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2014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4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10 15:56:23 字体大小:

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湖南猛洞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2014年7月4日)

  半年以来,猛洞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在州、县两级领导及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工作原则,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六个坚持”为工作方针,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改造风景区保护管理措施,稳步提升整体配套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立足我处实际,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4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详规》通过省级评审。2013年8月29日,《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老司城景区详细规划》、《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村景区详细规划》通过县级评审, 2013年10月25日,两个《规划》通过州级评审;2014年3月25日,已通过省级评审,目前正进一步修编完善,争取尽快完成国家住建部申报工作。

  (二)景区破坏资源违法案件得到有效制止。2014年,立足资源保护工作实际需要,我处采取增员增酬方式,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保护网络,并下发了《2014年猛洞河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工作方案》,制定完善了协管员的职责、考核和奖惩办法。督促处机关各科室负责人、景区乡镇分管责任人、资源保护协管员深入一线,坚持常年开展景区巡护和检查。214年3月13日,我处组织各相关部门景区执法分管领导、景区乡镇业务分管领导、资源保护协管员及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猛洞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大会》,会议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将成功的工作经验推广到各个乡镇,国土、林业、畜牧等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责进行了相关法律宣讲。我处通过不断扩大队伍,逐步提高待遇,提升人员素质等方式,建设了一支敢于硬碰硬、勇于作斗争、善于严执法的景区资源保护协管队伍。2014年上半年,立案查处破坏资源案件2起,其中非法采集松脂油案件1起、违章建设案件1起,目前均按《条例》查处到位,结案率达100%。

  (三)景区旅游综合环境明显改善。3月25日,由我处牵头完成景区环境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工作,从高坪、抚志、芙蓉等3个乡镇,公安、国土、林业等19个县直部门和景点圈公司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20人执法队伍。4月4日,执法队伍已入驻景区,按照“突出重点、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提升形象”的工作思路,开展为期一年的环境综合执法活动。执法队入驻景区以来,加大了对镇区建房情况的摸底排查力度,摸清各路段、居住点、古街乱搭乱建现象;共排查出65处违章建房。4月14日至4月15日,执法大队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出动执法人员和芙蓉镇景点圈旅游服务公司工作人员40人,车辆4台,对芙蓉镇景区芙蓉路、步行街、镇区古街两侧的违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进行了彻底清理整治。共拆除违规搭建雨阳棚85个、违章围墙4处、广告牌53块、灶台4个、占道经营78户、清理乱堆乱放建筑垃圾、杂物126余处,共清理垃圾6车36吨。执法队的工作重点为整治破坏景区资源行为、导游(居民、公交车)欺诈游客逃票、非法赶散客以及漂流景区的河里水枪经营秩序、牛路河码头经营秩序等,形成打击一片、震慑一方的高压态势,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和提升旅游品质,营造和谐健康的经营环境,解决景区经营户和广大游客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切实保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推进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1—5月,全县接待境内外游客119.54万人次,同比增长39.34%,实现旅游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34.25%。其中芙蓉镇景区接待游客100461人次,同比增长14.7%,实现门票收入516.8943万元,同比增长16.67%;猛洞河漂流景区接待游客6258人次,同比下降72.56%,实现门票收入71.8942万元,同比下降82%;老司城景区接待游客25428人次。

  (四)法定监管职责履行到位。6月3日,我处组织资源保护管理科、旅游经营管理科、规划建设科等3个科室主要负责人,联合景区执法大队对漂流景区张工桥临时工棚进行查处,该工棚建设用水泥浆硬化,破坏植被约130平方米,经实地调查,我处根据《猛洞河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第31条第2款进行处理,要求其恢复植被。5月8日,处领导班子带头深入景区,实地查勘哈妮宫、牛路河、芙蓉镇等景区,对该区域的山体山石、经营门面、路基路况、景区安全设施进行了系统的检验,并与景区内旅游行业公司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确保在旅游旺季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责任目标。

  (五)“国家4A级景区”教育宣传工作实现 “全覆盖”。开年以来,我处积极协调景区内乡镇,在王村景区出动流动宣传车7台次巡回宣读景区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悬挂横幅30条,张贴公告50份、发放宣传单140份,制作固定温馨提示牌3块,依法有效维护了旅游者合法权益,提升了景区村民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率,同时为广大游客构建稳定有序的旅游环境。4月29日,我处联系劳动部门,对漂流景区内抚志、高坪等乡镇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达328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旅游业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我处景区旅游市场管理职能,科学有效的规范、引导景区的旅游市场、经营环境的良性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群众自愿保护意识不强。当前,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破坏很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部分群众包括景区内的村民、游客认识不够,对景区资源的爱护意识欠缺。

  (二)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按照现行的景区管理体制,有8个乡镇和19个县直部门对猛洞河风景名胜区具有管理权限,多头管理、执法不力、相互推责等现象时有发生,景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的职责无法落实,景区相关保护、管理措施难到位,破坏景区资源的案件无法杜绝,旅游秩序不尽如人意。

  (三)景区名胜资源保护管理合力不够。景区资源保护涉及林业、水利、文物、环保、旅游、国土、交通、民政、公安等部门,当前景区资源保护联合执法合力不够,我处人员编制、财力都很有限,且没有前置审批权力,难于全部完成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重任,需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四)景区名胜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永顺县还是经济欠发达县,旅游财政投入远滞后于风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永顺县创建旅游经济强县、国家4A旅游景区战略很不相称。财政投入不足,致使风景名胜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直接影响到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资金的落实,很多资源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健全规划体系。结合景区发展趋势,加大向上级住建部门的汇报力度,完善《详规》修编工作,加快申报开展《详规》国家级评审。同时加强其它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二)加强部门联动。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持依法行政,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根治旅游公路沿途、景区及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和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加大森林防火宣教力度,当前气候干燥,易发生森林火灾,猛洞河景区内稀有植物数量多分布广,我处将组织资源保护管理人员联合乡镇加强景区森林防火宣传,搞好景区巡查工作,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全力保护好国家重要生态资源。

  (三)强化项目建设和经营准入制度。一是认真执行《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相关规定,继续加强项目选址核准和设计审批,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二是力争出台《猛洞河风景名胜区经营服务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对景区内的餐饮、摄影和商业摊点实行定点特许经营,规范管理。

  (四)加大争资上项力度。积极加大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品味,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水平,加大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竞争力。

  (五)依法理顺管理体制。按照“统一管理”的要求,逐步实现老司城景区、司河景区、芙蓉镇景区门票经营,按照《条例》规定执行对区内的各类服务性经营项目开征资源有偿使用费制度,完善景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资金保障。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