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生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及执法打假经费(举报奖励)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专项产品质量监管以建筑材料、消防产品、食品及其相关产品、低压电器、汽车配件、汽柴油等为重点,开展执法打假专项行动。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检测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生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及执法打假经费(举报奖励)总投入10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生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及执法打假经费(举报奖励)总投入10万元,全部用于生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执法打假工作。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4.59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1.37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2.34万元;送检费1.7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开展了两节两会期间家电及冬季取暖电子产品市场专项整治,检查城内家电经营户10户,抽检家电产品6批次;
2、开展两节期间烟花爆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检查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户32户;
3、进行了质量安全专项检查2次,检查了我县辖区内6家烟花爆竹生产单位、1家水泥生产企业、1家化肥生产厂家;
4、督促永顺县汽车安全技术检验站,及时提交2016年度工作报告,并对辖区内2家车检机构进行专项监督检查4次;
5、开展建筑材料质量专项检查,检查建筑产品生产经营户15户,抽检建筑板材6批次、彩钢瓦8批次;
6、配合州产检所对辖区内部分产品进行抽检,抽检产品8批次(其中汽油:2批次、柴油:2批次、液化气:2批次、砖:1批次、水泥:1批次);
7、立案查处7起质量案件,罚款7.80万元。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继续加强产商品质量监管,加大消防产品、汽车配件、汽柴油质量的检查。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点多面广,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对制假贩假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执法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专项整治、检测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专项整治、检测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涉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保健品生产经营检查整治。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专项整治、检测费总投入20万元,根据整治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专项整治、检测费总投入20万元,全部用于涉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保健品生产经营检查整治。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12.35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5.02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2.63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检查小诊所、小药房、零售连锁门店及村卫生室154家,药品零售经营企业64家、公立医疗机构15家、私立医院7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家、眼镜专卖店9家、牙科诊所6家、保健食品经营店71家、化妆品经营企业54家。检查医疗器械79个品种218批次、药品411个品种292批次、中药饮片196个品种241批次、保健食品142个品种269批次、化妆品143个品种286批次,检查中对存在违规行为的监管对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份,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限期整改。对1家药房超范围经营“两非”药品米非司酮片的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2、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共计培训1300余人次。
3、开展了加强对精麻药品管理的监督检查和对“两票制”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
4、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443例(占年度任务120%)、药物滥用90例(占年度任务18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16例(占年度任务120%)、化妆品不良反应80例(占年度任务160﹪)。
通过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进一步规范了我县药械、保化市场经营秩序。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行业自律,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市场经营户和相关服务从业人员众多,遍及全县,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执法和检测装备欠缺,执法力量非常薄弱。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工商质监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本费(企业五证合一、个体二证合一)取消收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工商质监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本费(企业五证合一、个体二证合一)取消收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审批;有关商事制度改革的宣传引导工作。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登记注册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证照工本费、网络服务费、信息设备维护费、差旅费、办公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工商质监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本费(企业五证合一、个体二证合一)取消收费总投入40万元,根据相关工作计划向县财政申报资金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工商质监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本费(企业五证合一、个体二证合一)取消收费总投入40万元,全部用于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审批;有关商事制度改革的宣传引导工作。其中用于项目登记注册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6.84万元;证照工本费16.2万元;网络服务费5.3万元;信息设备维护费5万元;差旅费3.82万元;办公费2.84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不断优化服务环境,贯彻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相关政策。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108户,今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53户(其中:新增内资公司4户,新登记私营企业31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49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0户),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共登记无需提交验资报告的企业1670户,为企业换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027户,对新设立的企业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014户,为个体工商户新办“两证合一”营业执照1617户、换发1403户,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核准”服务共办理网上名称核准496户,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累计为25000余人创业、就业提供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2、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对后置审批的市场主体发放“告知书”,签署“承诺书”3431份,上传发布市场主体登记及后置审批事项登记公示信息3431条。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1、认真落实企业登记窗口“群众满意”服务标准,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树立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2、继续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优质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登记注册环境;3、继续加大宣传,采取多种工作措施,督促相关存量企业尽快办理“五证合一”换照手续。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省级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交换、传输存在障碍,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信息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消费者权益保护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开展新《消法》的培训宣传, 12315、12365、12331投诉举报系统平台处理工作。