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高铁开通战略机遇,战胜各种挑战,大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业产业、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民生事业和自身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巩固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果
我们高度重视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组织领导、防贫监测、结对帮扶三个方面全面开展工作,全力守住防返贫底线红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政府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贯彻落实,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防贫监测体系。全面落实贫困监测“333”模式,持续建设返贫预警渠道,利用平台数据筛查、干部实地走访、群众自主上报的方式排查各类风险数据409条,通过建立立体化的返贫监测预警体系,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理。三是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实现镇内群众联系全覆盖,安排联系人224名结对联系7000余次,累计开展5次全覆盖动态识别走访,对纳入国家监测平台的22户对象实施领导干部结对帮扶,通过低保、公岗、小微产业项目、就业培训等措施解决各类问题120余条。
二、产业提质增效获得新突破
镇党委在落实县委“南提质、北扩面”行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凭借产业大镇优势通过党建引领、科学规划、农业宣传、技术支撑、产业融合、品改提质、食品安全、产品认证等八个方面做足了“产业提质”文章,进一步加快产业振兴步伐。一是农业产业提质凸显成效。全镇现有猕猴桃3.2万亩,水稻1.8万亩,烟叶1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0.7万亩,已形成“富硒猕猴桃”“优质水稻”“现代烟草”“高山反季节蔬菜”四大主导产业。拥有农产品国家地理标识1个,湖南省地理标识1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9个。构建了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电商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产业提质增效上获得了新的突破。二是养殖产值持续稳步提升。通过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到2021年底镇内共有规模养殖场3个,规模养殖户6户,散养户520户,存栏11200头,年出栏规模28500头。2021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3.4亿元,农村人均收入1.85万元。三是二三产业融合助力增收。全镇共有网店461家,电商从业人员1400余人,形成各电商平台主推特色农产品猕猴桃、高山蔬菜、松柏大米线上销售的局面。2021年全镇通过线上实现各种农产品进城45万单,带动线下销售1亿元,实现农民增收4000万元。
三、社会综合治理打开新局面
我们始终将稳定放在重要位置,整合各级力量,不断强化综合治理,共创社会稳定和谐。一是筑牢安全屏障。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对“多合一”门店、校园、道路、非煤矿山等重点场所进行逐一排查,整改门店217家以及校园安全隐患5处、巡查矿山企业30余次、查处违规车辆190余台、处罚车主150余人、教育群众300余人次。二是化解矛盾纠纷。制定“三无一率”工作目标,开展诉源治理,纵深推进矛盾纠纷调解“三二一”工作法,成功调解纠纷60件,摸排不稳定苗头18起,已全部排除,全镇化解矛盾纠纷74起,化解率100%。实施“四捆一”责任捆绑,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全力推动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对今年以来出现赴省进京重复越级上访、四捆一责任不实、稳控化解不力的1个村及2名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三是建强综治基层。夯实村级禁毒联络员、消防协管员、网格员等针对性基层综治队伍,组织全体干部参与综治民调工作,目前全镇共有基层平安站点14个,镇人民调委会1个,村级调解会14个,调委会成员79人,群防群治队伍15支,基层综治力量逐步增强。四是加大治安防范。突出重点,把各镇区作为重点进行集中整治;突出重点人员,加大对非法越级上访、易肇事肇祸、吸毒等重点人员的管控,重点打击“两抢一盗”,全年社区矫正人员11人,解除矫正5人,新入矫4人,安置刑释解教人员 21人,无一人重新犯罪;加强滞留缅北电信诈骗人员劝返,全镇已发现的缅北人员劝返6人,劝返率60%。
四、民生保障事业迈上新台阶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民生福祉。一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建立群众自查上报、村干巡查汇总、专干分析处置的完善中高风险返永人员处理流程。张家界疫情期间,全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通过全面排查、设卡守点等方式严防风险人员流入、奖惩并用、强化宣传,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全镇隔离各类风险人员289人,疫苗接种率达到93.95%,无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二是全力推进美丽建设。镇党委、政府出台美丽湘西工作考核方案,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全面开展美丽湘西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污染防治、禁捕退捕工作责任,全年整改环境问题2个;推行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成功申报花桥村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最美农家16家;中心农贸市场主体建设已完工,多年马路市场整体搬迁有力推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三是全力保障民生事业。深入推进“放管服”和“一门式一站式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向农村延伸,做到让百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打通群众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全年村级办理业务共22223件,办结率和满意度均为100%;持续关注教育事业,春秋两季共发放各类教育补贴约220万元;增强群众就业能力,全年开展就业培训18次,参训人数800余人次;做好民生保障,全镇共有五保户92户,兜底户471户998人,享受残疾“两项”补贴846人,同时马鞍山至松柏镇区道路扩宽工程水稳层基本完工,进一步解决了我镇多年来交通难问题。
五、强化党建引领彰显新作为
