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坪乡2022年工作总结及 2023年工作计划
车坪乡位于永顺县东北部,距永顺县城38.5公里,国土面积77平方公里。全乡辖7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27户13340人,其中防贫监测对象1171户4677人,目前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22户70人。
2022年以来,我乡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的部署要求,紧扣“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贯彻州委“三区两地”主攻方向和“五个湘西”美好愿景,贯彻县委“5573”发展思路,全力以赴巩固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乡面貌取得了一些变化,现将我乡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党组织及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乡党委自身建设。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放在党委建设的核心地位,以思想作风建设为中心内容,坚持每周五学习日制度雷打不动。乡党委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全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始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着问题、联系实际,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乡党委学习会12次,全体干部大会9次,推动工作发展。
2、推进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一是围绕“强组织、善治理、增活力,以新风正气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按照“抓重点、治乱象、固根基、建机制”的要求,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为民办实事能力;二是通过加大对软弱涣散村党员党章党规、十九大精神、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述廉、谈话诫勉等有关廉政制度,提高拒腐防变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四是成立车坪乡微宣讲团,加强对下辖7个村支部的学习指导,通过参加30余次村两委会、20余次村党员大会,在各村党支部进行微宣讲活动;召开院坝会70余次,乡党委联合各村支委在村小组进行宣讲宣传50余次,上门入户宣传500余次,加大对村支部指导。
3、推进清廉车坪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学习推进相关文件政策,清廉精神在车坪乡走深走实,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我乡多措并举,全力按照政策文件的要求落实清廉建设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建造清廉建设的主阵地。我乡成立清廉车坪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多次召开清廉车坪建设相关会议,传达清廉建设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各村部署安排相关会议落实当前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落地落实;二是注重宣传,打造清廉建设浓厚的氛围。建设清廉政府机关,建立了廉洁文化长廊、廉洁文化宣传栏和廉洁书屋;建设“清廉乡村”示范点茶园村,按照时间节点组织召开院坝会,宣传清廉永顺建设相关知识。三是开展活动,打造清廉建设的生力军。开展“干部话清廉”征文活动、退役军人“传承革命精神,同心共建清廉车坪”活动、“青年话清廉 清风润心田”主题活动等,青年干部在互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领会精神。四是强化督导,压实清廉建设的工作责任。按照相关工作责任和属地管理的要求,党委书记张艳、党委副书记、乡长彭南洋和乡纪委多次对车坪乡学校、卫生院及各村进行督查;各班子成员负责联系村清廉建设,由乡长彭南洋牵头,乡纪委配合搞好督查督导,压实工作责任。积极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监督的同时,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着力点,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岗位,构建立体式责任落实体系,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二)经济社会发展
1、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多措并举保群众增收。积极引导2200人左右外出务工,预计全乡外出务工收益可达约77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88个,其中保洁员46个,护林员37个,水管员5个,群众本地务工收益达约66万元;种植烤烟1900余亩,收购烤烟3881.93担,完成县分收购任务125.22%,烟农创收574.8万余元,群众本地务工收益达200余万元;新建千亩黄金茶示范基地,群众本地务工收益达205.5万元;新栽莓茶400余亩,种植户创收120万元,群众本地务工收益40万元。同时在粮食生产方面,全乡完成9840亩水稻种植,4800亩玉米种植,2300亩大豆种植,100%完成县分粮食种植面积,群众总收益达2218.8万元,有效的预防了土地闲置和抛荒等问题出现。二是时刻警惕保风险可控。形成了民情会商月例会制度,对每月各村走访发现的存在风险户及省预警平台每月交办的风险户进行逐户分析,制定一户一策的风险处置方案,确保风险不放过,截止目前乡本级共发放应急救灾资金11万元,民政救助资金7万元,对特殊困难家庭给予及时帮扶。
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持续寻找振兴乡村有效路径。
一是多方论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蓝图。形成了以茶园村、车坪村、里仁村、白腊村为主的优质蔬菜产业带,以车坪村、里仁村、咱河村为主的莓茶产业带,以新湖村、红星村为主的黄金茶产业带的产业发展布局图。二是积极探索,助推传统农业产品附加值提升。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中心在茶园村八组联合创办农香42优质水稻百亩示范片,准确记录种植全过程,提升本地优质稻产品品位;与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中心合作研究车坪萝卜初加工工艺,拓宽车坪萝卜销售渠道,破解车坪萝卜存储、运输等产业发展制约瓶颈,为车坪萝卜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村企联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与湘西万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利用建设银行乡村振兴共享贷,我乡7个村每村贷款200万元委托万源公司帮助发展本村蔬菜产业基地,万源公司负责从选品--土质改良--农资配送--产品保底不封顶收购全程提供服务,且公司每年保证村集体经济8%的投入资本分红(按季度结算),各村基地产出的每一斤产品给予村集体0.1元的管理服务费,消除了群众惧怕农产品出现滞销,产业发展热情不高,群众发展产业投入资本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自身造血功能等等不利因素,全乡上下产业发展掀起了热潮。
