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农业机械事务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永顺县农业机械事务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永顺县农业机械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2-05-30 15:31:39 字体大小: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经济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巩固脱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机“补短板、强弱项”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县委农业特色产业“南提质,北扩面”行动,推动我县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我们县农机事务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现就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做法及措施

(一)党建引领。

县农机事务中心支部现有党员17名(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8人,女党员3名)。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纳入全年工作整体布局,列入重要议程,做到与核心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推进。贯彻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员干部共撰写学习心得58篇、学习笔记23万余字,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和思想素养得到了不断提升;特别是干部职工的学习强国学分普遍达到了2000分以上,干部网络在线学习超额完成任务;组织开展了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党员进社区服务等活动,做到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一线、访民情、解民忧、帮民难,通过采取上门入户面对面接触的形式走访群众,特别是困难户、信访户,积极查找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深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对策措施,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县“三农”工作部署要求,以满足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为目标,以稳定实施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益为主线,持续提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采用横幅、标语和流动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努力营造农机购置补贴宣传氛围,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做到家喻户晓,从根本上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掀起了购买农机具的热潮,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为助力我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组织”和“财政、审计、减负、农机”等多部门联合监督机制,对补贴机具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查和复查,做到“见人见机见发票”,从源头上为补贴资金安装了“安全阀”,确保了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在县政务中心服务大厅设置农机购置补贴窗口,与财政、乡(镇)联网联席办公,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全年里多形式进行农机购置补贴培训及廉政教育,收效良好,受到广大群众好评。2021年,农机购置补贴国补资金分配我县430.384万元,上年度结余532.888万元。根据年度补贴方案安排,补贴机具种类为10大类21个小类51个品目,全部实行敞开补贴。为公正、公开、规范地开展补贴工作,我中心认真宣传补贴政策,严格执行补贴工作纪律,创新补贴工作方法,截至12月底,累计使用资金436.4296万元(其中中央补贴415.408万元、省补21.0216万元),补贴机具1284台套,受益农户1027户。补贴机具十大类,其中:耕整地机械705台套(微耕机691台、旋耕机14台),种植施肥机械8台套(水稻插秧机抛秧机6台、播种机械1台、育苗机械设备1台),田间管理机械4台套(田园管理机1台、植保机械3台),收获机械14台套(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14台),田间监测及作业监控设备58台套(农用北斗米级作业质量监测终端58台),粮油糖初加工机械301台套(谷物烘干机1台、碾米机300台),农用水泵9台套(潜水电泵9台),农用动力机械13台套(轮式拖拉机13台),农用搬运机械164台套(轨道运输机164套37000米),设施环境控制设备1台套(生物质量颗粒热风炉1台),其他农业机械7台套(农用连栋钢架大棚7台10368平方米),带动农民购机投入资金1657.7676万元。5.31--6.2日及11月3日州农机事务中心与县中心两次按照州核机方案规定联合核机,已检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25台,重点是大型高补贴额机具,共抽查农机补贴受理点3处、农机销售点4处、5个农机合作社、5个乡镇。

(三)农机窗口工作。

自2021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农业机械上户184台次;换证138人次,新领证216人次,办理各类农业机械年度检验521台,交强险705台。印发《道交法》《农机化促进法》《保险条例》等宣传资料800余份、安全操作手册550余册。

(四)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农机事务中心不受机构改革、执法资格变更的影响,监管工作不出现真空现象,抓实农机日常管理。

1.2021年来新注册联合收割机、拖拉机184台,年检521台,保险705台。注销公示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1741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新发证216人,换证138人,补证22人,注销163人。

2.上门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农场院落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11次,向群众和农机手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悬挂农机安全宣传横幅标语10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上门办理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年检和保险业务100多台。

3.送服务下乡,组织拖拉机驾校,9月30日在万坪镇碑立坪村开展送考下乡,当天64人全部通过考试。全年组织农机驾驶员安全培训考试4次共计216人次。

4.积极开展拖拉机安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行动,狠抓源头管理,变型拖拉机注销比例达到97%,2025年前变型拖拉机全部清零。2021年农机安全生产全年“零事故”。

(五)农机推广工作

一是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中心主任向明波带领全体农机技术员深入农机合作社、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和农机具维修、保养、安装调试等服务;督促全县农机经销商备足农机具货源、相关配件及其三包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农机操作培训、机具维修、保养等服务。全县农机合作社共投入了农业机械158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95台套;小型微耕机63台套;投入劳力218人,完成了稻田耕整面积8560亩,确保了我县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二是开展“3·15”农机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检查农机经销商4家、农机维修网点5家。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经销商存在销售台帐不规范,未粘贴合格证等违规行为,现场对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完成整改;维修网点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举办现场会。4月18日,永顺县2021年水稻机插(抛)集中育秧现场培训会在颗砂乡旭东村举办,州农业农村局、州农机事务中心负责人,县政府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应急局、农机中心、农经站、外资外援办、分管农业副乡镇等领导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的技术人员等近120人参加。与会人员观摩了水稻机械化播种流水线、水稻钵体育秧、水稻有(无)盘育秧现场、水稻有(无)基质育秧等技术环节,技术专家仔细讲解,为我县水稻专业种植户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是大力推广山地适用机具,着力服务我县主要产业。五是补齐机械化集中育秧短板,抓牢粮食安全生产责任。

