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之老司城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南楚王马殷接纳彭瑊进入南楚,并让彭瑊担任溪州刺史。彭氏在溪州以恩惠凝聚人心,受到溪州人民的拥戴,而成为了溪州之地的世袭土司。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彭福石宠(彭福石冲)担任土司后,时常感到司治(土司治所)下溪州(今古丈县会溪坪)受到辰州势力的约束,于是将司治迁到了灵溪的福石郡,并在此筑城,即今老司城。关于司治的变迁有另一种记载:在迁往老司城之前,即公元971年时,第四世土司彭允林将司治迁往龙潭城(在今永顺县麻岔乡)。
元代,原来的溪州被分割为永顺安抚司、葛蛮安抚司(辖南渭州)、思州安抚司(辖麦着、会溪、施溶三感化州和驴迟峒、腊惹峒)。永顺彭氏土司实际所辖的空间变得极为有限。
明代,永顺土司对老司城进行了重建。遗址现存的大部分建筑都为明代所建。
清雍正二年(1724年),永顺土司彭肇槐将司治迁到灵溪河上游的颗砂乡,称为新司城。清雍正六年(1728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自动献土,带着子孙离开湖南湘西,回江西祖籍地方立户,延续了818年的永顺土司政权宣告结束。从此,老司城逐渐冷落萧条。
1995年至201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队、永顺县文物局,先后5次对老司城及外围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2010年,永顺县政府出台“老司城保护与利用工程”项目,预计2015年完工,拟将老司城遗址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2015年09月29日,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2016年05月01日,老司城遗址作为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