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永顺县工商联: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永顺县工商联: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05 08:31:38 字体大小:

6月3日,永顺县工商联组织开展基层商会参与基层治理案例征集工作。其中一份案例中写道:“万坪镇街道、市场改造使集镇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其中商会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商会会员们主动和政府一起开展违建拆除、建新改造等工作,连带着周边商户共同发力,真正做到了工作的阻力最小化、合力最大化。”除此之外,“青坪镇中心大道建设”“毛坝乡莓茶产业规范”等一批典型做法和参与模式也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来,永顺县工商联坚持“用最好的资源做党建用最强的力量抓党建”,扛牢商会党建工作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了12个基层商会支部、24个会员企业公司党支部,同步配齐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实现组织建设“两覆盖”,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体责任承担发挥出了不可或缺作用,形成了党建引领“行业自治”“政府管治”“社会共治”的商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图为清廉企业、清廉商协会大走访活动

提升基层商会自律规范效能,当好行业自治“推手”。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思想自律。引导商会会员企业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争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打造出清廉商协会、清廉企业16家,同时与240多个民营经济人士订立了自律规范经营承诺书,营造出信守承诺、廉洁自律的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二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实践。基于工商联企业数据库,构建诚信企业部门联审机制,按照程序对诚信企业进行金融信用、违法违纪等情况审查,形成了23家“诚信企业”名单,应用于金融、政策、法律等具体服务工作。三是参与行业自律规约制定。经开区、万坪镇等商会以及部分执委企业广泛参与制定了《永顺莓茶》《永顺莓茶加工技术规程》《永顺莓茶栽培技术规程》等特色产业行业标准,同时就各行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关键节点多次发出倡议并实施内部黑名单管理。


图为永顺县人民检察院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站揭牌仪式

发挥政企沟通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政府管治“助手”。一是搭好服务民营经济之“桥”。切实做好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反映问题等工作,通过基层商会“五学两助”暨“走找想促”大调研等活动形式,为企业现场解决问题46件、跟进协调解决问题33件、打造出“商会贷”“莓茶产业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长效解决方案。二是建好民营企业温暖之“家”。切实当好民营企业依法经营的监护人、合法利益的维护人,建立健全永顺县工商与司法机关联系协作机制。先后召开联席座谈会8次,联合调研民营企业46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200余条,与司法机关相互通报情况9次。积极与检察院沟通,公安机关撤案1件1人,不批准逮捕1件1人,不起诉2件5人,有效维护了湖南大洋肥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合法权益。三是补足企业家精神之“钙”。近年来,先后在《中国工商》《三湘统战网》《新湖南》《团结报》等媒体发表文章43篇,树立起了王少甫、王立斌、向先金等一批优秀企业家形象,为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营造出良好氛围。


图为会员企业捐资助学活动

激活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动能,当好社会共治“帮手”。一是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立永顺县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工商联、司法机关、商会、企业多方协调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有效化解了“包装侵权”“职业打假”等矛盾纠纷14件,息诉7件。二是开展“光彩行动”。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抗疫复产等活动,有统计的捐赠款物达300多万元,参与的企业家超过100多人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现代企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三是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各基层商会紧密联系当地党委政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些商会组织助力基层治理的新模式。万坪镇政府在街区、市场改造工作中,充分发挥商会及会员带头示范作用,建立起“1+2+9”工作机制,1名政府干部、2名商会会员对接9家商户,进行思想动员、意见收集、工作推进,使得整个改造工作提前顺利完成,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