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09 15:40:12 字体大小: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推进“两个加快”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上下齐心合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基层党建

1.学思想,推进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对党绝对忠诚的第一要求,深化理论学习,让学习动起来、深下去。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通过党委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周五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23次,下半年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院坝会、理论宣讲、主题研讨18次。坚持开展“集中+自学”“线上+线下”全方位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抓基础,强化服务保障。扎实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砥砺知重负重、真抓实干的强烈担当,追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一流标准,锤炼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强战斗堡垒。今年纳入优秀青年5人,调入班子成员1人、提拔重用1人,调整2个村党支部书记,改善优化队伍结构,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干部队伍结构更优、活力更强。

3.纠四风,推进清廉建设。一是厚植清廉根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在全乡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坚持守正创新,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不断筑牢清廉建设的文化基础。二是精准监督问责。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开展未巡先改、三湘护农、酒驾醉驾、“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行动,2024年累计立案8件,办结8件,诫勉谈话2人,党纪政务处分8人,退缴资金6954元。

(二)乡村振兴全面覆盖

1.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乡共争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558.6万元,其中生产项目类14个共投入440.7万元,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类1个共投入10万元,产业服务支持项目类1个共投入9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类2个共投入17.9万元。修建河堤、水渠、机耕道10余公里,新建两座桥梁,水井整修、场坪硬化合计5处。所有项目预计2024年12月全部完工,项目共惠及7个村千余户群众。

2.现代农业谱写新篇。切实践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引进集体和大户种植优质稻,发挥规模优势,注重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在摸清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支柱农牧业、新型特色种植业齐头并进态势,逐步形成烤烟、优质稻、莓茶种植、牛羊养殖等传统种养业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范围内种植烤烟1000亩、优质稻7000余亩、中草药90亩、莓茶2000余亩,牛羊养殖户30多家,存栏牛羊2600多头。莓茶产业示范园、大米加工厂,2家农机合作社、3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元化产业业态正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支撑,日趋完善的产业发展格局将持续为我乡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3.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坚持“每月评比”“大评小奖”,全面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组建43名保洁员队伍对主干道、村庄内道路两侧垃圾进行常态化清理,投入2.2万元资金作为保洁员奖补物资。加强“两违”治理,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搭10余处,拆除空心房危房建筑7处、搬迁地灾点房屋2户。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乡户厕改造23户,累计完成483户。
  (三)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1.脱贫成果持续巩固。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7户22人,为全乡909户脱贫户和103户监测户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开发公益性岗位98个,发放补助80余万元;开展集中走访10次,覆盖全体脱贫户和监测户,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健全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应保尽保。我乡共有低保420户1019人、五保户79人、享受高龄补贴38人、享受百岁补贴1人;为210人办理临时救助,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1万元;投资55万元完成西歧乡敬老院公共消防设施项目。

3.勤政务实敢于担当。进一步提高“12345”便民服务热线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着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坚持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相结合,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执行高效,全力营造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浓厚氛围,以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推动西歧乡大发展。

(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安全生产抓紧抓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对烟花爆竹商户、沿街商铺、工业企业、敬老院、宗教场所等重点场所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61次,节假日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检查12次;全方位做好秸秆禁烧、中小学生防溺水等工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矛盾化解有力有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包案化解等工作制度,召开专题工作会议9次,逐项研判上级交办各类重点信访事项,推动信访事项有效化解。今年以来,乡村两级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6件、上级交办信访事项17件(其中市长热线13件)、乡级接访21件,均在规定时间妥善处置并回复。对3个重点信访案件落实乡村干部包保,无一例进京访。

3.平安建设走深走实。强化养老、反诈、禁毒、反邪教等工作,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入开展“利剑护蕾”等专项行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余份。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现有网格员7名、网格长1名,基层治理有力有效。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聚焦接续奋斗固成果,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突出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开展拉网式大排查。鼓励脱贫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电商等富民产业,健全稳定增收机制,拓展就地就业空间。探索土地集中流转新模式,不断增强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力争重点村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其他村达20万元的收入目标。扛起粮食生产安全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进一步夯实优质稻、莓茶、油茶、烤烟等特色产业。

(二)聚焦协调发展强基础,厚植绿色转型新优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激发群众主体参与热情,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开展户厕改造“回头看”,建立健全户厕改造长效管护机制。推进西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力度推进“最美村寨”创建。坚持做好防汛抗旱、防寒抗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合理编制预案,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保证抢险物资及时到位。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聚焦为民服务暖民心,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提升文明乡风。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构建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聚焦乡村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协调乡村两级力量,保证乡域大局整体稳定。坚持综治维稳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做到化解矛盾纠纷“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班人马、两级(乡、村)监控、专人负责”,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结合网格化,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禁毒工作,要求网格员坚持每天巡查,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及时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相关事项提高工作效能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