化管理和服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全县卫计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永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成立于2015年10月,由原县卫生局和原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合并组建而成,内设机关股室15个,共有在职人员67人,其中在编24人,借调43人。所辖医疗卫生机构77个,其中县直卫生计生单位9个,乡镇公共卫生管理所(办)23个,乡镇卫生院30所,分院15所。全县核定编制床位数1224张,实际开放床位数1893张,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上;核定人员编制数1633名,其中参公事业编制数29名,全额事业编制254名,差额事业编制1350名。实有在职人员1809人,其中在编人员1141人,聘用人员668人。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新农合保障水平稳步推进。2016年,全县共有435722人参合,参合率为97.43%,超额完成州定任务。截止11月底,全县共有109548人次享受了新农合补偿,补偿金额为17199.38万元,其中住院补偿82549人次,补偿金额为16933.57万元;门诊补偿5015人次,补偿金额为120.14万元;基金使用率73.1%,受益面25.14%。今年9月,因机构体制改革,永顺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成立,新农合归属人社部门管辖。

  (二)医政工作逐步加强。一是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与各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捆绑了责任,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二是以“质量、安全、服务、费用”为核心,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建设人民满意乡镇卫生院”和“医疗质量讲评”活动,各医疗机构举办各类业务讲座60余次,选派人员进修80多人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余项。2016年全县住院和门诊人次逐年递增,县人民医院业务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三是积极开展医疗纠纷处置,共收到医疗投诉22件,处理22件,投诉处理率100 %;处理医疗纠纷10起,医疗赔偿为907500 万元,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去年有所下降。三是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了基本药物的监督和管理,与5家药品配送企业签订了药品购销合同,低价药品实行挂网采购,全年销售药品约11500万元,基药补差1306.5万元。四是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杜绝抗生素滥用,县直两院“药占比”控制在45%以内。五是认真落实老年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目前共有817名老年村医享受生活困难补助,今年新增43名。六是超额完成州定无偿献血任务,全年应急采血1620 人,采血量为 490800 毫升。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2016年,我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45元,补助资金为1961.326万元。截止12月底,全县新建居民健康档案48038份,累计建立健康档案418879份,建档率95.73%;健康教育共发放宣传资料109498份,播放影像资料585小时,更新宣传栏内容237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活动210次共22550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65期共16178人次。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2279例,报告发病率530/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2%;乙类传染病发生9种817例,发病率190/10万;丙类传染病发生7种1462例,发病率为340/10万,全年无甲类传染病和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和流行。共登记65岁及以上老年人 47349人,其中接受健康管理的16065人,规范管理8554人。新发高血压患者650人,累计在管高血压患者24919人,其中规范管理1313人。新发糖尿病患者106人,累计在管糖尿病患者5809人,其中规范管理199人;共有结核病患者208人,其中规范管理206人;全县新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293人,累计登记在册2054 人,在管1935人,规范管理的有 1920人。顺利完成了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救治救助重性精神病人242人。

  (四)疾病预防控制成绩显著。一是加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网络直报,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制定了手足口病监测与防控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流调、采样、消毒。截止11月底,我县共有手足口病1179例,与去年同期下降2.12%,无死亡病例发生。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等其它肠道传染病防控较好,无相关疾病暴发疫情病例。全县共建立发热门诊32个,重点对麻疹、流感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不明原因发热等疫情进行防控;设肠道门诊11个,做好了腹泻病人的就诊登记,做到逢泻必检,在检测的143例中,未发现霍乱弧菌。全年共收到预警信号186条,判断和排除186条。二是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明显。充分利用电视、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五苗”及“八苗”覆盖率和接种率,消除免疫空隙。截止10月底,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均完成了10次冷链运转,其中“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平均在99.6%以上。全县30个乡镇42个预防接种点均已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并按系统要求完成相关数据录入上传。三是抓好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共开展疫苗监测930次,1—10月共报告AFP病例0例;麻疹疑似病例10例,实验室确诊4例,疑似麻疹病例及时网报率均为100%。四是积极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和关怀救治工作。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24例,与去年同期比下降7.69%。报告死亡病例3例,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5%。HIV抗体初筛共25871人次,初筛阳性17例,确认阳性10例。共接诊可疑结核患者966例,查痰932例,确诊登记肺结核患者271例。五是加强卫生监测工作,重点对全县城乡水厂进行了常规检测和汛期连续动态监测,对部分农村供水水样不合格单位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共完成公场从业人员体检1754人,餐饮具监测140份样。六是麻风病防控到位。全年上报麻风病可疑线索436例,实际排查436例,经临床和细菌学检查,其中4例确诊为麻风病人。认真落实麻风病联合化疗、监测判愈、畸残预防工作,完成了473例麻风病治愈存活病人的随访工作,其中死亡43例,年底治愈存活病人418人,现症病人16人。

