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工作总结
永顺县林业局
(2016年12月6日)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林业局按照“健康森林、美丽湿地(公园)、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四大主题建设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生态立县”的战略布局,狠抓林业各项工作,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县围绕美丽湘西建设,着力打造森林城市、千里生态旅游走廊、千亩花海等永顺生态新形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全年,全县共实施各类林业工程造林27620.5亩,新造林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0.5%,森林覆盖率已达74.74%。实现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33平方米,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3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86%;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江、河、湖、海、库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5.3%;村庄绿化率达40%,已完成45个行政村秀美村庄绿化;湿地保护率达80%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达到90%以上。
一是千里生态走廊建设暨森林城市创建。去冬今春全县实际完成千里生态走廊景观工程13500亩,计划完成率100%。涉及全县6个乡镇,规划各类造林小班171个。从完成情况来看,按线路名称分:209国道180.3亩,张罗公路1785.8亩,“张花”高速2357.6亩,“永龙”高速8707.3亩,司城公路164.4亩,城镇周边公路305亩;按实施乡镇分:灵溪镇3307.1亩,高坪乡10.1亩,青坪镇3358.7亩,石堤镇67.2亩,首车镇6137.7亩,泽家镇619.2亩;按造林类型分:人工新造1250亩,补植补造597.5亩,封山育林11652.5亩。根据现场验收时计算出各造林小班成活率,通过加权平均求算出全县造林成活率为95%;森林城市创建完成绿化面积3286.5亩,绿化长度729754米,水岸长度10241米,户间道2941米,完成大苗栽植12.7万株,小苗栽植66.3万株,草皮8300平方米。工程实施主要包括“裸露山体”造林绿化、乡镇街道绿化、公路行道树绿化及司城景观、烈士陵园、溪州新城等重点区域绿化。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生态补偿脱贫、省州县各级单位对口扶贫村建设要求,2016年我县完成18个生态村庄建设任务,完成任务率128.6%(州分任务14个)。工程涉及全县9个乡镇18个行政村,即灵溪镇双凤、大井、岩板、禾作、北门、基湖6个村,塔卧镇茶林、回龙、隆华、三家田4个村(居委会)、石堤镇落叶洞村、四联2个村,高坪乡那木村、两岔乡河边村、松柏镇仙仁村、西歧乡瓦厂村、盐井乡热烈村、泽家村若西村。全县共投入200多万元完成生态村庄建设面积共450.76亩。从建设内容来看,包括公共地绿化7.98亩,庭院绿化79.77亩,道路绿化312.21亩,水岸绿化50.8亩;从村“四边”绿化要求来看,其中村边绿化7.98亩,宅边绿化79.77亩,路边绿化312.21亩,水边绿化50.8亩。
三是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主要涉及:1、长防林工程造林。全县共投资304.5万元,其中长防专项150万元,地方配套和自筹154.5万元。实施总面积为8300亩,其中人工造林4000亩,封山育林4300亩,涉及全县8个乡镇18个村。计划完成率为100%,苗木成活率达96%以上。2、石漠化治理工程。投入资金369.1万元。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总面积405.6公顷,平均成活率为97%以上。其中:新造生态林面积172.7公顷,(治理区域:朗溪乡明溪河小流域11.9公顷,砂坝镇砂坝河小流域26.6公顷,青坪镇洗壁溪小流域134.2公顷。)封补型封山育林232.9公顷,治理区域在青坪镇洗壁溪小流域,涉及龙关村、洞坎河、先壁村、中福村等4个村。同时,在封育区竖立了封山禁牌、封山育林标牌,落实了宣传、护栏等管护责任,并与护林员签订了护林合同。3、退耕还林工程。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7000亩,涉及西歧、石堤、润雅、塔卧、砂坝、万民、灵溪等7个乡镇49个村(委)居会。生态林主要造林树种为杉木、楠木营养袋、红豆杉、黄柏、银杏等,经济林树种为油茶。平均成活率95%,面积合格率100%,合同签订率100%,并顺利通过省、国家验收。4、森林抚育项目。完成抚育面积1866.7公顷,计划完成率为100%。其中油茶抚育193.3公顷,涉及石堤1个乡镇;另外,1673.4公顷全部为中龄林间伐,涉及全县17个乡镇。
(二)资源管理全面推进
在林政资源管理上,我县在抓好林业专项整治的同时,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三年禁伐减伐行动、林业病虫害防治及森林防火等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危害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一年来,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19起,行政处罚121人,没收木材145.07立方米。其中查处盗伐案件10起,滥伐案件29起,无证运输58起,非法经营加工15起,非法占用林地案件7起。查处了首车伴湖林场群众滥砍乱伐林木一案,没收木材近40个立方米。对全县69加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完整的台账。
