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农业局2014年工作情况汇报

永顺县农业局2014年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12 10:42:38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构建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全年完成农作物收获面积115.23万亩,同比增加2.73万亩,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5.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49元,同比增长3.7%11.2 %,农业经济继续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狠抓高产创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砂坝、石堤等乡镇实施农业部万亩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4个,示范总面积5.4万亩,水稻、玉米示范片平均单产分别达到629.9公斤512.1公斤,较示范区上年新增粮食576.9万公斤以砂坝镇为核心建立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示范基地12.9万亩,平均单产624.6公斤,较示范区上年亩增粮食169.7公斤2014年,全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65.98万亩,实现总产21.94万吨,连续四年荣获了“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殊荣,确保了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不动摇,粮食生产奖励资金增加1200万元。

二是狠抓优质培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在芙蓉、长官、灵溪等乡镇实施柑桔品改3800亩,低改3.3万亩,创出口基地6000亩,在芙蓉镇新村居委会建设柑橘精品示范园1个。在松柏、高坪、石堤、塔卧等乡镇完成猕猴桃新扩1万亩,在松柏镇新印村建设猕猴桃精品示范园1个,在芙蓉镇毛冲村、松柏镇湖坪村、石堤镇麻岔村建立猕猴桃新品种引进示范园3个,引进红阳、红华、锦艳、锦桃等新品种14个。在砂坝镇新扩良种茶叶基地5230亩,实施茶叶低改500亩,在砂坝镇高楼村建设茶叶精品示范园1个。在羊峰山建立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500亩,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反季节蔬菜7500亩。

三是狠抓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引进水稻、玉米、猕猴桃新品种78个,在灵溪、砂坝、石堤等地建立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新品种7个;在灵溪、毛坝及甘肃、重庆等地建立玉米制种生产基地1.1万亩,“福单4号”玉米新品种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优质稻(超级稻)22.5万亩,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71.2万亩次,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6万亩,柑桔大果实蝇防控1.2万亩

四是狠抓方式转变,完善农业发展体系。重点培育扶持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39户、50亩以上特色产业大户382户、家庭农场20个。在砂坝镇组建“ 永顺县粮油生产合作社”,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50亩;在万坪镇扶持成立全县首家家庭农场,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640亩。引导扶持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63个,联结农户3.1万户、连接基地32万亩。

五是狠抓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完成蔬菜农残检测1505个批次,平均合格率99.7%在节假及“两考”期间,完成蔬菜农残检测659批次,平均合格率99.4%,农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开展农资打假执法行动5次,没收假劣种子130公斤。申报了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富硒猕猴桃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得“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产品称号。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以来,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我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农业投入资金有限,农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二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普遍偏低,务农人员老龄化、低能化现象严重,农业生产用工短缺。三是产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四是土地规模经营不足,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15年工作打算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以上,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力争2015年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10%以上。要突出抓好以下8项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粮食作物生产。在松柏、石堤、泽家等乡镇建设4个部级万亩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以石堤镇为核心办好超级稻“种三产四”示范基地3万亩,在松柏、石堤建设高档标准米订单基地1万亩;搞好优质稻综合产业园、超级稻“攻千”、“三一”丰产工程、特色稻米示范推广等项目,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在长官、芙蓉、灵溪、勺哈等地建设柑橘品改示范基地3000亩、低改3万亩,完成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示范2万亩;在砂坝、塔卧、毛坝、润雅等地新扩绿茶2000亩、莓茶2000亩;在松柏、石堤等地新扩猕猴桃8000亩,低改5000亩;在羊峰山、高峰坡等地建设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1000亩,在吊井、车坪、灵溪等地发展商品蔬菜8万亩。

三是突出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实施好巩退、石漠化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野生植物保护、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项目,抓好粮油高产创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申报,争取到位项目资金3000万元以上,实现争取资金和项目上报双增长。

四是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开展好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做好集中育秧、玉米早播、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工作,完成杂交玉米制种1万亩,开展水稻、玉米轻简栽培技术5.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0万亩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5万亩,培训农民6万人次。

五是突出抓好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活动和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制售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确保涉农违法案件、农资质量纠纷结案率和处理率均达100%;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完成蔬菜农残检测2000批次,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

六是突出抓好农业规模经营。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等形式,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年内新增家庭农场5家、种植大户20户以上。

七是突出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围绕猕猴桃、优质稻、茶叶、柑橘等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农博会、各类展销会等活动,着力打造“猛洞河椪柑”、“富硒猕猴桃”、“溪洲莓茶”、“继福老大哥玉米”、“松柏大米”、“永顺酸菜”等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八是突出抓好标准化生产。制(修)订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在芙蓉、松柏、砂坝等乡镇分别创办柑橘、猕猴桃、茶叶标准化生产精品园区各1个,在羊峰山创办猕猴桃标准示范园1个,在高坪乡创办猕猴桃生态观光园1个,在松柏、石堤建立猕猴桃低产园改造示范园各1个,在毛坝乡创办莓茶标准示范园1个,在松柏镇建立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