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林业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县林业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林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结合实际,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主责主业,推动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我们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建设、招商引资和争资上项工作。林业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森林资源灾害基本安全可控,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惠民及林业经济等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46%以上,森林督查违法面积、违法图斑数量首次实现“双下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鸳鸯等珍惜鸟类相继在境内出现。年初招商引资两家公司顺利落地,并开工投产。上级财政及林业主管部门拨入各类惠农惠民及产业建设资金1.149921亿元。今年9月,湘西世界地质公园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最佳实践奖”(永顺县地质公园属于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一部分)。12月21日,湖南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获得2023 年全省自然保护地质量管理评估“优秀”等次。
(一)林长制高效运行。全面建立“三级林长”体系和“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共设林长1103人、县督察长1人、监管员313人、执法人员64人,生态护林员1763人、其他护林员7人,将“林长制”工作纳入1770个村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一长四员”积极履职,生态护林员年平均上线率 91 %,年平均有效巡护率88.78 %,湖南省林长制管理系统林长履职林长动态信息发布800余条,在州内均排名第二,及时兑现护林员管护补助 1052.1552 万元。
(二)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是认真实施造林项目。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积极开展武陵山片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完成2021年度扫尾工作,面积28566.8亩。全面实施2022年度生态修复工程,面积57047亩,预计今冬明春完成造林任务。完成落地上图面积14万亩。二是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通过造林绿化等8类方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全县参加义务植树17.1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落地上图480亩。三是进一步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对城区街道、集镇沿线、溪州新城物流园等13个区域开展绿化靓化行动,绿化面积126亩,投入资金230.88万元。对2023年全州乡村振兴美丽湘西现场会塔卧镇塔卧社区现场点实施绿化行动,绿化面积1200㎡,栽植乡土名优树种1.45万株,时令花卉1.6万盆,投入资金21.8万元。全面完成新华村等5个森林乡村建设任务。生态环境进一步修复,人居环境进一步美化。
(三)严格森林资源监管和保护。一是严格控制林木采伐。截至当前,2023年全县共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蓄积量34577立方米,折合材积量为15133立方米。二是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截至目前,共办理集体占用(永久、临时)林地手续37起,占用林地面积26.7526公顷,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310万元。三是加强问题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截至目前,25家采石场(其中1家采石场未涉及林地),现已行政立案22家,涉及林地面积204.46亩,其中办结的21家,处罚金额123.0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2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人)。森林督查问题整改。2023年,国家下发我县督查图斑总量为547个,其中违法图斑8个,面积1.5733公顷,相比2022年分别下降87.69%和92.7%,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四是加大林业案件查处力度。年初,县林业局组建林业行政执法大队,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林业行政案件查处工作。全年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09起,查处涉案人员109人,罚款198.7622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0起,公安刑事立案3起。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森林资源管理股、执法大队等股室业务协调机制,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开展联合调查、及时查处、勒令修复,确保永顺林地面积不减少,森林质量不下降,2023年,破坏林地面积控制在省定红线范围之内。
(四)林业产业建设持续推进。一是油茶产业。永顺县有油茶林面积达50万亩,其中新造26万亩,低产林改造24万亩,分布在23个乡镇。今年计划低产林抚育改造9054.66亩,更新和品种改造4323.67亩,新造6000亩,预计今冬明春完成任务。二是国储林建设。已编制5年规划,结合永顺实际,通过5年时间,拟在全县实施1万亩国储林建设。三是林业碳汇。我县作为林业碳汇试点县,已拟定工作方案,计划2023-2025年实施面积1100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800公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200公顷,退化林修复400公顷,封山育林4000公顷,湿地封育保护530公顷,湿地恢复70公顷。
(五)森林生态安全进一步强化。一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全年没有发生跨县区需检疫物种传播事件,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13.12‰,比省下达指标低3.31‰(省定指标16.43‰)。二是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坚持以普查监测为基础,重点加强以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及桤木叶甲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日常监测,确保至少每2个月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一次。据统计,全年植物病虫害累计发生8.74万亩,较去年下降43.25%(上年度为15.4万亩)。植物检疫。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认真实施产地检疫、现场检疫和随机抽检工作,从源头严防植物疫病传播,共计开展植物检疫72次。松材线虫病除治。采用“三年绩效承包”方式引进专业机构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截至目前,2022-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已全面完成,累计砍伐疫木67753株、加工处置11247吨,相较于去年就地焚烧疫木的防治措施节约资金600余万元。三是森林防火。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热点8起,无重大森林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总体安全可控。认真实施《全省林火阻隔系统与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两年行动方案》,超额完成防火道建设217.8公里(省定任务数为23.3公里),完成率935.06%,阻隔带135.89公里,生物防火林带42.57公里,森林消防蓄水池3800立方米。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火意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置火情火警,确保不出现较大火灾事故。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2023年,认真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一是强化工作保障。我局有帮扶村6个,常年驻村人员18名,为工作队安排工作经费34万元,74名帮扶干部结对387名群众认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为工作队员通讯、体检等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官坝村种植猕猴桃150亩,养蜂160桶,预计总产值可达300余万元。落叶洞村着力发展以蔬菜、烤烟为主的种植业,带动土地流转农户7户26人,发放小额信贷30万元。五伦村发展油茶200余亩,莓茶100余亩。友谊村落实油茶产业发展300亩,总投入43万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消除安全隐患,林业局出资对落叶洞村村部楼外墙进行粉刷装修,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安装宣传橱窗6个。三是积极争取资金。为官坝村争取资金62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产业路保坎900立方,新修停车场1个。小水溪等6个帮扶村改厕214户,完成任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