二是认真开展三年禁伐减伐行动。以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基础对国家级公益林、省级公益林,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高速公路、国(省)道两旁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等进行调查,建立禁伐区域数据库,对需禁伐范围面积、蓄积等进行统计,并落实到山头地块和户主。按照《永顺县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相关技术规程,全县共落实177.6万亩的禁伐面积。同时,在今年2月县财政出资2256万元回购了原嘉熙公司所属的三家田、七里冲两个林场以及西岐乡土伴湖林场,并从2016年起对林场内的商品材计划实行零发放。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民用材计划1650m³,所发指标在计划范围之内。
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做到:1、加强森林防火投保工作。2016年全县落实森林保险总面积241.9223万亩,森林保险覆盖率53.4%,总保险全额9.6769亿元,总保费387.0757万元,其中公益林168.5323万亩,保险金额67412.92万元,保费269.6517万元;商品林73.39万亩,保险金额29356万元,保费117.424万元。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实现了保险全覆盖,保险农户59559户;商品林保险覆盖全县灵溪、颗砂、两岔、西歧、万坪、塔卧、砂坝、毛坝8个乡镇,保险农户19850户。一年来,全县因火灾,风灾、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森林受损面积2320.3亩,理赔金额计92.812万元,其中商品林受损面积1696.8亩,理赔金额67.872万元,公益林受损面积623.5亩,理赔金额24.94万元。2、搞好森林防火五包责任制。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底,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7起,过火面积7.4公顷,过火有林地面积3.1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1‰以内,没有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和有重大影响的森林火灾,森林防火期平安渡过。
四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做了:1、编制完成了全县古树名木和义务植树项目申报材料;2、制定了《春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及宣传活动方案》,今年4月,我局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活动为契机,深入乡镇、重点林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物知识普及和宣传;3、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本次普查共设踏查线路36条、设标准地34个,实际普查面积310万亩,代表面积450万亩。共采集有害生物标本39个。经过普查,在全县共发现有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有33种,发生面积6.464万亩,成灾面积0.005万亩。同时,还放置赤眼蜂卵卡1万个,用于防治发生程度极轻及轻下的鳞翅目害虫1000余亩。4、加强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对国道、省道沿线,人为活动频繁区域和木材加工厂及通讯塔周围进行重点调查,对全县23个乡镇共计105.3217万亩松林进行了普查,调查统计枯死立木2954 株,经鉴定受马尾松毛虫、松褐天牛等虫害危害致死696株,干死350株,火烧致死1908株,没有发生松材线虫病危害。5、进一步加强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为切实加强H5N6禽流感防控工作,及时制定了《永顺县林业局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常疫情监测工作力度,并认真执行监测报告制度。对全县19个乡镇监测站点和各乡镇林业站,实行人不离岗,严密监测,每日填写监测记录并逐级上报。目前无异常情况发生。
五是严控林地管理。严守林地“红线”,严格林地审批手续,实行专人管理,主要领导负责审查,层层把关,做到全县林地底线不突破。对项目工程需占用林地,采取占补平衡的原则,确保全县林地底线不突破。截止目前,我县共报批79.2078公顷,其中:临时征占用林地8起1.33公顷,永久性征占用林地20起77.8778公顷。全县共查处非法占用林地案件7起,罚款18.282万元。
六是加强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1、对猛洞河沿岸湿地资源的保护。2016年上半年,我县完成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并初步通过省级评审。猛洞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涉及灵溪、首车、两岔、盐井等4个乡(镇)的27个行政村,包括马鞍山水库及水库至永顺县城灵溪镇艾坪村(董家潭拦水坝)的猛洞河段、高家坝水库及水库至龙山县县界处(永顺县盐井乡新场村)的猛洞河段,以及沿线周边部分山地,总面积1508.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757.5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50.23%。