二、取得的成效

我县农机拥有量5.9万台(套)48万千瓦,水田深翻耕面积2.7万亩,水稻机插(抛)秧面积4230亩,推广无人植保飞机15台(套),油菜机械化直播面积1.6万亩,我县水稻、油菜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61%(其中:机耕达到95%;机插秧18%;机播46%;机收85%)。全县共扶持建设了现代农机合作社36家,今年新建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1家。培训农机操作手809人,推广农机具1575台套。2021年机插机抛秧作业面积5600亩,为猕猴桃、柑橘产业基地安装单轨运输机37.4千米,补贴185万元,在石堤镇、颗砂乡、万坪镇、西歧乡、松柏镇等农机合作社建设连栋钢架育秧大棚10368平方米,补贴资金54万元,在羊峰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工厂化育秧基地1处,补齐了我县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短板,为今后机械化插(抛)秧在我县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县委5573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南提质,北扩面”规划贡献农机力量。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我中心不断高位谋划工作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和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明确中心主要领导亲自抓业务,中层骨干分头承办的工作责任制,为全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保证班子决策的公开、公正、科学、民主。二是加强人员业务培训。采用学习上级文件材料、领导上党课、组织座谈讨论、撰写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将理论学习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农机干部队伍良好形象的基础工作来抓。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开展。我中心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组织开展了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党员进社区服务等活动,做到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一线、访民情、解民忧、帮民难,通过采取上门入户面对面接触的形式走访群众,特别是困难户、信访户,积极查找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深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对策措施,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按时按质完成各项任务。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我中心按月考核,按月分析,保障了各项任务按照计划严格落实。取得了全年工作良好成绩。

四、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农机事务中心正处于改革时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困难,极大的影响工作开展。

2.农机、农艺融合度欠圆满。目前不同程度存在“重农艺、轻农机”的思想,因而造成农艺项目资金用不完,农机项目没有资金来支持,农艺与农机严重脱节,无法建立农机、农艺融合长效工作机制、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政策扶持机制。

3.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机库棚、新机具推广、合作社建设县级配套资金不及时到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资金扶持不够。

4.农机作业基础设施落后。以前建设的机耕道没有设计农机下田(地)坡道和桥涵附属设施,果园、菜园、茶园和养殖场建设没有考虑机械化,我县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受到制约。

5.工作经费不足。全县点多、线长、面广,因缺少工作经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查和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难以全面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五、2022年工作计划

(一)健全完善领导责任体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农机安全领导责任制,中心主要领导不定期研究解决农机事务重大问题,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把党对农机事务的领导贯穿到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深入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工作。不断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平安农机领导责任体制,做到各负其责、共同履责、有效问责,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

(二)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好农机人员考评的科学性、实效性、引领性,用足用好考评“指挥棒”,按照民意导向、责任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原则,不断改进完善考评考核方式方法,健全完善综治责任奖惩体系和正向激励机制,抓实平时考核、年度考评和实绩考核。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尺,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考评考核的重要方向。

(三)落实国家级平安创建示范县争创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提高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水平为中心,以依法行政、文明监理、优化服务为主线,以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创建安全文化、加大隐患治理、提升监管能力为重点,深化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转变监管方式,改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果,着力构建“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推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全县在“十三五”期间开展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争创工作,设立县政府平安创建工作专班,计划创建6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创建24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600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建成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四)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补贴监管,力争全面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计划任务;按照补贴额高于5000元(含5000元)的机具,抽查比例不低于20%,补贴额低于5000元的机具,抽查比例不低于10%的标准,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进行1次抽查核实;严格执行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办法,坚持严查严处。

(五)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力度,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重心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移,努力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继续抓好2家省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家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的创建申报工作。

(六)继续抓好农机推广工作。以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为切入点,在完成全年推广农机具1500台套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农机具推广工作;做好秋收、冬种工作,推广油菜机械化种植0.8万亩,机插机抛秧1万亩。

(七)扛稳粮食安全重担,着力提升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推广我县机械化育秧、插(抛)技术,加大对机械化育秧、插(抛)机具补贴力度,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双稳”。

(八)扎实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加大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规范化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力争全年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800人次。

(九)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以“平安农机”创建为抓手,着力夯实基层监管基础,持续开展农机安全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防止发生涉及农机的案件,进一步强化农机培训机构管理。以提高隐患排查的质量为重点,做好农机安全宣传,抓好田间、机耕道作业期间农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抓实农机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工作;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促使农机安全生产落到实处,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永顺县农业机械事务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