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2015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附件3:
永顺县农机局2015年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报告
一、部门概况
永顺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共核定编制32个(其中参公管理22个、事业10个),实有在职人员31个(含自筹1人),离(退)休人员27人(提前退休2人,离休1人)。下设有办公室、管理股、财务室、农机监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化学校等六个股室
永顺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主要职责:1、组织实施有关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作业规范、技术标准和监督管理的各项法规和规章。
2、指导和组织全县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机械信息网络建设;负责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灾救灾、作业等各项服务性工作。
3、根据国家农机化政策,研究提出我县农业产业政策建议,执行落实国家农业机械惠农政策;组织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引导农业机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和应用水平。
4、研究拟定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参与研究拟定有关农业机械化科技政策。指导农业机械行业职业职能开发,负责农机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
5、指导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牌证管理和产品质量检验、鉴定、认证管理。
6、负责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农业机械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机械维修管理。
7、负责拖拉机和其它农业机械、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教育工作。
8、研究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各项资金计划;负责农业机械化各类经济指标的统计工作。
9、负责县局直属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
10承办县农业局委托、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整体收入支出情况
(一)整体收入
2015年全年共收入1636.26万元。
其中【501213010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农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18万元,来源于年初预算8万元、调整预算10万元。
科目【5012130106】技术推广金额80万元,(1)、2014年调整预算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30万元,2015年到位;(2)上级财政拨2015年农机示范推广服务能力建设资金25万元(其中;用于机耕建设16万元,打印《新型农业机械培训综合教程》3万元,农技技术推广与培训开支6万元);(3)2015年中央财政基层农技推广与补助资金20万元(其中:给万坪镇镇政府基层农技推广经费5万元,其它用于万坪油菜现场会及工作人员下乡推广开支);(4)2015年新开型农机推广资金5万元(全部用于万坪镇上坪村农机合作社)。
科目【5012130109】农产品质量安全55万元(用于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5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5万元)。
科目【5012130110】(1)2015年农机监理能力建设资金6万元;(2)2014年省局配置监理车款10万元,2015年初到账购置;(3)年初预算监理工作经费20万元都用于免费监理工作开支。
科目【5012130122】(1)县财政配套农机购置补贴30万元;(2)上级财政拨入县财政农业股农机购置补贴款1080万元;(3)2015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19万元(年初预算8万元、省局11万元)。
科目【5012130124】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化经营90万元(县财政配套),用于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
科目【50121399】其它农林水支出42.5万元(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4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5万元)。
(二)整体支出
2015年全年共支出1636.2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91.59万元,项目支出1442.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2.18万元。2015年三公经费支出9.3万元(其中车辆运行费5.5万元、公务接待费3.8万元、公务出入境0万元)。
三、2015年办公室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指导下,以“立足农机、科学发展”为理念,以“兴机富民、服务三农”为宗旨,始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机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现就今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共办理大中小型拖拉机上户112台,工程机械上户21台,联合收割机上户 50台;拖拉机年检 535台,交强险118台、签订保险通知1852份、互助保险 130份,互助保险金额4.7042万元;拖拉机驾驶员考试 67人,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考试 13人、小拖 54 人,增驾(H增G)5 人;换发拖拉机驾驶证 60 人。共为农户减免拖拉机年度审验费、驾驶员考试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号牌工本费、行驶证、驾驶证工本费48万元左右,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具体做法:一是我局执法人员经常深入到30个乡(镇)村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广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给农机手上安全培训课,全年共执法检查行动165次,检查农机生产经营场所685处,出动执法人员825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7起,使安全隐患基本消除,没有发生农机安全生产事故。二是加大农机安全路检路查力度,与交警、安监、乡镇政府等部门联合开展4次综合大整治活动,深入农家场院、农贸集市排查安全隐患,严厉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共出动执法车1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88人次,检查各类拖拉机915辆,纠正各类违法违章行为15起,教育机手448人次,从源头上杜绝了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农机安全驾驶及法制培训。采取多渠道、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共举办了四次全县农业机械驾驶员法律、法规培训学习班,参加人员达380余人,系统学习了《农业机械促进法》、《农机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农机安全操作常识等法律法规和技能,使广大农机手守法意识普遍得到提高,共培训了各类农机操作手1850人次。印发《道路交通法》《农机化促进法》《保险条例》等宣传资料2800余份、安全操作手册200册、悬挂横幅30幅。四是创建了勺哈“平安农机”示范乡,投入相关资金1.5万余元,配置电脑1台、摄像机1台及各种设备。制作宣传栏4个,并制定了各种相关制度,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余份。
