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永顺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04 11:15:52 字体大小:

永顺县科工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227


2023,县科工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好发展“六仗”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经济运行、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力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1—12,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为12.5亿元,同比增长6.5%,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规模工业实现税收3110万元,同比增长47%;工业用电394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3.6%,其中规模工业用电158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3.7%。工业投资同比下滑5.8%。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慕薇服装、永峰源包装、中远实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

(二)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我县完成工业投资上报数为6.77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5.8%;项目方面目前在库项目16个,今年新入项目5个。其中,生活垃圾发电项目累计完成3.3亿元,项目于11月竣工。武陵山区现代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区1—11月累计完成投资0.69亿元,建设完成综合大楼、标准厂房室内外装修,厂区道路硬化施工;松柏米业1万吨优质稻深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完成厂房及仓库基础和钢构厂房、办公楼钢结构主体建设,项目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5850万元;本草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项目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设备采购累计完成投资2016万元。

(三)高企培育力度加大。壮大高新企业规模,指导县内企业进行高企认定,多次深入企业开展研发费用归集和专利授权工作,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复核4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77家,组织3家企业申报州级工程技术中心,指导13家企业完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其中本草制药获研发奖补52余万元。积极申报科技项目,申报中央引导地方项目2项,州本级项目2项,省科技特派员项目3项,共获得项目资金160万元。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61亿,增长20.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4亿元,增长20.9%1—12月研发投入3993.6万元,全县填报研发投入企业共25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占20家,共计3597.8万元;服务业5家,共计395.8万元。

(四)创新活力持续增强。组织10家企业参加“长沙银行杯”2023年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湘西州分赛,盛世御品获得二等奖,大丰生态、本草制药获得三等奖,继福种业获得优秀奖,永顺县科工信局获得优秀组织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科技成果登记4项,技术合同登记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62亿,已超额完成州定1.5亿元的年度任务数。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永顺工作站创建成功。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共计164人,开展集中服务活动4次。促进科技金融相结合,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银企对接会24家企业和3家合作银行参会,获得110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支持“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我县新增5G基站157座,累计建成5G基站600座,投资约6000万元。已实现县城区、工业园区、重点乡镇、重点景区5G信号连续覆盖,城市家庭光纤网络覆盖率100%。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农村千兆光纤端口3971个,完成通信管线整治25公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企业依托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开展企业数字转型,完成企业上云159家,上平台4家。加快两化融合步伐,指导协助企业参与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半山农业、沃康油业、盛世御品3家公司入选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稳存量任务艰巨,退规风险增大。产业转型升级和出口受阻加剧我县传统产业企业举步维艰。一是规模工业企业有减无增。2022年以来新增退规企业4家,涉及累计基础产值数据达2.1亿元。二是建材行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自下半年以来一直呈下滑趋势,涉及的企业签约订单大都有减无增。三是退规风险不断增大,其中湖南芙蓉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永顺县猛洞河万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因为生产经营业务转变和市场萎缩,退规风险较大。

(二)企业发展动力不足,促增量任务难。一是招商引资数量少、落地企业少。已落地且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少,没有完全达到产能,同时没有具有拉动性、支撑性的大项目落地。二是规下企业入规入统意愿不足。企业自身运行管理有缺陷,实行家族式的管理,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企业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发展能力不足。同时,大部分企业负责人考虑到企业入规后变为一般纳税人,工作量增大,税负增加,企业成本增加,入规入统意愿不足。

(三)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创新动力。一是高新企业偏少,研发基础薄弱。目前我县仅有9家高新企业,3家企业因经营范围为批发零售业,研发费用不能报统,造成全社会研发投入过低。二是企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偏弱。部分企业因资料多、核查多、财务严格放弃填报研发投入。三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不够规范。大部分企业没有固定财务人员、缺少研发经费佐证资料、难以说明研发报统与加计扣除数据不一致情况,很难达到税务加计扣除比例要求。四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础弱。科技领军人才作用不够突出、研发经费投入偏少等,技术研发和支撑引领实体经济的作用不够明显,技术平台仅仅依靠企业创建,企业难以承担平台建设重负。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在省州目标未明确之前,我局初步计划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新增入规企业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运行调度保目标。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关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生产经营调度,因企制策、分类指导,全力为存量企业生产经营搞好帮扶服务,重点要抓好优势企业增产和负增长企业正常生产工作,实现企业产值和效益稳步提升。

(二)稳存量扩增量不断壮大总量。做好纾困增效和企业入规培育工作。一是联合部门把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具体企业,化解企业在用地、项目审批、企业融资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生存能力。二是项目帮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在申报小巨人、制造强省、绿色工厂、专精特新等项目上积极提供帮助,争取上级工业发展资金。三是切实把培育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作为稳增长、扩增量的着力点,加大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培育力度。

(三)加大招商引资兴增量。积极抢抓国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及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机遇,重点围绕我县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等产业,高质量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项目)。

(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攻坚仗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积极服务科技企业,引进企业急需人才,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争取科技创新项目,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搞好科技政策咨询宣传工作,全面落实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一是继续推进5G基站建设。协调解决5G基站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在基站选址、建设、保护等环节发挥政府管理职能。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