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23 10:38:10 字体大小:

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人社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立足永顺实际,发挥职能优势,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扩大社保覆盖、规范人事管理、维护劳动权益等工作,扎实推动人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城乡就业工作情况

1.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583人,完成年任务3510人的102%。

2.全县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46人,完成年任务1610人的102%。全县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67人,完成年任务460的101%。

3.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50人,完成年任务4230人的105%。

4.全县完成青年就业见习33人,完成年度任务30人的110%。

5.全县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782人次,完成年任务4600人的103%,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1516人次,完成年任务1500人的101%。

6.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84万人,完成年任务13.79万人的107%。

7.全县有组织劳务输出2.13万人,完成年任务的2.1万人的101%。

8.全县2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共登记失业人员490人,提供岗位信息100条、职业培训信息56条、职业指导490次,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46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9.完成专项职业能力建设453人,完成年任务450人的100%。全县开展职业技能竞赛1次,已完成任务。

(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

1.全县新增创业主体1067户,完成年任务950户的112%,带动城乡就业2292人,完成年任务2000人的114%。

2.全县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78万元,完成年任务2500万元的87%。

3.全县开展创业培训403人,完成年任务400人的100%。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

1.全县共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4238个,比2021年的4186个增加了52个。

2.全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45家,吸纳脱贫人口就业796人,比2021年783人增加了13人。

3.全县脱贫人口务工总人数66983人(其中稳定务工6个月以上的有26037人),比2021年的66632人增加了351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抓基础工作保障。

1.高位推动强保障。我县成立了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工作小组办公室,切实做到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

2.高频联动聚合力。我县乡村振兴指挥中心采取定期议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部门信息数据共享,确保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等数据及时比对,做到精准摸排,精准帮扶。

3.高效落实提质效。我局结合任务指标,下发了《永顺县人社局乡村振兴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工作表》,按月调度,考核结果运用于年度绩效考核和评先评优。

(二)聚焦重点,抓主要工作推进。

1.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重点抓好稳岗政策落实和10个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并联合乡村振兴局澄清劳动力资源底数、外出务工人员底数、重点群体人员底数,确保就业务工规模总体稳定。充分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群众赶虚场等重要契机,先后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23场。加大帮扶车间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提前部署,分管副局长带队深入全县45个帮扶车间,全覆盖走访和核查,目前已经完成10家帮扶车间认定和录入,并按照“一个牌子、一个栏子、一个盒子”的具体要求,巩固全县帮扶车间建设。

2.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根据《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通知》,我县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7元的提标,并已经全部发放到位,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二是狠抓社保扩面工作,通过与税务等部门多方联动,企业社保共有在职参保2.35万人,机关社保共有在职参保1.1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9.70万人,工伤保险共有参保2.96万人,失业保险共有参保2.15万人。

3.不断增强人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更加科学。一是顺利完成2021年度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共有考核总人数8900人,优秀等次1934人、合格等次6687人、其他人员279人。二是初步完成全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等级晋升工作,已初步完成七级职员晋升六级职员30人,八级职员晋升七级职员91人,九级职员晋升八级职员365人。三是完成了6名三支一扶计划分配,26名退役士兵完成“阳光选岗”安置,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目前已完成报名。

4.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深入县域内各企业开展“湘融湘爱”“法治宣传月”等活动。从源头上减少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力地推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二是狠抓“三制两金”建设,在工程建设领域加强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的落实,全县27家企业和在建工程均实行了三制两金管理制度,缴纳保证金的用工单位无一拖欠现象。

(三)提升质效,抓特色工作实绩。

1.落实优惠政策入企,推动政策红利落实落地。按照省、州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系列政策措施,我局结合永顺县实际印发了《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永人社发〔2022〕28号)。一是深入我县文旅企业、经投企业、商务企业、经开区企业等21家规模企业,开展“优惠政策进企业即申即办现场会”,为多家企业现场办理社会保险缓缴。二是采取“点对点”的宣传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电视、电话、微信等媒体进行宣传,做到了2个100%,即宣传覆盖率100%,政策执行率100%。为全县各类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7.58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35.65万元,工伤保险实行阶段性降费,失业保险按照全省最新费率1%标准执行。

2.迅速部署清廉人社,人社清廉大步走向纵深。我局是清廉永顺建设的样本机关,根据省、州、县关于清廉建设总体要求,我局全方位开展“清廉人社”建设,建设“一墙、一厅、一廊、一室”,在一墙一厅一廊一室间,谱写爱“廉”说,结合“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县率先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着力打造高效便捷清廉的人社政务服务环境。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目前,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压力逐步加大,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数量增加与就业质量矛盾进一步显现,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我县就业工作面临任务重、难度大的双重压力。

二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加大。我县新增企业规模较小,困难企业缴费难。社会保险扩面重点的个私企业具有用工随意性大、人员流动快的特点,此类企业和员工参保的积极性不高。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不稳定、收入低,而随着全省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的逐年增长,社会保险费缴纳数额随之增加,致使参保人员无力承担,参保缴费能力不足。

三是劳动者权益维护有困难。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社会保险,而我县部分企业和个私企业不按规定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社会保险,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在处理欠薪问题上,建设工程领域垫资施工、转包、层层分包及挂靠问题普遍存在,致使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时常发生。

四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我县现有各类人才总量较少,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匮乏。我县是贫困县,地方财力困难,虽然县里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措施,但与发达地区的人才优惠政策相比还有差距,致使我县大量优秀人才外流,高层次人才也引不进、留不住。

四、明年工作计划

1.统筹兼顾、增大就业促实效。进一步强化就业创业各项工作,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有效稳定就业总量。进一步做好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宣传,特别是对于就业帮扶车间加大扶持,切实做好就地就近就业。

2.深化改革、纵推社保强基拓能。持续落实社保降费、援企稳岗政策,促进企业稳员增效。加强社保基金实地稽查,全面规范各项社保业务活动,确保社保基金总体稳定。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点加强对各类在建工程进行督查指导,强化源头治理,依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效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促进社会稳定。

4.创新机制、科学发展人才队伍。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公开招聘工作,积极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招聘方式。认真做好全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