(二)、加大推广力度,确保水稻机械化作业扩面。今年在万坪镇上坪村、吊井乡树木村、石堤镇铜瓦村、芙蓉镇保坪村、塔卧镇文昌村、车坪乡红星村等6个乡(镇)村举办机械化育插秧培训班8次,现场示范培训12场次,现场讲解水稻机插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技术骨干58人;培训农民技术员480人,发放宣传资料1840份,技术资料550余份。又分别在万坪镇李家村、塔卧镇文昌村、大坝乡沐浴村、吊井乡树木村、松柏镇西元村、沙坝镇官坝居委会等6个乡(镇)村创办水稻机插秧作业示范点,面积达1.8万亩,带动了周边机插秧。全年推广插秧机86台,(其中:高速插秧机5台),机械化育插秧已经在30个乡镇全面铺开,全县实现机械化育插秧面积13.5万亩,比去年增长了30%。我县水稻生产从耕作、栽培、排灌、植保、机收、烘干、贮运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并逐步带动其它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使全县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了一大步。
(三)、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确保农民增收。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尊循“公开、阳光、高效”的原则,分别在松柏镇西元村、塔卧镇文昌村、万坪镇上坪村、长官镇长官居委会、泽家镇泽家居委会、芙蓉镇保坪村、颗砂乡两河村、颗砂乡太坪村、车坪乡车坪村、大坝乡沐浴村、石堤镇宝灵居委会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加上去年创建的联瑞和勤丰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全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4个,居全州之首。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拥有农机装备503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台;联合收割机50台,插秧机86台;其它作业机械335台,入社成员户524人,其中贫困人数417人户,流转土地7244亩;其中贫困人口面积3037亩,解放农村农业人口10789人;其中贫困人口3265人,托管服务土地面积8156亩,其中贫困人土地面积4504亩;托管土地人口面积8574人,其中贫困人口3721人;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732.83万元,其中直接经济创收345万元,解放农村农业人口间接经济创收3265万元,托管服务降低生产成本131.83万元,为每个人增加年均纯收入3340元。
(四)、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规范实施。一是宣传惠农政策。采取固定横幅标语和流动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努力营造农机购置补贴宣传氛围,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做到家喻户晓,从根本上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掀起了购买农机具的热潮。二是强化项目监管。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组织”和“纠风、财政、审计、减负、农机”等多部门联合监督机制,对补贴机具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查和复查,做到“见人见机见发票”,从源头上为补贴资金安装了“安全阀”,确保了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三是开展优质服务。创办为民服务大厅,与财政、乡(镇)联网或联席办公,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全年争取中央项目购置补贴资金1080万元,已使用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6.91万元,其中2014年预前使用补贴资金289.12万元;2015年使用补贴资金717.79万元,共补贴农机具4011台(套),其中:2014年预前补贴农机具938台(套);2015年补贴农机具3083台(套)共受益农户3328户,带动农户投入资金3356.37万元。
(五)、加强办点示范,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一是抓示范。按照“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周边辐射,循序推进”的原则,抓住油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大力开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以示范点为依托,通过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大力示范推广油菜种植的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如:旋耕、开沟、起垄、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及油菜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技术,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扩大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辐射和普及。特别要以油菜直播、机收等为重点,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示范基地,带动了全县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二是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直观生动地介绍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按不同的时间在全县较为影响大的、机具作业环境好的、有油菜种植习惯的乡镇举办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会,分别在万坪、吊井、石堤等乡镇各举办一次,从而提高农民对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认识和参与。在万坪镇创建了以惠丰、联瑞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的5000亩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并举办了全县、全州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会2次,辐射带动了全县种植油菜面积18万亩。三是抓推广。将全国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先进适用型农机具在我县全面大力推广,以农机购置补贴为基础进行累补,激发农户、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购机热情。特别是加大油菜直播机具的补贴力度,从而加大我县油菜机械化种植面积,实现我县稻-油轮作良好的局面。