同时,对我县猛洞河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了调整,将缓冲区酉水主流的3个小斑,湿地面积393.8hm2划出保护区,调整后猛洞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923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003.7 hm2和实验区面积2343 hm2不变,缓冲区湿地面积调整为576.3m2,通过调整,更科学的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鸳鸯、大鲵、白鹭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候鸟迁徙地。目前,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已来我县考察调研,同意我县猛洞河湿地公园申报国家级,参加评审;2、加紧万民县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自然保区的申报。 永顺万民县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永顺县正北方,涉及万民、盐井、万坪、毛坝4个乡镇16个行政村,总面积1836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439公顷。 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湖南小区域面积上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我县正积极加强保护区晋级的申报工作,聘请省林勘院编制规划方案。目前,外业调查已完成。
(三)产业发展着眼长远。
主要是油茶产业发展。分为油茶精深加工和万亩油茶生态示范园两个建设项目。自2014年沃康油业有限公司入驻我县发展油茶精深加工项目以来,截止11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7800万元,一期工程已完成包装车间内装修,精炼车间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已实现油茶生产。目前,正启动二期工程“三通一平”;万亩油茶示范园已完成示范园基地建设5000亩,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同时,我县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1.5万亩油茶新造,5万亩油茶低改作业设计,点上油茶新造正在挖穴。
(四)精准脱贫初见效果
一是积极开展对石堤镇四联村、新寨村的精准脱贫工作。圆满完成了2个村的2015年帮扶脱贫任务,120户贫困户实现基本脱贫,并顺利通过国家、省、州检查验收。同时,还出资对两个村的基础设施进行重建,结合林业产业在贫困村实施了油茶低改等林业项目;二是抓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成立了生态补偿脱贫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以首车、泽家等永龙界片区,万坪、塔卧等苏区片区,芙蓉、石堤等新烟片区,永茂、小溪等边远片区4个片区195个重点贫困村为生态补偿脱贫主战场,成立了生态补偿、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油茶林业生态观光示范园建设、专业合作社建设5个脱贫工作组。按照上级要求和《永顺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定,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对全县生态补偿一批中退耕还林20869户70179人,生态公益林21133户69710人,国家森林公园1571户5122人做到识别精准。完成了生态休闲旅游村庄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助等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建设,实现精准识别及动态信息化管理。结合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全县已安排生态补偿转岗脱贫护林员1685名,并按片区对生态转岗护林员进行业务培训,全县23个乡镇成立了生态转岗护林员管理办公室。目前,1685名护林员已上岗投入到森林防护一线。杉木河林场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已完成申报,为生态补偿脱贫工作增姿增色。
(五)其他工作落到实处
一年来,我局在党建、作风建设、安全生产、禁毒、涉林信访、美丽湘西及内务管理等工作中,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将工作落到实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规划好2017年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二是搞好各类林业工程如退耕还林等的规划设计及外业施工;三是围绕三年禁伐减伐行动,进一步抓实林政资源管理;四是围绕我县“生态立县”战略目标,抓好森林城市创建项目工程,抓好猛洞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申报及万民自然区保护的升格;五是围绕油茶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油茶产业发展;六是进一步抓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七是规范和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自身队伍建设;八是认真完成省厅、州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落实好县安排的要求我局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搞好预安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