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西歧乡合心村发展规划(2015-2020年)

西歧乡合心村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25 17:59:57 字体大小:
西歧乡合心村发展规划(2015-2020)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合心村位于西岐乡东部,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属山区地形。东与瓦厂村相接,南与大竹岗村交界,西邻西岐村,北部与土伴湖村相接。全村4个村小组,总人口1824人,415户,有劳动力1029人。全村总面积1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1亩,其中稻田面积943亩、旱地538亩,山林面积16385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1318小时,无霜期268天。

(二)社会状况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寨,415户,农业人口1824人,以土家族为主,劳力1029人,党员30名,女性党员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外出务工人员500余人,低保242人,五保8人,新农合覆盖率99%,新农保覆盖率90%。

(三)经济状况

合心村多年以来以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为主,没有形成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无任何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造成目前发展滞后及贫困的原因分析:

1、自然基础条件艰苦。一是人均耕地少。该村山高、坡陡、开发难度大。二是严重缺水。该村山体大,坡度陡,是岩溶干旱地形,水源少,取水难度大,水量保证率低,人畜饮水和生产灌溉得不到保证。三是机耕道严重缺乏,劳动生产成本高。

2、基础建设差。一是通村公路建设标准低(),道路窄,会车困难,通行能力差,机耕道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全村的生产生活需要。

3、农业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有限,农业比较利益普遍较低,投入风险大,加之农户之前曾尝试过多次种植、养殖开发,均以失败告终,村民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该村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农户自筹资金能力十分有限,村集体经济空白,无法支撑该村产业发展。

4、村民创业意识差。全村真正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很少,加上合心村是死角村,信息闭塞,导致村民素质不高,缺乏技能,观念陈旧,创业意识、市场意识不强,怕失败,怕亏本,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观念普遍存在。

二、合心村脱贫发展的规划和措施:

(一)、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二组的人畜饮水工程,计划投资30万元。(2015年)

2、小溪立烈湖组道硬化,计划投资60万元。(2016年)

3、三组河堤:长120米、宽1.5米、高3米,计划25万元。(2017年)

4、老河桥饮水工程,计划投资15万元。(2018年)

5、一组河堤:长150米、宽1米、高2.5米计划投资15万元。(2019年)

6、老河桥机耕道1000米投资10万元。(2020年)

7、张家湾河堤投资15万元。(2020年)

(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兴村、产业富民目标。

1、油茶种植达300亩。

2、鼓励发展烤烟产业,2015年实现试种烟叶30亩,实施种植风险(1500元/亩)托底支持政策;2016年种植面积达100亩,2017年种植面积达150亩,2020年达400亩,走“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思路。

3、鼓励发展养殖业,培育扶持5-10户养殖大户,力争到2017年全村养殖业收入翻一番,到2020年再翻一番。

4、创办集体经济,选准项目,2015-2017年,每年投入10万元,三年不少于30万元,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增强产业发展后劲、集体经济后劲、组织发展后劲。

(三)、教育、培训

1、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每年组织1次以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村民科技种养水平。

2、积极组织参与“湘西百万农民大培训”,使青壮年村民掌握1种以上生活实用技术,为走出家门创造条件,逐步形成特色劳务经济产业化。

(四)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

1、到2020年实现新农合覆盖率100%,新农保覆盖率100%;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建好村卫生室,确保村民看病有保障,实现小病不出村的梦想。

2、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到2017年基本解决无危房,计划投资25万元,真正实现人人住房有保障。

3、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大力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控山体开发,加大山体修复,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裸露山体。

4、启动“道道有村、围村有林、庭院有果、村中有景”的绿色生态村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大力发展节柴灶,配套改厕、改圈、改厨;发展沼气项目,计划分三年实施,每年投入2万元,共计划投入6万元,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思想道德建设

1、建好班子。以“三制一卡”的党建工作方法为抓手,抓好“五个基本”建设(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载体、基本制度、基本保障),把合心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核心。

2、抓好队伍。加强对村支书为核心的村干部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培养和吸收有条件的干部、村民特别是有文化、有技术、乐于奉献的青年到党组织中来,保持本村党组织的活动力,壮大党员队伍。

3、加强村支两委班子素质能力培训,通过知识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让村干部走出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先进,提高谋事干事能力。

4、健全制度,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按期选举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村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完善村规民约,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城乡同建同治、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四、贫困户帮扶结对

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直接帮扶孤寡老人、残障人员、特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助学行动”、“慰贫问苦” 活动。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