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处理投诉和执法办案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经费总投入5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经费总投入5万元,全部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其中用于处理投诉和执法办案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1.76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2.53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0.71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通过3.15活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现场咨询服务,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普及新消法及消费维权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开展了“诚信经营·幸福湖南”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出了鑫鹤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等23家单位为永顺县2017年“诚信经营·幸福湖南”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
3、通过12315、12365和12331三线合一的申诉举报专线及网络投诉平台,认真处理消费投诉,维护消费者利益,推进“诉转案”工作。全年接诉来自生产、消费和流通领域等方面的消费者咨询23起,投诉76起,上级来函5起,处理81起,其中诉转案1起,立案1起,给消费者及上级机关回函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13万元。
4、积极指导全县25家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运行,进一步明确各站的工作职责、程序及制度。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1、加大新消法及配套规章的宣传贯彻;2、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重点领域消费维权;3、加大消费维权融入社区网格管理。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经费总投入5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经费总投入5万元,全部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2.93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1.05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1.02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利用“3.15”维权宣传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悬挂宣传横幅3条、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事故警示展板6块、发放《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事故警示》等各类宣传资料6000多份,同时开展了现场咨询、受理投诉和举报,宣讲有关法律法规,现场接受咨询200余人次。
2、共巡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53家,特种设备数量298台套,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状48份,发现安全隐患12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巡查电梯使用单位、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液化气充装站、锅炉使用单位共39家,对7家存在使用检验不合格的电梯、压力容器安全附件超期未检等问题的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对1家景区无牌无照运营的环保车进行了封存。
3、配合县环保局落实城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清理淘汰工作,确保了辖区内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1、加大特种设备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加强重大节庆日重点单位特 种设备安全监管。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点多面广,监管力量尤为薄弱,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执法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食用农产品抽检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食用农产品抽检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新增项目。主要用于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食用农产品抽样送检测机构检测费、抽样和送检旅差费、购置样品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食用农产品抽检经费总投入20万元,根据工作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食用农产品抽检经费总投入20万元,全部用于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其中用于食用农产品抽样送检测机构检测费17.91万元、抽样和送检旅差费1.56万元、购置样品费0.53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共抽检食用农产品240批次,其中:鱼类12批次、肉类26批次、禽类8批次、蔬菜163批次、水果31批次,通过检测全为合格产品。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大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力度,特别是节假日期间食用农产品的抽检。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食堂量化分级及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食堂量化分级及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单位食堂量化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食品抽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以及食品安全宣传与知识培训等。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食堂量化分级及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总投入5万元,根据整治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食堂量化分级及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总投入5万元,全部用于单位食堂量化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2.53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1.5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0.97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在2016年基础上认真开展检查验收工作,与县教体局积极配合开展“放心食堂、放心超市”创建,申报“放心食堂”7个,“放心超市”2个,并接受了州局联合核查组的审核,通过率达80%以上。
2、开展预防性监督。严格执行《餐饮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对新、改、扩建学校食堂积极提供指导性意见,提前介入,为避免重复、浪费建设作了实用性工作。为高坪金海实验学校、灵溪镇中学、灵溪镇连洞中心完小、麻岔小学、石堤镇中心完小、蓝精灵幼儿园等单位新建(改建)食堂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指导、督促学校、幼儿园及时整改食堂15所,同时,对全县20家县直机关食堂和23个乡镇政府机关食堂提出了120条整改意见,完成了50家餐饮服务单位“五防”设施的改善。
3、开展明厨亮灶创建工作。召开了会议,号召各餐饮单位积极参与活动。截至目前,已有6家餐饮单位正在积极创建,设施设备正在进一步完善当中,我局将对申报的6家餐饮单位进行指导核查工作。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行业自律,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相关服务从业人员众多,遍及全县,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执法和检测装备欠缺,执法力量非常薄弱。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食品专项整治、检测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食品专项整治、检测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①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大桶水、大米、食用油、米粉面条以及其他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等;②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肉与肉制品、酒类食品、饮料食品、副食品代理(批发);③餐饮业、集体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机关食堂、茶楼饮品店、集中聚餐(举办酒席)及中型餐饮、小型餐饮等整治。④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食品抽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以及食品安全宣传与知识培训等。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食品专项整治、检测经费总投入20万元,根据整治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食品专项整治、检测经费总投入20万元,全部用于食品生产、经营检查整治。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11.85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6.34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1.81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8家,校园周边食品店(摊)、超市及副食店共241家,学校、幼儿园食堂196所,旅游景区及沿线食品经营单位和周边农家乐132家,进口食品经营户、超市、食品批发户、小型餐饮店共364家,肉食品冷冻库、冷冻(鲜)肉及制品批发12个,大桶水厂9家。现场没收过期食品20公斤、查封无标识及检疫合格证冷冻牛肉17.5公斤、无中文标识及检疫合格证进口猪后腿骨和鸡制品共36件,没收标签不规范、不符合标准或过期的小食品125袋,查封索证索票不全冷冻食品6批次250公斤。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规范了食品生产、经营秩序,防范了重大食品风险,稳定了安全形势。
