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政府-关于老司城申遗的几点思考 灵溪镇党委书记 潘清海

关于老司城申遗的几点思考 灵溪镇党委书记 潘清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15 09:46:25 字体大小:

关于老司城申遗的几点思考

灵溪镇党委书记 潘清海

  随着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世界遗产大国,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思考一:老司城申遗中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的平衡

  老司城申遗成功,对进一步打造老司城旅游的国际品牌,提高湘西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永顺县、湘西州乃至整个武陵山片区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我们在做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搞好遗址的保护工作。要保护和传承好世界遗产需要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模式和技巧。保护好老司城遗址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不让遗产地核心区遗址和建筑遭到破坏,同时要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年轻一代仍然愿意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同时,坚决执行好《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对于遗产地的房屋建设和旅游开发,我建议,首先要制定详细的遗产区地图,将核心区明确和显著地标识出来,提醒我们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远离这些地区搞开发建设,并确保该项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其次是在开发过程中要走民族特色,走出一条真正的“静止的文物、活着的文化”发展之路。

  思考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地方政府应寻找一种平衡而有效的模式,在推动老司城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最大可能保护遗产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让文化遗产做到可持续发展。

  我国有些地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当地政府大力开展旅游业,兴建了大量的旅游设施,导致各地景区千篇一律,缺少当地的特色和人文活动,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老司城在未来的开发中应避免这样的方式。

  我国不缺文化传统,但是要注重教育,尤其是向年轻一代传输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关键要让当地人合作并参与到遗产地的保护,使人们有自己的人生期待,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骄傲,有意愿保护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如果仅仅依靠上级政府的政策,当地人没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愿也是很难将世界遗产保护好的。

  思考三:利益相关者(原居民)的关系处理

  2002年《关于世界遗产的布达佩斯宣言》中明确指出“努力寻求在保护、可持续性和发展之间适当而合适的平衡,通过适当的工作使世界遗产资源得到保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社区生活质量做贡献。”老司城遗址申遗的一大亮点就是采用四原方针:原生态、原文化、原遗址、原居民。我们有义务搞好原居民的各项民生工作。

  对于当地老百姓改建民居、改善住房条件,我们需要和当地老百姓很好地沟通。世界遗产专家们也不赞成中国一些遗产地把原居民迁移出去的做法,他们认为遗产保护不是要让当地居民迁出,居住在遗产地的居民及其传统的生活方式恰恰是这些地方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

  年轻人外出打工寻求美好的生活,不仅是老司城遗址面临的问题,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曾遇到类似情况。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向往外面的世界,这就需要沟通和教育。当地也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提振经济,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让留守梯田的人们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我们可以协调组织管理处的公岗人员安排、人社局的就业培训、扶贫开发办的产业开发、民政局的最低保障、教育局的子女入学、卫生局的医疗保障、交通局的出行道路、水利局的安全饮水等,共同为老司城原居民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

  总之,我个人认为,在老司城申遗申遗过程中,我们不能走丽江之路,还要搞好四个注意:

  一、注意古建筑与现代环境的和谐程度。制定好建筑群体的保护和保护措施,并给予实施。

  二、注意周边环境的改造,不要乱建、乱修、乱改。

  三、注意民众生活的不能复制性,不强制性。

  四、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村民的生活状态,不能做成道具和布景的关系。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