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林业局 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永顺县林业局 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3 09:13:02 字体大小: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负责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拟订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按规定起草相关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

2、组织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导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城乡绿化工作,组织指导林木花卉工作。指导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承担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承担县绿化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3、负责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组织编制并监督执行全县森林采伐限额。负责林地管理,拟订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公益林划定和管理工作,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负责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监督管理草原的开发利用。指导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拟订湿地保护规划和相关标准,监督管理湿地的开发利用。

4、负责监督管理石漠化防治工作。组织开展荒漠调查,组织拟订防沙治沙、石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规划,拟订相关标准,监督管理沙化土地的开发利用,组织、指导建设项目对土地沙化影响的审核,组织沙化灾害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

5、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育、栖息地恢复发展、疫源疫病监测,监督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驯养繁殖或培植、经营利用,按分工监督管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

6、负责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拟订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和相关标准。负责国家公园设立、规划、建设和特许经营等工作,负责州政府委托县政府或由县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出新建、调整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审核建议并按程序报批,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有关部门审核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

7、负责推进林业和草原改革相关工作。拟订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草原等重大改革意见并监督实施。拟订农村林业发展、维护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工作;依法负责退耕还林工作;开展退耕(牧)还林还草,负责天然林保护工作。

8、拟订林业和草原资源优化配置及木材利用政策,拟订相关林业产业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林产品质量监督,指导生态扶贫相关工作;负责油茶等经济树种的开发、建设、利用等工作。

9、指导国有林场基本建设和发展,组织林木种子、草种种质资源普查,组织建立种质资源库,负责良种选育推广,管理林木种苗、草种生产经营行为,监管林木种苗、草种质量。监督管理林业和草原生物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

10、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林区和草原开展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防火工作。必要时,可以提请县应急管理局,以县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11、监督管理林业和草原资金和国有资产,提出林业和草原预算内投资、财政性资金安排建议,按县政府规定权限,审核县级规划内和年度计划内投资项目。参与拟订林业和草原经济调节政策,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生态补偿工作。

12、负责林业和草原科技、教育和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指导全县林业和草原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对外交流与合作事务,承担湿地、防治荒漠化、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国际公约履约工作。

13、职能转变。县林业局要切实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一推进全县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清理规范和归并整合,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

14、领导管理对下级林长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负责监督和管理各类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利用,并为相关单位提供资源利用的技术支持和推广服务。

二、机构设置

(一)永顺县林业局内设股室

包括局办公室、局监察室、计划财务股、森林资源管理股、野生动植物保护股、造林绿化股、油茶办、生防站、退耕办、人事股、政策法规和信访股、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乡镇林业站、工会办公室、林长制办公室。本部门共有编制人数333人,实有人数296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2023年部门预算本级预算收入14287.41万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61.88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25.53万元。支出14287.41万元,包括基本支出4379.94万元,项目支出9907.47万元。

(三)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2023永顺县林业局收入14287.41万元,支14287.4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14261.88万元,具体安排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20234379.94万元,主要是为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等日常公用经费。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3.984533万元,公务接待费12.2444万元。

2.专项支出1专项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20239907.47万元,是指单位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或项目支出,包括惠农补贴专项、专项业务费、项目建设支出等。2专项资金(主要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湖南省地质公园项目2023年支出10万元,主要用于广告牌印刷、制作、监控设备购买安装费用。林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项目2023年支出0万元;林长制管护网格公示牌制作、林长制工作费用项目2023年支出10万元,主要用于林长制网格公示牌的印刷、制作;2023其他罚没收入项目已完成任务;永顺县3.12义务植树活动项目2023年支出0万元;湖南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2023年支出9.1664万元,主要用于湿地公园调查费用、广告印刷制作、湿地公园办公用品、湿地公园技术服务等费用;永顺县开展2023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项目2023年支出0万元;全县管理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项目2023年支出0万元;古树名木保护项目2023年支出0万元;永顺县乡土树种繁育及管护项目2023年支出10万元,主要用于乡土树种繁育及管护劳务费。(3)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为切实规范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

    项目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资金拨付一律转账结算,杜绝现金支付。

  项目专项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任意改变;特殊情况,必须请示。

    严格项目专项资金初审、会签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严格审批程序,以审批表所列内容和文件要求为准。

项目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万元以上的专项购置经费一律实行政府采购或参与式采购。

    工程资金中期拨付严格按手续完备的“工程进度表”工程量的70%执行拨付款项。工程完工后经工务股会同相关人员验收合格并履行相关手续,扣除工程总量5%质量保证金及中期借款,进行工程总量结算。工程结算后1年内若工程出现量质问题启用该保证金进行质量维护。

  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年度资金收支审计。

  对项目专项资金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要全程参与项目立项、概算、合同签订、施工、验收和采购项目接交。

对项目专项资金所发生的隐蔽工程,负责资金结算的工作人员,必须到现场签证认可,否则财务部门不予结算。

三、部门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一)专项组织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招投标、调整、竣工验收等情况。

1、项目招投标情况分析: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技术能力、价格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保选择最适合的单位;同时,还对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等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项目需求。

2、项目调整情况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如设计变更,施工方案调整,材料更换等,这些调整可能会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产生影响,需对这些调整进行评估和控制,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3、竣工验收情况分析: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对项目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同时,还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项目的成功程度。

(二)专项管理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建立了完整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省市相关规定实施项目管理,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反映部门履职及履职效益情况。主要从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其中: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各项工作、专项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部门整体支出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支出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截止2023年12月31日,本部门支出14287.41万元,部门整体支出成本在预算控制内,2023年本单位积极践行厉行节约的要求,本部门工资及项目均按照计划进度顺利实施,惠农资金兑付及时率达到95%、各专项资金兑付及时率达到95%、保障了生态安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在支付完成后对项目政策进行密切关注,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政策变化;关注后续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确保资金用于关键环节同时降低资金使用风险;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根据项目要求,合理设置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的管理措施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支付完成后,仍需关注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项目运作,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防范潜在风险。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算完成率有待提高,支付计划审批时间较晚,未能及时使用拨付;有关项目工作开展时间较晚,结算支出时间滞后;导致项目完成率略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站所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全面编制预算项目,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二是要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加快资金拨付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以减少沉淀资金,按照专项资金类型限定拨付期限,防止项目资金滞留。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