2、培训食品从业人员1350人次。
3、开展了食品安全“放心食堂、放心超市”示范创建,申报“放心食堂”7个、“放心超市”2个。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行业自律,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市场经营户和相关服务从业人员众多,遍及全县,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执法和检测装备欠缺,执法力量非常薄弱。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食安办专项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食安办专项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食安办食品安全督查和协调工作。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食品安全督查和协调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相关资料印刷费、车辆燃油费、办公费、会议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食安办专项经费总投入10万元,根据工作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食安办专项经费总投入10万元,全部用于食安办食品安全督查和协调工作。其中用于食品安全督查和协调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1.96万元;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3.75万元;车辆燃油费1.63万元;办公费1.94万元;会议费0.72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食安办据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由县委督查室、县食安办联合组成了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小组(共从成员单位抽调17人),对全县23个乡镇和5个食安委成员单位上半年食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具体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情况、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机关食堂管理、动态信息上报、宣传教育、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督查;
2、食安办组织农业局、畜牧局、卫计局等成员单位,在全县开展了2017年春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6人次、车辆5台次,检查5个乡镇、130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现违法违规案源10起,现场快速检测食品5个批次,查封索证索票不全冷冻食品6批次250公斤;
3、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9”应急及法制宣传日发放食品安全知识资料5000余份,组织县农业局、畜牧局、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密切配合,将依法收缴的10类、17种共1677公斤过期、变质、篡改生产日期、来源不明等不合格食品依法进行了集中销毁。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强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督查,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大,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技术设备改造和检测能力提升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技术设备改造和检测能力提升培训。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培训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培训资料印刷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技术设备改造和检测能力提升经费总投入5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技术设备改造和检测能力提升经费总投入5万元,全部用于技术设备改造和检测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其中用于培训开餐、住宿等旅差费1.22万元;培训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3.78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组织培训3期,人员30余人次;
2、检定各类压力表140余块、加油站25个、各类衡器160余台、电能表23块,对加油站、医院以及强检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在用的计量器具实行免费周期检定,累计免费检定加油枪38枪、医用计量器具82台件。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大检测人员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部分计量器具检定设备老化现象较为突出,计量检定专业人员紧缺,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商标、名牌商标及广告管理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商标、名牌商标及广告管理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广告发布前审查把关、广告发布中动态监督、广告发布后依法查处。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商标、名牌商标及广告管理总投入10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商标、名牌商标及广告管理总投入10万元,全部用于商标、名牌商标及广告管理工作。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5.41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2.74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1.85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专项执法行动4次,检查各类商店、超市、专营专卖店、药店60户次。
2、开展广告整治活动2次,检查药店、诊所、书店、医院、广告公司等45户次,已责令县电视台停播、限期改正违法媒体广告2起。共检查各类户外广告560块,责令拆除违规发布的广告牌16块。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努力培育优质商标,大力引导扶持广告业健康发展,加大违法广告查处力度,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点多面广,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对广告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执法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乡镇和社区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查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乡镇和社区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查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社会福利机构、计生指导站的在用计量器具免费检测检定。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检测检定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乡镇和社区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查经费总投入8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乡镇和社区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查经费总投入8万元,全部用于乡镇和社区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查工作。其中用于检测检定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1.53万元;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4.69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1.78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抓好乡镇医疗机构免费计量器具的检定是“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的重要举措,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与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积极联系沟通,制定检定工作方案;
2、开展了计量器具的专项检查,检查医院10家,检查医用计量器具82台件,受检率为100%,检查集贸市场及超市在用计量器具39台件,经检定合格的37台,合格率为98%,检查加油站25个、液化汽站2个、混凝土搅拌场2个、食品生产企业2个;检定各类压力表140余块、加油站25个、各类衡器160余台、电能表23块,全县用于贸易结算强检计量器具强检率达100%,确保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可靠。
