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坪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青坪镇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青坪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青坪镇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
《青坪镇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已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青坪镇人民政府
2023年5月12日
青坪镇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有效促进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抵制陈规陋习,切实减轻广大群众因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邻里和睦、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二、组织领导
成立青坪镇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彭立新任组长,镇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镇纪委、镇党建办、镇宣传办、镇平安办、镇党政办、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镇乡村振兴办、镇市场监管所、镇民政办、镇派出所、镇执法队、镇团委、镇妇联、镇林业站、镇国土所,各村(社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宣传办),彭璐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村规民约事项。指导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家风家训等移风易俗内容,推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家喻户晓。规约事项要结合村情实际,合法合规、因地制宜、群众认可、通俗易懂、务实管用。
(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强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监督委员会、社会风气监督队等各类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推选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热心公益、办事公道的党员、群众或新乡贤担任理事会成员,完善组织章程和制度规则,广泛开展议事协商活动。
(三)规范人情宴请行为。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新风,狠抓“无事酒”歪风,着力整顿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不正之风。规范农村宴席活动和随礼标准,减少“人情消费”,减轻“人情负担”。举办红白喜事严禁占用小区广场、消防通道、公路沿线等公共空间私自搭设“彩虹桥”“拱门”、气球、气柱、横幅等。
(四)有效遏制重殓厚葬。推进丧葬礼俗改革,树立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新风。提倡献花、植树、卡片寄语、家庭追思会、网络祭祀等祭祀方式,禁止在坟地烧纸、燃放鞭炮。严惩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修“活人墓”、豪华墓等问题。加强源头管控,持续深化打碑场专项整治,禁止在耕地、林地和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等地建造坟墓,严格丧事活动管理执法,综合治理办丧扰民陋习。
(五)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开展“黄赌毒”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法治宣传和“黄赌毒”危害性教育,提高人民群众拒黄拒赌拒毒免疫力,打造“不涉黄、不参赌、不沾毒”的良好环境。
(六)坚决破除封建迷信。开展封建迷信活动集中整治,对利用封建迷信活动骗取钱财、坑害群众的行为进行打击。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持续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教育引导信教群众依规依法开展宗教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加强对民间“风水先生、八字先生、道士先生”等从业人员的管理指导,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教育引导其在社会中发挥正面作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2023年5月起)。全镇各单位、各部门要将宣传引导贯穿全过程,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层层发动,组织党员和公职人员及城乡居民深入学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深入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将不能操办和参加违规人情宴请的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公职人员和每一户村(居)民。党员和公职人员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签订《人情宴请事宜承诺书》,报镇宣传办和县文明办,并予以公示、接受监督。
(二)组织实施(2023年5月起)。坚持和完善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体系,把移风易俗摆上重要位置,落实镇、村(社区)推进移风易俗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常抓不懈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好转。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协同配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依据。各成员单位按照任务清单落实好主体责任,将有关工作列入部门工作重点,立足各自职能扎实开展好专项治理工作。要加强信息报送,镇宣传办及时梳理汇总全镇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填写《永顺县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报表》,并按要求报送镇宣传办,12月下旬报送年度工作总结。
(三)监督检查(贯穿全过程)。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深入到全镇各村(社区)、单位院落、酒楼餐馆、小区等重点场所开展监督检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各单位工作责任落实情况。把查处党员和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作为执纪审查的重要内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通报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形成有效震慑。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不遵守相关规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在媒体予以通报曝光,并将相关情况报备组织人事部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公布举报受理方式,对举报违规人情宴请行为,且提供确凿证据的举报人信息予以保密。
(四)总结评估(2023年10月—12月)。全镇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成效,针对存在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镇纪委、镇文明办、镇党建办要对各级各部门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年终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和依据,及时在全镇进行通报。
(五)巩固深化(2023年以后)。全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的要求,保持力度不减、责任不松,持续巩固深化拓展工作成果,深入开展“回头看”,进行监督检查、专项督查,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党员和公职人员顶风违纪行为,坚决整治群众违规违约行为,使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真正成为城乡居民的行为准则,推动全镇移风易俗常态化制度化,逐步形成节俭适度、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推动。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直相关单位分工负责、各村(社区)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当前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政策措施,加强督查考核,将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清廉永顺、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乡村振兴考核内容,纳入镇村干部考核。
(二)强化示范带头。全镇党员和公职人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决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反对铺张浪费,带头管好自己与家人,教育引导亲戚朋友和身边群众严格遵守移风易俗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红白理事会以及广大群众的监督,使移风易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城乡居民的日常行为自觉。
(三)强化宣传推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群众广泛参与,确保治理结果得到群众充分认可。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教师、新乡贤、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作用,用自身行为垂范乡邻、影响群众。挖掘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广泛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报道,宣传正确婚丧观和孝道典型,弘扬社会美德。强化舆论监督,坚决抵制婚丧陋习、高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