我们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党的建设引领政府工作,持续改善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一是抓牢队伍建设。坚持组织队伍年轻化、高效化、专业化,通过村支“两委”换届,吸纳了三坪村教育能手唐启立、花桥村电商达人欧黎明、坝溶村产业能人徐生国等13名各界能人进入队伍中,村支“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下降5.7岁,13个村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储备后备干部47人,进一步为我们的村干队伍输入和储备充足的“新鲜血液”,为我镇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二是做好“五个到户”。镇党委通过“互助五兴”有效拓展,推行“五个到户”工作。将镇内的产业能人、土专家等纳入“互助小组长”范畴,全镇共建成806个互助小组,其中能人兼任小组长391个,占48.5%。通过能人“带动”、引导农户自身“爱动”的工作思路来助力乡村振兴,带领全镇农户共同致富。三是做强集体经济。在镇内星火和花桥两村作为试点,引入成功人士莫桂云在星火村创办“源美藤椅厂”,潘靖明、肖国成、向宏伟三人联合在花桥村创办湘西名旺家具有限公司,两村集体通过以厂房、土地入股,企业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双方进行合作,公司每年为星火、花桥两村集体分红2.2万元、5万元,带动当地826户1207人就地就业。四是深化思想认识。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阶段学习,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形成社会共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微心愿 党员帮你圆”“一起赶场学党史”等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到为人民服务这一最终目标。共开展专题宣传47场,为群众办理实事270余件。三是强化作风监管。严肃机关干部工作纪律,制订了机关干部学习制度、上班签到制度、值班制度、包村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实现了机关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目前我镇镇村两级各项工作均及时按规定向群众公布并公布干部不良作风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当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镇内主导产业之一的猕猴桃品种退化严重,造成减产,急需品种改造升级;农产品深加工缺少技术和资金支持。其他方面如安全生产、生态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等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存在短板。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省委“三高四新”战略目标和使命任务,贯彻州委“三区两地”“五个湘西”发展思路和县委“5573”发展思路,聚焦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特色产业、城镇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等工作。
一是聚焦乡村振兴。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在“防返贫、缩差距、促平衡”上狠下功夫,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积极稳妥实施医疗、教育普惠保障政策,防止因病因学致贫返贫,做好相对贫困群众各方面帮扶工作。坚持镇村书记抓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十项工程”,重点壮大扶贫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小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加快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通村通组道路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大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力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村民文明素养;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打造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是聚焦全域旅游。积极策应高铁时代,借助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区位优势,加强羊峰山景区建设,将之建设成为越野、户外探险、高山滑雪、影视拍摄、避暑观光胜地,加快建设松柏水库至镇区的农文旅融合区,沿水库修建慢游道等休闲观光设施,周边稻田建设农耕文化展演及体验功能区;借助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充分利用五连洞这张名片,增强镇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力。抓紧旅游公路提质,打通乡村旅游“毛细血管”,形成外联内畅的旅游交通网络、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网络,推进景区拓展提质升级。做好“旅游+”文章,谋划实施一批文旅提质项目,建成一批中高端民宿项目,开发一批休闲度假游、研学游、红色教育游、康养体育游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旅游休闲服务综合体,不断丰富旅游供给。创新宣传营销手段,打造更多的知名“网红”和“网红打卡地”,持续增强“美丽松柏”吸引力,推动形成生态文化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三是聚焦特色产业。响应县委农业特色产业“南提质、北扩面”行动,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东风,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完善“园、社、企、种、水、路”综合配套,培育壮大猕猴桃、烟叶、水稻、高山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特色,培育更多的优质农副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总产值、附加值“双提升”。加快完善商贸物流体系,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农贸市场标准化等项目建设,加快乡村消费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红带货、直播基地,拓宽线上消费,激活线下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刺激经济全面发展。
四是聚焦小城镇建设。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优势资源,高标准、高质量提升小城镇品味,有效推进镇区环境秩序综合管理水平。启动松柏至芙蓉镇孔坪(原粮援路)公路建设,加快松柏大道提质增效,进一步破解松柏小城镇建设的交通瓶颈;完成中心市场建设和马路市场搬迁入驻,为松柏小城镇建设注入强劲内核力量。强化综合执法力度,提升乡村管理水平,持续巩固扩展综合环境整治成效,深入开展“两违”“美丽乡村”整治行动,着力打造人民满意小城镇。
五是聚焦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持续加强生态建设,纵深推进美丽松柏建设,重点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抓实禁捕退养工作,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加强厕所、垃圾、污水等村容村貌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六是聚焦社会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突出办强公办义务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和校园安全综合整治,确保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实施健康松柏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医保征收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脱贫发展创作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坚守安全底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着力防范化解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信访维稳、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风险,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五进小区”“社区吹哨、三个报到”基层治理模式,纵深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三二一”工作法,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