3、锁定人才发掘与培育关键发力,提升基层组织和干部服务群众能力。一是加强政府机关干部能力培育。举办多期“车坪大讲堂”,组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为年轻同志授课并开展交流,助推政府机关干部能力共同提升;二是严格村干部绩效考核。对3名工作不胜任的村干部进行责令辞职处理,选任2名后备干部到村干队伍中,村干队伍纪律性和责任意识得到加强;三是用活“乡贤”资源。邀请多名车坪籍和曾在车坪工作的领导回乡建言献策,并依托“乡贤”资源积极争资上项;四是不断发掘农村“土专家”,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推荐4名同志参加县级以上组织的各类培训与学习。
(三)和谐社会构建
1、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全年乡域内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在道路交通方面,全年共开展文明交通劝导1120次,联合塔卧交警队开展联合执法120次,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共处理455次,报废“三无”车辆20余台,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得到了大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得到了大提高;在森林防火方面,乡村两级干部包联到村到寨到户,反复多次开展“敲门行动”,召开院坝会,宣传森林防火形势及采取的断然措施,同时乡村两级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及应急队伍能力建设,截止目前我乡未发生一起山林火灾,对发生的户外火情均能及时快速妥当处理,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疫情防控、防汛抗灾、农村建房管理、消防安全等工作中,乡村两级干部充分履职,确保安全大局。
2、注重矛盾纠纷化解,重视群众初访,全年乡域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信访事件,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非访事件。全年共有效调处矛盾纠纷62起,将长期信访人员王爱群、黄昌诚、彭继红、王焕文、彭武怀、宋云华等吸附在本地;对在册吸毒人员185人实施一人一策精准管控,未发生人员脱管和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现象;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7人、涉邪教组织人员1人均定期进行走访,及时掌握思想动向,乡村两级干部主动作为,确保稳定大局,群众安全感得到不断提升。我乡在综治满意度调查中排名全州第15位,全县第3位。
3、倡导文明新风,破陈规陋习,推进文明铸魂行动。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覆盖助农春耕、村庄清洁、保护“母亲河”、文明劝导、助农秋收、志愿送水服务等等乡村实践各个环节,通过志愿服务行动与群众不断拉进距离,干群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政府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得到有效增强,群众村域发展“主人翁”意识得到激发。
(四)基础设施改善
通过积极汇报争取,我乡今年共实施项目21个,共涉及资金1200多万元,包括道路整修、修建道路挡土墙、产业配套河堤、茶叶基地机耕道、茶叶种植示范园、饮水提质蓄水等项目,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特别是车坪村河堤工程、白腊村公路拓宽工程及塔西公路提质工程等群众期盼多年的民心工程得以落实落地,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五)目前存在困境
基础设施短板依旧存在:
1、群众产业发展热情高涨,产业机耕道需求量大,虽每年通过烟基工程可解决一部分机耕道修建,但仍远远不足。
2、因我乡决大部分农田均分布在大小河流沿岸,每当雨季均会对农田进行不同程度洗刷,造成良田受损严重,给群众造成损失,河堤修建需求量大,群众呼声高。
产业发展困境重重:
1、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如黄金茶产业,今年遇极端旱情,毫无抵御能力。
2、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缺失,如黄金茶管护,莓茶管护,油茶管护,板栗病虫害防治等均缺少技术指导,全凭群众一腔热情。
3、产业发展缺少必要资金,如板栗病虫害防治无必要资金,如车坪萝卜初加工无必要资金。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促进党组织政治生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党员全覆盖、零遗漏,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锲而不舍加强理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能力的基本途径。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原本本读原著、悟原理,不断强化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持学用结合、用以促学,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批驳各种错误观点和言论,及时澄清身边的各种模糊认识,坚决维护总书记权威。
(二)持之以恒转变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抓好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创新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坚持深入到群众生活最困难、意见最集中、工作难开展的一线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好破解难题不足的问题。同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好上级部署工作落地见效,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作风。
(三)着力强化担当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领头羊”作用。此外,创造性地工作,大胆地投身到工作实践中去,在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担当负责、攻坚克难、身体力行,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推进产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定期开展防返贫监测走访,对脱贫不稳定、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结果导向,压紧压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深入走访群众,联系群众,熟悉群众,听取群众意愿、汲取群众智慧、注入群众力量,树立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改变“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营造干群一心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厘清职责任务,压紧压实乡党员干部、村党组织书记责任,建立责任清单,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