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无线,管理有道
无线电宣传 | 无线促发展 管理保有序
无线电宣传月宣传公告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颁布实施29周年!请各无线电用频设台单位落实无线电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无线通信安全意识,各族群众自觉遵守无线电法规,规范用频、合法设台,共同保障无线电用频设台安全。
2023年9月
无线电科普
2023年9月是第14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无线电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融入各行各业
进入千家万户
1. 什么是无线电?
无线电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辐射和传播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手段。电磁波无处不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如此循环反复,使交变的电磁场由近及远地辐射传播开去,就像水池中的水波纹一样表现出波的特性,这就是电磁波。波峰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波长,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的波峰数被称为频率。按照电磁波频率或者波长排列起来所形成的谱系被称为电磁频谱。
2. 无线电是如何诞生的?
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无线电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辐射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手段。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雷布金在俄国物理化学协会的年会操纵自己制作的无线电收发信机,发送了“Heinoich.Hertz”(海因里希.赫兹)一词,虽然当时的通信距离中只有250米,但这却是世界上最早通过无线电传送的有明确内容的电报。1897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进行横跨布里斯托尔(Bristol)海峡的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通信距离为14公里。从此,人类无线电通信史拉开了新的帷幕。此后的一百年来,人类社会在无线电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无线电技术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从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从模拟方式到数字方式;从固定使用到移动使用各个发展阶段,无线电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3. 无线电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和指配;
对无线电台(站)的布局规划和设台电磁兼容分析及审批;
对无线电信号实施监测和监督检查;
对无线电干扰的协调和处理;
对无线电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
对研制、生产、销售、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以及代表国家参加无线电管理方面的双边和多边国际活动。
生活在信息时代
无线电与人们的生活日益密切
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但近年来“黑广播”和“伪基站”日益猖獗
不仅严重挑战了电波秩序
有的更成为了电信诈骗的重要渠道
危害着群众的财产安全
什么是“黑广播”“伪基站”“非法手机直放站”?
未经广电主管部门与无线电管理部门审批,私自设立的非法广播电台,俗称“黑广播”。
由主机、笔记本电脑和天线组成的设备,通过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推销等垃圾短信,干扰合法手机用户正常通信,俗称“伪基站”。
未经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并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擅自设置使用公众移动通信直放站,俗称“非法手机直放站”。
无线电干扰的危害有哪些?
无线电干扰会影响航空安全
对机场塔台指挥频率的无线电干扰,会影响航班的起降管理和航线的流量控制,造成航班严重积压;会导致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关机,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无线电干扰会影响日常生活
对防汛、防火、气象等系统的无线电干扰,会严重影响汛期、火险时的指挥调度,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对铁路、交通、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行业系统的干扰,会造成铁路列车、轨道交通的调度失灵,高速公路的临时封闭,电力抢修的延误,电信业务的中断,广播电视信号的中断。
无线电干扰会影响赛事指挥系统
对赛事指挥系统的干扰,会导致调度指挥、视频转播、计时计分系统出现中断,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我国对无线电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处罚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或者对正常运行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第七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或者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由无线电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从事诈骗等违法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无线促发展
管理保有序
谨记
电波无形、管理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