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答记者问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答记者问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01 17:55:09 字体大小:

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提升计划》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又有怎样的特殊意义,《提升计划》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政策上有哪些主要突破点,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

1.问:社会各界对发展特殊教育、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日益关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全面部署,《提升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求研究加强完善特殊教育的政策措施。

新世纪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残疾孩子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学前、高中、大学等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发展还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人民群众对此极为关注,我们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尤其是解决特殊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和中国残联共同研究制订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工作重点聚焦在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水平上。随着《提升计划》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推进教育公平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融入社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2.问:特殊教育情况复杂问题涉及面广,解决的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研制《提升计划》经历了哪些过程?

答:一是委托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中国教科院对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教育国际比较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1445个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组织调研组分别到北京、天津、山西、江苏、江西、广西、四川、陕西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召开了5次专题座谈会。

二是会同有关部委对特殊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梳理对拟实施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进行研究。

三是充分吸收了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特殊教育专题调研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征求了31个省(区、市)相关部门意见召开了12次各种类型座谈会,听取了两百多名地方有关部门负责人、高校专家、一线特教学校校长、教师和残疾孩子家长的意见。

五是提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根据会议精神,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提升计划》。

3.问:特殊教育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提升计划》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实施《提升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建立健全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增强特殊教育的保障能力三是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增强特殊教育的推动能力。

通过实施《提升计划》预期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提升计划》提出了三大任务:一是提高普及水平特别是对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加强条件保障,重点是保障特教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办学水平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是建立完善的特教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

4.问:当前发展特殊教育首先是要提高普及水平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教育,《提升计划》对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有哪些政策举措?

答: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解决8万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通过多种形式逐一安排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原则上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学前教育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增设学前教育部或附属幼儿园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招收残疾学生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部(班)。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残疾人特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选择高等教育,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学校要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便利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5.问:特殊教育运行成本高《提升计划》对加大特殊教育经费保障力度有哪些制度性的安排?

答:《提升计划》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做出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三年内达到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标准高于6000元的地区不得下调目前,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平均为2100元为普通学校的3倍左右,调整后将达到普通学校的8倍左右这次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调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充分体现出国家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力度。

与此同时《提升计划》中要求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参照特殊教育学校标准执行。此举将有助于扩大随班就读的规模提高保障水平。

6.问:残疾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都较困难《提升计划》对残疾学生资助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答:《提升计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二是根据实际对残疾学生提供交通费补助纳入校车服务方案统筹解决。三是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四是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优先资助残疾儿童少年。

7.问:许多特教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招生能力还较为有限影响和制约特教发展,《提升计划》提出要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请解释一下具体内容?

答:主要指国家支持的特殊教育两大项目:

一是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急需的基础设施,扩大残疾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规模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扩建教学设施提高特教教师培养培训能力。中央投资补助一批学校的建设同时,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求鼓励在现有特殊教育学校中设立孤独症教育康复部或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

二是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项目财政部、教育部将从2014年启动实施,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

8.问:确保特殊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至关重要,请问《提升计划》中制定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答:在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方面有四条举措:一是各省(区、市)要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差异大、康复类专业人员需求多、承担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任务等特点可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二是完善并落实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三是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四是各地要为送教教师和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

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有三条举措:一是确定专业准入门槛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二是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各省(区、市)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三是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和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指导、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教师培训。

9.问:为让残疾孩子有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计划》在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有力举措?

答:一是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新编和改编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二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

10.问:《提升计划》出台后如何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需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一要加强统筹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本着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合理配置特殊教育和康复资源,切实解决制约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要建立工作机制各地要建立政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计划实施的工作机制。教育、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落实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确保计划如期完成。

三要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进行评估验收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特殊教育保障水平等作为评估验收的主要指标,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的县(市、区)不得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