  (五)妇幼健康管理比较规范。一是认真开展妇幼宣传工作。在乡镇免费开展健康义诊、政策咨询等4次,发放出生缺陷防治宣传资料18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500余人次,健康议诊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1万多元。二是积极为群众提供服务保障措施,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县财政每年解决孕前优生提标扩面和工作经费13.2万元。自2016年9月1日起,全县实行了免费产前筛查。三是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进展顺利。2016年全县“两癌”普查任务数8260人,实际检查8264人。查出乳腺癌3人,均已手术治疗,宫颈癌6人,其中手术治疗4人,2人正在化疗。四是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顺利。目前已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36对,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2.54%,早孕随访率达98.73%,妊娠结局随访率达91.24%;完成产前筛查4599人,筛查率为80.34%。全年全县活产数5777,产妇数5728,系统管理5110,管理率88.45%;产后访视5295,访视率91.66%;住院分娩数5759,住院分娩率99.69%;高危产妇2675人,高危产妇筛查率46.30%;高危产妇管理2652人,管理率99.14%;高危产妇住院分娩2672,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99.89%;全年孕产妇死亡3人,死亡率51.93/10万。叶酸服用6305人,服用率91.1%。新生儿疾病筛查4209人,筛查率为90.00%;新生儿听力筛查3776人,筛查率为80.70%;全年补漏出生62人,死亡补漏4人,出生缺陷补漏1人。五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到位。全年住院分娩补助4129人,补助资金124.79万元。六是儿童保健项目落实较好。全县0-6岁儿童42350人,健康管理36569人,健康管理率86.35%,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率分别为7.44‰、5.89‰。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规范,保证了营养包发放人群的安全服用,今年1—10月服用33788人次,服用率达88.01%。

  (六)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得到加强。一是严格许可审批程序,规范证件发放。全年共受理各类卫生计生行政许可事项490件(次),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2户,核证6户,新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件,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27件,变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2件,《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1个,变更《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3个,《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40个,督促办理健康证明77人次。二是加强学校和公共场所的监督。对全县68所学校生活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书面下达限期整改意见51份;共检查各类公共场所111户,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95.5%,督促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体检培训707人。三是依法行政执法。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5人次,执法车辆11台次,检查医疗机构58家,取缔无证诊所8家,取缔流动牙医摊点3处,没收药品、医疗器械和违法所得2万元,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起,结案6起,罚款人民币2.31万元。撤销永顺县疾控中心和永顺友好医院在县广播电视台播放的医疗广告2条,摘除户外医疗广告牌3块,销毁自印宣传册子120余份、扇子50余把。四是加强计划生育监督。全年开展“两非”专项行动2次,查办“两非”案件1起。应征收社会抚养费1949.86万元,已上解746.38万元,征收到位率为38.28%。

  (七)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全年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中医“三基培训”10次510人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次140多人次。2016年,全县共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77人,约占医师总数的20%。二是加强县级中医院龙头建设。县中医院临床科室、特色专科建设初具规模,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实施较好,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和中成药使用率有所上升,“治未病”服务让群众满意,县中医院二甲复审顺利验收。三是认真落实民族医药政策。根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和《湘西自治州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土家医药苗医药人员从业资格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县参加考核人员58人,考核合格率为87.9%,在全州名列前茅。