(六)、加强领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一是一把手驻村6次,分管领导12次,扶贫队员120天以上。二是产业柑桔低改378亩,每亩投入800元,共投入30.24万元,大果实蝇防治每亩投入60元,全村柑桔全覆盖。三是同建同治投入经费1.5万元;计划生育投入经费0.5万元;项目:人饮工程项目投入资金50万元,水表已安装进农户;四是“一进二访三联”进村入户3次,投入经费5万元,投入微耕机10台、机动喷雾器20台,总价6万。
(七)、广泛收集资料,提高农机综合信息水平。全年累计上报信息及宣传报道102篇。其中《团结报》5篇、《湖南省农机信息网》37篇、《湘西农机信息网》30篇、《湘西红网》8篇、《永顺情况》12篇。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台、新闻媒体为农机化作业现场进行专题报道和滚动式播放。从而加大了对农机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了农机队伍的形象和农机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也为上级决策提供了来自农机基层第一线的实践依据。
四、资产管理情况
永顺县农业机械管理局资产总额为 586.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65.34万元(包括房屋构筑物、车辆、电脑、空调、复印机、办公桌椅、柜、沙发等),其它应收款21.12万元。为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由办公室负责固定资产建账建卡清查盘点,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物登记、凭卡入账,每年对各股室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制定了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对于符合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固定资产管理股室写出书面申请,办公室提供相关材料,统一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报废。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根据农办财〔2014〕64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湘农机计〔2014〕33号文件工作绩效考评规定: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县本级专项工作经费应按省里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额的4%、5%、6%。2015年我县省里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额1080万元,其工作经费应按4%的标准预算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是44万元。实际上我县只预算安排8万元,这远远不够。不仅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而且我县通不过省农机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绩效考评
2、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难度大
我县30个乡镇的30名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员非县农机局的所属人员,对他们一是没有人事权、行政管理权,更没有财权,没有给他们安排预算工作经费,工作积极性相当低。甚至,他们下村搞农机具核查或进城报送农机购置补贴材料的车旅费乡镇不给报销,自己出。二是各乡镇没有把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当作中心任务工作安排,而是附带工作、应付工作。我局推广站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量大,而日常琐事较多,难免存在挂一漏万的现象,并且更难免出现工作滞后。
3、县级配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够
我县高台土地和“小平原”稻田较多,是全州最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农业大县,也是农机销售大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占全州的46.2%。但是我县大、中型农机具和重点推广新技术、新农机具的推广力度不够。特别是水稻高速插秧机、油菜直播机、粮食精加工机械以及果蔬的保鲜设备等应加大推广力度。主要原因就是县级配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够。
(二)、建议请求
1、追加县财政预算工作经费
县财政预算工作经费应安排45万元:一是30乡镇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员工作经费5000元,即15万元;二是全县农机具操作技术员1000名及科技农艺人员1000名培训费10万元;三是农机局推广站补贴农机具逐乡逐镇逐村进行农机具复核经费5万元;四是创办各类农机技术推广示范片及基地经费10万元;五是印编《新型农民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教材》、相关宣传资料及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各种费用5万元。
2、增加县级配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没有机械化的农业,谈何现代农业,更谈不上加快全县脱贫致富的步伐。虽然我县农业在水稻、油菜、玉米、烤烟等农作物生产各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但机械化作业水平仍很低下,机耕70%,机收50%,机插不足20%,烘干不足10%。大、中型和重点推广农机具我县购买能力弱,主要是农民对新技术、新农机具缺乏认识,又加上经济不富裕。只有加大补贴力度,拉动农民购置。县级配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增加到80万元:一是水稻高速插秧机10台(累补50000元∕台),需资金50万元;二是油菜直播机30台(累补5000元∕台),需资金15万元;三是手扶四行步行插秧机60台(累补2500元∕台),需资金15万元。
3、乡镇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员统一管理
为了更好地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将补贴资金落到实处,各乡镇要把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当作中心任务工作来抓,不得给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员安排其他重要工作,要以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为重点、专职,直接受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领导。
永顺县农业机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