3、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组织技术人员提供血压计维修、测量,人体秤、眼科、耳鼻喉检查、中医保健和眼镜免费检测、清洗等咨询服务,并受理居民对民用“三表”的投诉等。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进一步推进“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工程,督促企业诚信计量;继续做好强检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严格执行强检计划,保证计量器具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部分计量器具检定设备老化现象较为突出,计量检定专业人员紧缺,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红盾护农、家庭农场创建、农村经纪人培训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红盾护农、家庭农场创建、农村经纪人培训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红盾护农”农资打假,家庭农场创建工作,农村经纪人培育发展。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红盾护农、家庭农场创建、农村经纪人培训经费总投入8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红盾护农、家庭农场创建、农村经纪人培训经费总投入8万元,全部用于“红盾护农”农资打假,家庭农场创建,农村经纪人培育发展工作。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3.92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2.61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1.47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督促农资经营户建立健全农资台账,检查了农资经营户“两账两票一书一卡”是否落实到位,确保农资销售阳光透明;
2、设立投诉举报箱,接受群众举报,对反应问题农资该送检的坚决送检,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依法严厉查处农资销售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
4、严厉查处了对肥料产品虚假标注有效成分、标称农药成分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5、严厉查处了制作发布虚假农资广告的行为;
6、配合省局安排的农资抽检任务进行农资抽检工作,抽取化肥样品18份,送检10份,发现不合格农资复合肥2批次,涉案肥料5吨,查处经营不合格农资案件两起,罚款2.1万元。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继续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加大家庭农场创建、农村经纪人培育工作。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点多面广,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对农资市场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执法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各类市场专项检查经费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各类市场专项检查经费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网络信息监管、超限超载整治、旅游市场整治、烟草市场检查、报废汽车收购整治。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各类市场专项检查经费总投入21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各类市场专项检查经费总投入21万元,全部用于网络信息监管、超限超载整治、旅游市场整治、烟草市场检查、报废汽车收购整治工作。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11.43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7.51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2.06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突出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督导,强化平台责任落实,重点监督“七日无理由退货”“退一赔三”等条款执行情况,严格落实平台经营者应负的法律责任。共清理个体网站258家,企业5家,清理僵死网店205户,僵死网店企业4家,确保同国家局数据一致。
2、依法查处非法拼装车辆窝点1个,对资质不全的报废车辆经营户和采石打砂场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并与相关经营户签订了规范经营、杜绝改拼装车辆违法行为发生的责任状, 各辖区均建立货运源头经营户台账, 车辆超限超载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3、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对老司城、抚志、芙蓉、小溪、塔卧等乡镇旅游景区进行了大检查、大整治,责令整改105户,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有力地维护了旅游市场秩序。
4、积极开展烟草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专项行动16次,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检查卷烟经营户1150户,取缔无证无照卷烟经营户8户,没收假冒卷烟110条,收缴“土匪烟”、“榜爷烟”、“白包烟”共计230余包,自制卷烟盒5余个,烟丝3余斤。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行业自律,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市场经营户和相关服务从业人员众多,遍及全县,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执法和检测装备欠缺,执法力量非常薄弱。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
关于打击传销及规范直销专项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是由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家合并组建而成,总人数253人,其中:在职158人、离退休95人,总编制180人。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办法、措施,推动建立落实市场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打击传销及规范直销属我县财政预算拨款,为延续项目。主要用于监督管理直销企业和直销人员及其直销活动,查处违法直销和传销案件。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的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文书相关资料印刷费、执法车辆燃油费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打击传销及规范直销总投入15万元,根据实施方案向县财政申报计划,按项目实际完成进度统一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打击传销及规范直销总投入15万元,全部用于打击传销及规范直销工作。其中用于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巡查下乡开餐、住宿等旅差费8.39万元;执法文书及相关资料和宣传资料印刷费4.15万元;执法车辆燃油费2.46万元。资金实际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严格按照经审定的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和专项资金使用项目使用资金,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问效,进一步推进了专项资金申请和使用中的监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成立了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严格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分工,严格管理,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无中途调整项目情况。制定了相关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监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考核。
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国库统一管理,由我局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按实申报,经领导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向财政申请,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项目每年按程序申报,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对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安排结果年末在网站予以公示。
四、项目绩效情况
1、规范了直销企业备案登记,已完成辖区内涉及安丽直销产品的备案;调查了绿叶、权建、无限极直销企业;
2、开展“3.15”“5.15”宣传活动发放打击传销宣传资料8000份;
3、配合公安部门打击了“善心汇”传销活动;
4、积极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活动,已创建二中校园、芙蓉镇、首车镇、泽家镇4个无传销社区。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继续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管,防止出现违法直销行为;传销活动有向偏远乡镇发展之势,加强对偏远乡镇的监管。
(二)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对传销活动和违法直销形成高压态势,建议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和执法装备的投入。每年预算在3月份后才批复,项目资金申请也只能在3月份之后,而项目实施已从1月份开始,建议每年预算在1月份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