  (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通过提高报销比例、改革支付方式,医保参保率逐步提高。二是大力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目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全县45个乡镇卫生院(分院)以及村卫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加快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扎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县直4家卫生计生单位合并组建为2个,全县23个乡镇公卫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了资源整合,逐步优化人才队伍,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四是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方便群众就医。五是加强项目规划和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深入推进,今年完成了4家乡镇卫生院和12个村卫生室项目建设,持续改善了住医环境。

  (九)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一是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三不变”原则,与县、乡(镇)、村逐级签订了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实施考核和奖惩办法,实时通、全员系统、出生证管理系统运行较好。2016年,我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局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和动员。截止9月底,全县总人口为558415人,人口出生率为11.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3‰。全县已婚育龄妇女101509人,有74403人落实了避孕节育措施,其中结扎手术39742人,上环27605人,使用药具7056人。全县上报人口出生6657人(男婴3533人,女婴3124人),性别比为113.09,其中符合政策出生5855人,多孩出生891人。二是加强对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的管理。目前,我县共有流入人口2792人,今年新录入496人。全面开展流动人口清理1次,向流入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免费提供技术服务639人次。三是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落实到位。2016年全县正常享受国家奖扶2758人,拟发放奖励扶助金306.138万元;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扶总人数155人,拟发放奖励扶助金137.39万;全县农村计划手术并发症总人数79人,拟发放奖励扶助金52.46万;全县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854人,累计发放奖励金额221.51万元。

  (十)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按照省、州、县“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完成了《永顺县“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永顺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对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区域结构、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等进行合理布局。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溪州新城医院(医养健康中心)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完成了选址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通过县财政办理PPP融资建设模式,已成功进入省财政PPP平台;永顺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和永顺县中医院建设项目按期开工;完成了润雅、万民、抚志、盐井4所乡镇卫生院和首车镇中坝村、泽家镇拔古村等12个村卫生室建设,共完成建设面积2300平方米,完成中央投资360万元;向省、州发改、卫计部门争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5个,争取中央建设专项目资金1055万元,比去年增加490万元;完成了永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申报专项建设资金800万元;初步完成了县人民医院芙蓉分院和塔卧分院的申报工作。三是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11月9日县长办公会同意财政投资8000万元,按照“先中心卫生院、后一般卫生院”的原则,配置“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三大件。目前芙蓉中心卫生院、松柏乡卫生院等按照政府采购程序,依法依规采购了彩超、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并投入使用。

  (十一)卫计人才队伍稳定发展。2016年,卫计系统共核定人员编制数1675个,全县共有在岗人员1809人,其中在编人员1141人,临时聘请人员668人。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253人,其中执业医师267人,执业助理医师97人,执业护士580人。按照县卫计局“三定”方案,配齐、配强了股室负责人12人,对29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进行了职务调整。开展乡镇卫生院院长短期培训2次,按程序公开招聘医疗卫生技术人才99人,与1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签订就业协议,进一步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人员编制动态管理,及时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确保卫计人才队伍健康发展。对新组建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及时核定人员编制数、领导职数和工作职责,一把手配备到位。认真落实对口支援帮扶工程,先后选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的54名帮扶队员到塔卧、小溪等乡镇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个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1、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2016年我局根据《中共永顺县委关于县直单位党组织设置及管理的意见》,成立了直属机关党委。目前所辖党总支2个,党支部14个,共有党员321人。在系统内深入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课题10多个,党员的党性、党纪得到加强;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了清理排查,规范了党费收缴,扎实开展了党建活动。2个党总支和13个党支部按期进行换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今年我局的党建工作在全县排在先进行列。

  2、精准脱贫扎实推进。按照全县精准脱贫工作部署,我局及所辖二级机构共结对帮扶14个村,确认建档立卡户1984户6746人。各驻村扶贫组常年驻村,帮扶责任人上门入户在6次以上,认真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在全县实行了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免起付线、报销比例达90%,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减半、报销比例提高10%,以及大病报销起付线减半的优惠政策,落实了医疗救助帮扶措施。截止年底,低保对象住院 11567人次,补偿2935.25万元,建档立卡对象住院6273人次,补偿1537.52万元。通过政府引导、对口扶持、大户带动、农民自愿和成立合作社等,规模开发种植和养殖,成效显著,年人均收入增长500元以上。2016年预脱贫380户1289人,共发放扶贫资金128.90万元。

