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青政发〔2018〕18号 关于印发《青坪镇2018年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政发〔2018〕18号 关于印发《青坪镇2018年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2 15:34:00 字体大小:

 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青坪镇2018年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青坪镇人民政府

               2018年3月22日

 

 

青坪镇2018年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州、县对科技惠农脱贫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引领我镇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带动贫困村和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以精准脱贫为核心,把握完善科技惠农体系,以点带面的科技扶贫总体布局和县村联动、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以提升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和全面小康为目标,全面推进5个村建立完善科技惠农拖贫服务体系,以年度计划脱贫的贫困村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批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科技扶贫示范户。精准制定科技扶贫措施,围绕我镇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人才支持、技术培训、科学普及、民生改善和平台建设等,努力推进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

二、主要目标

(一)推进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建设。建立级科技扶贫示范村5个、20户示范户。

(二)加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设。建立1个级科技扶贫专项服务平台,积极探索“自主建设、投资多元、功能综合”的建设模式,实施“政府指导、企业运作、院校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联动形成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支撑。以5个贫困村为重点,围绕“特色果、绿色菜、道地药、生态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发转化新品种1个、新技术2项,转化先进实用科技成果2项,打造一批能复制、可推广、有示范性的成果转化样板。

(四)加大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依托校合作”机制,联合镇农技站等涉农部门,精心组织,强化监管,继续选派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深入全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以及7个贫困村等,有针对性进行科技扶贫服务,提高贫困群众种养殖技能和水平,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保障。

(五)构建科技普及培训体系。有效整合各级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建立一支由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专家顾问团”,分类分片区全覆盖开展农业技术扶贫行动。为5个贫困村确定一名农技员作为联系人,负责日常技术服务工作,协调顾问团专家开展技术帮扶。年内开展科普活动4次以上,培训农牧民100人次以上。

(六)大力加强科技致富明白人培养。立足各村发展农业产业优势和实际情况,积极培养本村、本地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农村科技明白人16人(7个贫困村每村2人、2个非贫困村每村1人)。

(七)强化科技服务民生工作。探索推广贫困乡村民生科技,联合各村在人口健康、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研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项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积极构建科技扶贫示范体系。按照上级方案要求,全面启动中福村、洞坎河村、两岔村、双合和洗壁村5个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村、培育20户示范户。摸清现状,抓紧拟定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科技扶贫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科技服务专项平台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组织、分步实施,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1个级科技扶贫专项服务平台,依托5个贫困村建立5个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点。

(三)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支撑。一是培育推广一批新品种。以特色水果、绿色蔬菜、道地中药、生态畜禽”为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产、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以生猪、肉牛、山地土鸡等家畜家禽为重点,开展品种改良推广,培育壮大地方优势品牌,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二是集成转化一批新技术。加强贫困村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成果转化,优化特色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探索完善一批新模式。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的示范基地,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探索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增值模式,加强技术链协同攻关,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探索企业带动技术脱贫模式,把吸纳贫困户作为重要内容,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加大人才支撑力度。联合县相关站所等,选派科技人员到贫困村提供精准科技服务。以5个贫困村为重点,组建由镇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农业专家顾问团”,分类分片区全覆盖开展农业技术扶贫行动。

(五)构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体系。争取上级科技扶贫培训项目支持,与镇农技站、人社等单位共同为7个贫困村各培养2名科技明白人,2个非贫困村各培养1名科技明白人。

(六)全面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认真制定扶贫工作规划,积极争取和落实各级科技项目和资金,强化措施、分类指导、逐年实施,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在镇村开展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探索在新形势下,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实现助农增收和整村脱贫致富的新模式、新方法。

村由农牧科技人员,对村当年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做好贫困户年度扶贫工作规划;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道地土鸡、藏香猪养殖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普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10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

(七)大力加强民生改善。配合相关部门,在全开展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开展川西北生态沙化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推广,加强地震预警、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等减灾技术研究与示范,构建区域防灾减灾技术防控体系。

四、进度安排

(一)制定工作计划(2018年1月1日-3月25日):深入调研,明确扶贫对象,摸清扶贫对象的现状,制定年度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工作方案。

(二)工作准备阶段(2018年3月26日-4月10日):组织人员撰写科技扶贫材料,申报科技扶贫项目和资金,动员扶贫对象,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其他科技扶贫相关工作,确保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三)攻坚阶段(20184月11日-10月31日):组织人员全力推进科技扶贫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四)自查验收阶段(201811月1日-11月15日):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查漏补缺,根据省、州、要求严格组织自查工作,形成自查报告。

(五)成果提交阶段(201811月16日-12月31日):根据省、州、统一安排,按照计划提交科技扶贫年度工作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扶贫组织领导。建立全镇科技惠农组织体系,成立镇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朱致文任组长、分管领导王斌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主要负责全镇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工作的统筹部署,定期研究科技扶贫工作,指导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实施,解决科技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负责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的日常工作。

(二)创新科技扶贫投入机制。除精准脱贫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外,积极争取省、州、科技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特色资源培育与研发,培养16名科技明白人等。同时,健全科技金融长效对接机制,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形成支持科技扶贫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信贷风险补偿、科技担保等多种金融模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改进科技扶贫项目管理。配合省州科技主管部门,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前提下,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优化服务。申报条件上,放宽申报人资格,逐步取消项目资金配套,鼓励科技人员牵头与民营科技企业、专合组织联合申报实施项目;支持方式上,实行无偿支持、后补助、贷款贴息、转移支付等;项目管理上,优化经费科目设计,注重绩效考核。

(四)创新科技扶贫服务机制。贯彻和落实省、州、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处置模式。建立保障科技人员服务基层长效利益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停薪留职、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收益分成等方式深入农村创业服务。组织企业参与科技合作交流,宣传推广优势特色产品。加强科技扶贫宣传,及时宣传新进展、新成效、新做法、新经验和先进典型。

(五)加强责任落实和督查考核。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和督查考核责任制,执行永精准发(2018)6号文件精神,细化分解科技扶贫任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强科技扶贫调研与统计监测工作,构建科技扶贫统计信息报送和反馈系统。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