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2020年松柏镇工作安排

2020年松柏镇工作安排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30 11:58:51 字体大小:

松柏镇2020年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州委州政府“542”发展战略和县委县政府夺取2020年工作全面胜利的工作部署,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聚焦全镇余下的46户115人贫困人口,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细化帮扶责任,针对制定帮扶措施,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同时按照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密切关注已脱贫人口,落实已有帮扶政策,助力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二是打赢环境保卫战。要严格落实、深入实施河长制,重点监控和治理生活垃圾、黑臭水体、农业生产污染等领域,确保水质优良率稳定达标。严守生态红线,推进土地复垦,采石场生态修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强化松柏水库水源保护措施,确保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保障全镇用水安全。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打击非法集资行为;严控社会稳定风险,做好镇内重点人员的监控,保持扫黑除恶的高压态势,对镇内可能出现的涉黑涉恶人员早发现、早处理,巩固全县“平安永顺”成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非洲猪瘟”重大疫情工作和“甲流”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全镇宣传和防控,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推进乡村振兴试点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运用花桥村被纳入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村的优势,将花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的经验推广到全镇余下13个村,并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为各村制定合理发展规划。二是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有序开展。三坪村国家级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挂牌,心印村高山刺葡萄种植项目初步完工。计划全镇的烤烟种植由2019年的4015亩在2020年提高到8000亩,预计产量200万斤。积极推动“一村一品”,合理规划各村主打项目、大力发展集体产业,巩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群”成果。

(三)加快产业强镇项目建设,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弱项。一是建设绿色生产基地。以三坪村国家级有机稻米生产基地为样板,大力推动全镇优质稻米、高山蔬菜、猕猴桃种植等特色产业的无害化生产,将全镇打造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让松柏产业走出去。二是提升仓储加工能力。围绕全镇的农业生产打造配套的仓储、加工、物流一条龙体系。对全镇的冷库、仓库进行摸底调查,规划全镇的仓储体系,提升储存能力;积极扶持镇内加工企业,以松柏大米厂和坝溶村农顺蔬菜合作社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发动镇内力量,提升全镇农产品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联系货运车队,确保农产品运输流畅,农产品销售顺利进行。三是完善支撑服务体系。联系镇内农村商业银行,做好农户小额信贷的申请和发放,保障农户农业生产资金;沟通相关保险公司,做好已纳入财政资金农业保险的农产品防灾控险工作,解决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四是拓展农业生态功能。大力推广茶叶、油茶林、商品林等产业,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保障和恢复生态环境,将生产和环保有机结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施改进人居环境。一是加快集贸市场建设进度。积极联系上级部门,申请建设集贸市场资金,保障集贸市场的建设进度,严控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二是抓好松展公路路面硬化。加强对群众的宣传,确保在相关部门在进行硬化工程时不受到外界干扰,路面在硬化后不受到踩踏,保障硬化工程质量。三是配合做好羊峰山风力发电二期项目建设。保持高度政治觉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相关工作要求,确保风力发电二期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推进农村改厕改厨工程。督促各村五大主干对本村改厕改厨工作进行再一次的摸底调查,对未进行改厕改厨工作的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五是遏制违法违规违建行为,叫停手续不全、违规建设项目,对占据水源地、保护区的违规建筑要予以拆除。

(五)增进人民群众社会福祉,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一是继续推崇尊师重教风气。联系镇内中学、小学两所学校,持续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以校园风气带动家庭风气,辐射社会风气,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二是巩固提高健康扶贫成效。进一步提高镇内医疗队伍素质,建设更专业的村医队伍,为贫困人口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上门医疗服务,保障贫困人口的身心健康,巩固健康扶贫成效。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惠民事业。大力开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让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具备文化传播功能,通过这一平台在基层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丰富群众性群体活动。四是不断扩大转移就业渠道。在巩固现有转移就业渠道的同时开拓转移就业新渠道,保证转移就业的多样化,提高转移就业的有效率和稳定性。五是统筹兼顾其他事业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大力支持和协助民宗、气象、水文、人防、档案、共青团、工会、妇联、残联、红十字会、计生、老龄、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促进我镇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19年12月25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