  3、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进一步落实。年初,按照全县反腐败会议精神多次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所辖56个卫生计生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按照领导班子“六个一”联系工程,加强对各卫生计生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跟踪和指导。坚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权力运行与监督,制定了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99项,规范行政许可事项22项,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660多次,办结率达100%。加强了干部作风督查,每季度对所辖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明查暗访1次以上,全年配合县纪委、县监察局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6起,处理17人,卫计系统的党风、政风和行风有所好转。2016年我局获省、州、县表彰奖励共10多个。

  4、安全生产落实有力。我局在系统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台账,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麻精药品清理、学校周边食品、夏季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45人次,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和饮食餐馆116家次,排查隐患35处,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禁毒工作持续推进。坚持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禁毒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在系统内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和无毒单位创建工作,网格化信息采集工作全部完成。每季度开展1次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坚持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全年收到信访投诉20多起,其中化解17起。组织开展了“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加强精神、麻醉和易制毒化学药品的监管,积极关注中国禁毒微信平台,组织干部职工参与了禁毒宣传和投票活动,制定了民调奖励措施,综治民调取得新成效。

  6、爱国卫生进一步加强。以“全民参与爱国卫生,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主题,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参与环境脏乱差治理,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爱卫实施,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鼠疫、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加强,不断巩固了爱卫工作成果。大力开展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各卫生计生单位环境和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认真落实中央补助农村改厕项目,今年在老司城全面推进无害化户厕改造工作,全年投资35万元,新建户厕34户。

  7、办公室和财务管理逐步规范。认真搞好综合协调和上传下达,督促政府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按照制度建设要求,研究制定了《机关内务管理暂行办法》,结合部门实际制定各项管理制度40多项,并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财务审批程序,严肃财经纪律,逐步规范了各类公务活动。在系统内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和财务内部控制检查1次,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2016年我局财务总支出有所下降,三公经费同去年基本上持平。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机构职能还不够健全。机构体制改革后,县卫计局机关股室职责已明确,但与省、州卫计委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不完全吻合,部分工作存在交叉现象。县卫生监督所和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局、县妇保院和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整合后,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职能还没完全融合,还需进一步理顺。

  (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制约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训、培养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县卫计局机关编制数过少,业务股室人员配备不足,主管职能作用发挥不强;县直两院学科带头人和临床医学人才青黄不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流动较快,人才比较匮乏;乡镇计生专干配备不足,业务指导较少;乡镇、村卫计人员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严重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三)医改工作推进缓慢。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研究部署的较少,安排落实的少,与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少,整体推进效果欠佳。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补偿不及时,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制度还未落实,基药补差标准一直未上调,县直两院负债还未得到化解等。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缓慢。公共卫生服务涉及面广、线长、人多,而各乡镇公卫人员配备有限,工作进度缓慢。再加上地方配套资金拨付不及时,有些工作难于落实到位。

  (五)项目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村卫生室建设比较滞后,部分空白村一直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影响了群众就医。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乏力。溪州新城医院(医养健康中心)建设项目、县卫计公共服务中心项目仅完成选址和设计方案,资金筹措不到位,实施困难大。县中医院业务综合楼二期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进展缓慢。三是乡镇卫生院“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三大件配置虽在县长办公会上通过,但财政配套资金还没到位,目前乡镇卫生院购买医疗设备完全要靠自己筹资。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但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调整思路,集思广益,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民生事业,狠抓卫计工作落实。要坚持统筹兼顾,认真履行部门职能,不断整合资源,合理调整班子分工,细化股室职责,明确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要以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狠抓干部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促进卫计系统党风、政风和行风好转。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逐步完成溪洲新城医院和县卫计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提质改造,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卫计基层基础,为推进卫计事业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永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永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12月19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