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经开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永顺经开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25 15:43:20 字体大小:

2023年,永顺经开区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创建“五好”园区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等文件精神,按照“一区两园”战略布局,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1月,园区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如下:园区生产总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8%;技工贸总收入48.77亿元,同比增长10.12%;规模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5.67%;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18亿元,增长10.64%;上缴税金2.16亿元,同比增长30.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8亿元,同比增长10.68%;招商引资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25.86%。预计年度指标完成情况:园区生产总值18亿元,亩均生产总值67万元/亩;技工贸总收入55亿元;上缴税金2.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亿元;招商引资1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0.3万美元,外贸出口160万元;研发经费生产总值占比不低于5%;主导产业营收占比不低于55%;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比不低于20%。

(二)“五好”园区建设情况1、规划定位好,统筹协调产业布局。一是找准产业定位。永顺经开区按照“一主一特”的原则,确定生物医药作为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园区特色产业,合理布局数字经济、新型建材、轻纺、电子等重点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占比58.91%。二是抓好用地节约。目前园区土地开发率80.06%,土地供应率85.38%土地建成率85.45%,亩均税收9.26万元/亩,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1.2,根据2022年度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成果,园区土地集约利评价分值为87.13。以土地利用清理专项工作为抓手,对园区土地利用、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空闲)土地等基本情况进行核查清理园区批而未供任务总量357.15亩,已处置完成276.64亩,处置率达到77.5%;低效用地任务总量30.3亩已处置30.3亩,处置率100%。三是启动调区工作。根据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进产业园园区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园区已聘请有资质的技术单位对园区调区进行技术服务,拟将原核准的主区220公顷非产业用地区块进行调出。2、创新平台好,赋能区战略发展。园区进一步善科技创新、检验检测、大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和功能配套设施。目前,累计引进和创建湖南省猕猴桃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永顺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湖南省永顺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永顺兴润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5个,永顺供销勤方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民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湘西芙蓉云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风调雨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湘西正跃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性服务机构5个。3、产业项目好,夯实园区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精准招商。积极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推介、湘西州医药产业链对接会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派出小分队前往长沙、株洲、衡阳、广州、东莞、深圳、北京等地进行项目对接考察。签约永顺县中医药产业园项目、湘潭市湘雨果食品加工项目、衡阳市衡永农特产品加工项目等产业项目8个,合同引资17.3亿元。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永顺县明瑞本草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永顺县松柏米业生产线、永顺经开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永顺县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永顺县武陵山区现代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区、永顺县磊鑫石业绿色开采、永顺县溪州新城产业孵化中心、永顺县土家源·武陵健康产业城等9个产业链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8亿元。4、体制机制好,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完善园区管理体制。突出园区管理机构在经济管理、投资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职能重点,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完成园区机构改革,明确了管委会的职能,完善了内设机构和二级机构设置。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由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兼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配备纪工委副书记1名;县委组织部部长带队专题调研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进一步选优配强园区领导班子。

三是强化平台公司功能。实行“小管委会+大公司”的运作管理模式。县政府批准成立湖南永顺经开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园区开发运营主体,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投资与建设。国有平台公司按照市场化转型要求,建立健全人事薪酬和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

四是加强园区合作共建。今年,我们分别与衡阳高新区、宁乡经开区达成了初步合作共建意向。5、发展形象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抓实园区“赋权”工作。在全州率先完成《园区赋权调整事项清单》,主动认领赋权事项51项,组建了园区政务服务中心,配备园区全托式“帮代办”专业化队伍12人,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成赋权事项办件127件,园区“帮代办”服务办件13件。二是加快园区诚信体系建设。管委会及所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没有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情况发生,没有失信企业。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力度,在信用信息平台上录入行政许可事项173条、水费信息483条,完成湘信贷平台入驻企业78家,开通惠民便企应用场景5个;全面完成企业信用承诺收集整理工作,正在进行信用信息平台的录入。三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责任岗位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预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价工作,加快推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企业安全三同时。四是强化环保管理工作。按季度开展园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2023年度各项环保指标均达标;建立健全了园区“一园一档”、“一企一档”管理台账,建立园区环保信息平台,并与省生态环境厅完成联网对接,及时更新园区环保信息平台动态数据,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聘请环保服务管家,协助园区做好园区环保管理工作;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中心,有效解决了全县危险废物企业和单位的危险废物处理问题。(三)存在困难问题一是园区经济指标增长普遍偏低,整体实力偏弱。亩均税收、产值,当前虽然在全州前列,但是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主导产业占比、高新技术占比、外资出口等几个短板指标弱势十分明显,“五好”园区考核经济任务艰巨。二招商引资力量不强,落地项目质量不高。园区企业招商引资人员少,招商引资落地项目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税收少、规模小、效益低,缺乏500强企业和龙头企业引领,对园区高质量发展带动不强。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一是园区技工贸收入突破60亿元,园区税收2.5亿元;二是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三是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引进外资30万美元以上,外贸出口200万元,引进各类企业10家以上(其中,“三类500强”企业1家);四是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以上。(二)重点项目建设安排年内完成投资10.65亿元,芙蓉帝景、永顺经开区(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土家源·武陵健康产业城等3个续建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85亿做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富硒农特产品“果蔬脆”深加工建设、永顺经开区创新创业园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永顺经开区猛洞河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磊石业绿色开采、湘西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利用建设、武陵山新型建材加工生产线、芙蓉镇公租房、中医药产业园等9个项目前期工,确保内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8亿元。(三)重点工作及举措1、做活土地文章。加大土地收储和出让力度,2024计划计划收储土地200亩(其中工业用地120亩,商业用地80亩),实现土地收入1亿元。进一步加强区土地管理,盘活土地利用率,加大园区土地供应力度;完成园区调区工作,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2、抓好招商引资。强化精准招商、精准建设和精准服务,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生物医药与生物科技、特色农产品、新能源、矿产品与新型建材、商贸物流七大产业链,精心谋划包装项目,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莓茶饮品植物提取、中药材贸易集散中心、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数字信息产业园等包装项目招商工作,力争完成招商引资10亿元。3、提升营商环境。贯彻落实《永顺县园区赋权调整事项实施方案》,提高园区对行政审批赋权事项的承接能力,确保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探索推行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效能,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落实“万名干部联万企”工作要求,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多层次向企业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工作,让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4、做好调度对接。对照“五好”园区考核指标,组建专班,分解任务,加强指标调度、监测、分析,确保园区各项指标全面提升;针对短板弱项,制定措施举措,加快补齐,确保实现突破。认真搞好对接,积极向省州相关部门汇报对接,加强部门间协作与配合,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2024年度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排名进位争先。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